正在加载...
随机文章载入中 ... / Loading ...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里面提到的五种加油站

1/31/2009 08:29: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文摘:这段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印象深刻

  选自《世界是平的》:

  把目前的世界经济简化成5种完全不同的加油站。

  第一种是日本加油站。汽油价格是5美元一加仑,4个身着制服手戴白手套的人为你服务,他们都有终生雇佣的合同。他们给你的汽车加油,换机油,擦洗车窗玻璃。当你平静地开车离去时,他们笑容可恭地与你挥手道别。

  第二种是美国加油站。油价是每加仑一美元,但是你得自己动手加油,自己擦洗车窗玻璃,自己给车胎充气。当你要离去时,角落里有4个无家可归的人正打算偷你的轮壳罩。

  第三种是西欧加油站。油价也是5美元一加仑。加油站里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他很不情愿地加油,面无表情地换机油,而且一直在唠唠叨叨地对你说,工会的合同说他只负责加油和换机油。他不擦洗车窗玻璃,每周只工作35小时,每天中午还有90分钟的午餐时加,午餐时间加油站关门。他还有6周的假期,每年夏季可到法国南部去度假,在街的对面,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叔叔在玩滚球。他们已经10年没工作了,因为他们国家的失业保险支付给他们的钱要多于他们最后一份工作的工资。

  第四种是发展中国家加油站。15个人在那里工作,他们都是亲戚,你开车进去时,没有人理睬你,他们都在忙着聊天。汽油只有35美分一加仑,因为政府给与补贴,6个油泵只有一个能用的,其余的都坏了,等着从欧洲空运来的配件。加油站破烂不堪,因为老板住在苏黎世,并把所有的利润都带出国外了。老板不知道,他的雇员中有一半晚上就睡在修理车间,用洗车的设备洗澡。在发展中国家加油站的顾客中,多数人要么开着最新型的奔驰车,要么骑的是踏板摩托车——没有其他车辆。然而加油站永远忙忙碌碌,因为许许多多的人到加油站来,是用加油站的气泵为自行车打气。

  最后一种是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加油站。那里的油价只有 50美分一加仑-——但是没有油,因为4个在那里干活的人在黑市上用5美元一加仑把油都卖光了。被加油站雇佣的4个人,实际上只有一个人真正在加油站工作,其他3个人在地下经济里干第二职业。他们每星期只到加油站一次,是去拿工资的。

  从广义上讲,目前世界上所发生的变化,是通过全球化进程,强迫每一个人进入美国加油站。如果你不是美国人,不知道如何用油泵加油,我建议你学一学。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就是使美英式的资本主义和金色紧身衣全球化。它正在使美国文化和文化标志全球化;它正在使美国最优秀的东西和最腐朽的东西全球化;它正在使美国的革命全球化,使美国的加油站全球化。

  不幸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美国加油站和它代表的东西。日本和西欧加油站所包含的社会契约和美国的差别很大,在市场如何运作何控制方面,与美国的观点也非常不同。欧洲人和日本人相信,国家应对人也应对市场行使权力,而美国人似乎更相信,应授权于人,应让市场尽可能地自由,由他来决定谁赢谁输。

  因为日本人和欧洲人不适应完全开放的市场以及由市场造成的不平等利益和惩罚,他们的加油站被设计成缓解这种不平等、使报酬平均化的工具。他们的加油站也更关注他们社会与众不同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西欧人这样做所采用的方法是,少雇佣人,但支付高额工资,同时征收高额税款,以此来慷慨地救济失业人员,并提供大量的其他福利。日本人采用的方法是,支付给雇员的工资稍低,但保证他们终生有工作,并且以限制外国竞争者进入日本市场的措施,来确保这些人的终生工作和福利。相反,美国加油站是一个服务效率更高的地方,因为顾客就是上帝。加油站没有其他的社会功能,它的唯一功能就是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多的汽油。如果不要雇员就能做到这一点,那是最好的。一个灵活的劳动力市场能够让他们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你是否认为这样作太残酷了?也许是。但是,不管是否做好准备,这就是世界其他国家正在不断被要求去模仿的样板。

......

[阅读全文]

聊聊博客和豆瓣,请关注我的朋友注意

1/29/2009 05:12: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首先我要对本月迁到新站后,每日更新的文章数量较多略表一下歉意。主要原因是要把新浪旧站上的所有老帖都迁移过来,而这里的 Feed 显示则是最新的25篇文章,只有更新到25篇之后才能将老帖全部重新发布,这样就不会对用 Feed 订阅的朋友造成影响。所以最近只好贴了一些十几年前,自己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在论坛上贴的一些文章……说是炒冷饭也好,频度太高打扰别人了也好……总之这个临时过渡阶段到今天为止已经结束——如果您现在访问博客的首页,你将会看到右边的归档已经包含了 2006-2009 年的所有文章。(目前有一些文章的内部链接仍然指向旧站,我会将这一部分慢慢修改过来)

  最近通过修改 Blogger 的模板,给版面添加了一些缺省模板不具备的功能,比如首页只显示文章的摘要而不是全文,每篇之后根据标签显示相关文章,标签云插件,站内搜索等功能。Blogger 的修改自由度非常大,同时也需要对 XML、HTML 和 CSS 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对于像我这样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的人很有吸引力,一些前人的经验总结可以参见这里,如果朋友们对此感兴趣,或者对界面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回帖与我联系。

  从去年9月开始,我在豆瓣已经将近五个月了,平日里使用 FF 的秀逗插件获取友邻的广播,即时性很强并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鉴于好友数量逐渐增长,每日收到的友邻广播也逐渐增多,因此我打算适当控制一下。由于豆瓣已经提供了关注/被关注的单向联系功能,并且我已将“关注”与“好友”的“隐私设置”设为完全相同,因此这两者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我”是否对“另一方”感兴趣,并且愿意接收“另一方”的广播——我想这是我个人完全可以控制的一件事情。为了避免日益增长的友邻广播,原则上我今后将不再接收单方面的豆瓣好友邀请——在豆瓣上相互关注或在生活中彼此相熟者除外。同时,如果一些朋友对我的更新或者推荐内容不再感兴趣,我想人与人相处都应该讲求自然、自在、方便,所以我也不介意您“取消朋友”或者“取消关注”,尊重彼此的选择。如果方便的话不妨豆邮告知我,我会对您的长期关注表示由衷的感谢。

  另外就是我希望豆瓣能够增加的功能,按我认为重要程度优先的靠前,如果您觉得这些功能有用,不妨在各种场合也帮忙推荐呼吁一下。(多推荐几下可能管理员就能看见了,不然我也不知道以什么途径能让管理员看到,总不能每个人都加阿北做好友吧?)

  (1)将一个作品的不同“版本”,归并到同一个条目下。我实在是对“豆瓣猜”屡次顽固推荐书影音作品的另一个版本深恶痛绝,你说让我标还是不标“读听看”过?

  (2)允许将友邻自定义分类,以期友邻广播能够实现更准确的信息投递。

  (3)增加“我的友邻广播” Feed ,将“我的好友”+“我关注的人”的所有广播内容做成 Feed,这样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聚合作用,并且方便将其作为插件嵌入个人博客。


  (4)“我的推荐”那个 Feed 里面能不能包含评论的内容?
  http://www.douban.com/feed/people/***/recs
  请参考 miniblogs 广播的 Feed 在 description 字段中加入了评论。

  (5)希望“首页”上的“今日推荐”能够像书影音各栏目内的“豆瓣猜”一样,每次刷新出现新的内容。(现在的“今日”推荐好像真的是一日固定不变,除非点进去修改了阅读状态,或者点叉取消该条目的推荐)

  (6)“九点”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客”,现在都是一些最热门的博客在那里轮番晃来晃去,从来换不出新的花样。而且并非所有的博客“查看信息”中都有 “喜欢这个博客的人也喜欢”这项推荐(似乎要达到一定的订阅人数,>10?)。我觉得这个限制门槛毫无必要,应该开放成只要有人订阅,就列出“喜欢这个博客的人也喜欢”的推荐,这样才能凸显豆瓣一直坚持的“去中心化”,“长尾”效也能充分运用起来。

  (7)个人首页上保留日记、相册、小组讨论的“豆瓣猜”推荐,将已废弃广场的一部分功能挪到“个人首页”上,增加这些较偏门内容的受关注机会。

  (8)“个人隐私”中增加“缺省隐私”设置,即在未处于登录状态下,开放浏览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广播,也包括个人页面上的内容),在广播“黑名单” 基础上增加“完全屏蔽”功能,设为完全屏蔽的对象,其权限只相当于未登录状态下能够浏览的“缺省隐私”内容,该项隐私设置的开放程度交由用户自行定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希望的人关注自己的言谈行踪。

  就先想这么些吧,关于豆瓣建议的内容我也贴在了新首页测试的反馈小组,希望豆瓣管理员能够有效收集来自各方的建议,能够将豆瓣的功能设计得更加完善贴心。




  

......

[阅读全文]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四)

1/29/2009 01:40: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四)

  你生日那天我专程上门去探望,送给你一个小相册,一是借上面“祝你成功”四字吉言,二是想点醒你对我索求照片的拒绝。那一张贺卡上我写得满满,如今记得的却只有引用“让青春吹动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和前面一段黯然无言的心情,因为我预见到我们也许要分离,那种感觉无缘的无奈心情让我写得很灰色,虽然最后仍强颜鼓励我们的笑容,温暖的背后却依然是苍白无力。我没敢让你当着我的面去感受这些,我拦住了你的手,说,“等我走后你再看好么?”,看得出来你疑惑地答应了,带着不解和惊疑。老实说,当时我看你困在书本堆里实在很心疼,真想找个话题陪你聊着度过那困顿的时光,而你淡雅的衣着在炎炎的夏日中独显一份清凉,望着你清澈的双眸,仿佛一捧清泉,滋润我久已干涸的心灵。你的注视让我无法巧妙运用我的语言,就象我所有的想法已被你洞穿而无计可施,虽然在我眼中,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妹妹,但在你的那一份柔情、那一份聪敏面前,我却永远象一个弱者,需要你心灵的抚慰。我相信,爱情可以让人重温孩提时代无邪的快乐,我可以把你幻想为我梦寐中的慈爱,梦境中的天使,让我疲弱的心灵找到停泊的港湾,一个小小的温暖的避风港。坐在你身边,我感到的是那样的亲切,你的声音仿佛是佛音伦语一般,让我对你不禁又敬又爱。我能觉察到你的眉头微蹙,你的笑容闪现,你的娇息微微,你的娇羞无限,没有什么能更比你可不爱,没有什么更能让我心动。你的微笑,你的迷惑,便是我孜孜不倦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我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外表严峻冷漠,却无法掩饰内心表露的狂热;外表看似坚强,却无法逃避自己内心的脆弱。一件小小的事,甚至在他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我也要犹豫再三,迟疑而不能决断。我和你的关系,稍微知道一些的别人都再三劝我大胆追求,而我就是放不下那一点该死的残在自尊,摆脱不开自己那一点糊涂的懦弱。也许我总在幻想你能体会到我为你的一片苦心,在你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我一份惊喜,那我甘愿在交往中处于被动。这奢望是有些不切实际,你对我如此不着意而我又怎能无动于衷呢?可惜的是话到嘴边又咽下,想得越多便会有太多的顾虑,不敢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的心,不敢从从容容地对你说我爱你。

  你是我心中梦幻的精灵,美丽而又让我不敢靠近,我怕轻轻一触你便会如水中月一般碎梦难寻,我怕轻轻一抱你便会象阵云烟随风逝去,不着痕迹;我怕伤了你纯真的心灵,犹如失手打坏了一件珍贵的玉器而永不复原。我珍视我们的友谊,而又绝不满足于这样的友谊——我想在友谊与爱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现在才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困难、多么折磨人的事,当时的苦恼可想而知。

  有时天近傍晚,我会到你楼下去打羽毛球,也许是故意为了让你看见,在那里我总是打得格外出色。我总想在你心头刻下一个清晰的影子,让你闲暇时想起我,总有说不出的快乐。(其实,这一切想法在现实中于你我竟是完全对调,我对你一往情深却不知所终)

  匆匆地经常过你的窗前,偶尔流连,深情望着那淡绿色的纱帘,盼望你的身影能清晰地印在眼帘。你总是有那么多让我追忆不完的风采,让我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终于有一天,我知道你不必再为人生的这一次门槛彷徨,你将拥有一片更自由、更清爽的天空,那是黎明前的最后一次黑暗——高考的日子。如果让我此时想来,两年前自己的心情还历历在目:我了解你那时的又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好想去考场看看你,在你心情激荡的时候平息你的涟漪,在你紧张的时候帮你驱除心头的阴影。那也正是我们考试的间隙,我以为你会从家里赶来,以为你的考场会在北大附中,以为你要去报考对外经贸,其实我对你的这些几乎都一无所知,而只凭着一点年少的冲动,我就去你的“必经之路”等你。当然,你没有从那条路上来(你是从学校直接去的),久候不至,我又去北大附中,却发现那里并非你们的考场。我悻悻然,只好回校等着中午再去找你。

  中午阳光灿烂,我守候在你校门前,静静观察。我发现你们同学都是去十九中的,我暗自责备自己没有早点打听清楚。过了一会儿,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我知道那是你,我在矮花丛后,你没有看见我,而我看见你和几个同学骑车从小道驰过,听见你银铃般的笑声。我驱车一直追了下去,只见前面你带了一个同学,几个人簇拥着,慢慢前行,我几乎骑到与你们并行,向你瞟了一眼,你好象是没注意到,径直拐弯骑进了十九中,我紧随其后,把车和你的车放在一起,正准备顺着人流凑过去。却不想突然被身旁另一个认识的同学叫住了,真可惜,他也是要报北大,我没法不与他支吾几句。可我的心思却一直都放在你心上,我边谈边看见你已经走进考场,淹没在人群中,我心里这个气呀,还一时没法发泄出来。

  一时间人去场空,楼前除了一些等候的家长倒也清静。我想自己在这儿等着也不是办法,何不回去先歇会儿呢,等你们考完再来不就成了。我于是赶紧回学校,看了会儿书,估摸着你们快考完了,换了身干净衣裳,二次前往。

  这次等不多久,便见楼里两侧都出来了不少考生,我正不知你会从哪边出来,忽然发现学校的教导主任正在招呼着给考生每人分发一瓶汽水,便把视线集中在了那里,果然不多时便看见了你。我正想上前问问你考得怎么样,却不想又碰上了刚才那个同学,只好问问他情况如何,一颗心却只牵挂着你的动静。看你已经向车棚走去了,我赶快找了个借口摆脱了他,上前要去追上你。我离你只有几步之遥,你推车出校门,我也紧跟其后。我原以为你也许要回家,这样我就不必那么着急上前了,但没想到你与另一个女孩一起拐上回校之路,我一着急,便一气赶上你的车头,叫了你一声。看你却没什么好气的样子,一时就把我早已想好的话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笨笨地问你一句,“考得怎么样?”,却见你小脸一沉,气乎乎地说“不好!”,说完便一个加速把我甩在后面。我真是哭笑不得,有心要上去陪你说两句吧,可你身边又有另一个女孩在侧,可不上去吧,我今天干什么来了。自己也挺犹豫,只好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期盼着你能气消一点儿,减慢车速,给我一个表示关怀的机会。另一个女孩倒是时不时地回头瞧一眼,可你倒狠心,竟然连一次头也没回,我心里也有点儿上火:我又不是你什么人,难道非得看你脸色行事不成?有心要赌气调转头去,但心里头隐隐有个声音:“不可,不可,要忍耐!”。终于我还是跟着你一直到了校门口,见你没有一点儿回心转意的表示,我看着你进了校门,知道再追也是徒劳,骄傲的心理让我“哼”了一声,卑弱的心理让我黯然离开。这又是一次徒劳的尝试,我不知深浅的心灵在你孤独无力的时候最深切地想给你一次直接的关怀,但适得其反,碰到了你百年不遇的焦躁心情,我的一腔热情就象被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来浇熄了一小半。我就始终不明白究竟是我做得太过了还是太不够,是让你生气还是不满意?到底你要我怎么做才能避开心中千结,你要我怎么做对你来说才是个最好的理由。我真的不懂我怎么就不能把事情做“绝”一点,要么就穷追不舍,要么就敬而远之,总这么纠缠着算怎么回事,又何时才了?我不能容忍你对我的冷淡,今天是你心情不好,我将来不会计较,但我就算再怯弱再愚笨也不至于对你的冷漠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如果我真有可能,我真想去气气你,让你以后不要那么高傲,让我们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但转念一想,我又真的不忍,我善良的心不愿意你受到任何形式的伤害,即使你伤了我的心,我还是会流着泪爱护你直到永远,永远……

  唉,我已经快写不下去了,这不单单是笔下越来越沉重,而是心里也越来越沉重,少年人当时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往事虽已成过往云烟,但那一份黯然的心境仍深深留恋。以下只系后来的一些大事,因具体情节日记中已有所述,多说无益,是以只取其大略,以终此情:

  91.7-91.9 假期中没有你的消息,自考场一别后我情绪低落,一时无颜上门相见。听说你考得并不算太好,具体考到哪里了便也不知所终。
  91.9-91.12 九零级新生回校,大家与社会学、历史系女孩多有交往,眼见得已有几对成双之意。我急着你的去向,一时又无人可打听,盼望着你能先来封信,直至圣诞、新年也未获消息,一学期苦闷而过。
  92.1-92.2 寒假去广州老家,忆起你也算是我的同乡,想起少年事不由百感交集。
  92.3.1 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你却在某某学院,离我如是之近,不由又喜又恨:喜的是我终于又知道了你的消息,而你我相距又如此之近,我以后想去找你重续旧缘也方便了许多;恨的是你竟然一个学期不给我来一封信,不告诉我你的情况,让我曾在茫然中空自等待。
  3.9 初次来到某某学院,只查到了系别和住址,未遇,怅然而归。归来后按地址去信邀请你周末来北大。
  3.14 周六下午漫长的等待,并推掉了许冠杰演唱会,终于等来了伊人一面。你在宿舍里谈话很拘谨,我也不太自然。后来陪你回家的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我也曾几次流露出想和你亲近的口风,但却都被你巧妙地拒绝了,我我只有无奈地谢谢你以前曾给我的一切。
  3.30 我破天荒地请你一起去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演奏会,你也居然答应了。晚上钢琴伴奏下的浪漫气氛让我多次想去轻揽你的纤腰,狂吻你的樱唇,软玉温香在侧,我真想让我们彼此依偎着沉沉睡去。回来的路上我想一直送你到路尽头,但中途你却坚决地要求着挡了回来,我十分失望。
  92.4 当我过生日和参加学校“十佳”歌手比赛之前,我写信邀请你问能否抽空来一趟,但过了一个大醉的生日party ,仍不见一点你小小的心意。
  5.1 前我终于按纳不住内心的疑问,径直去到你宿舍找你,得到的却是你冷艳的面容下冷漠的答复,人前坚强的我,在归途中流下了伤心难过的泪。
  92.7-92.8 假期里你去三峡游玩,我默默地在远方祝福着你。等你归来,我想去探求你的心意,又一次见你的身影不回头地消失在远处,无功而返。
  92.10-12 三个月里我连续写了三封对你表示爱意的信,我不去管今后的结果会是如何,因为我的感情已不容许我再沉默无言,虽然你一直没有回信,我也希望你能充分了解我四年来的心意。即使最终会失败,我也为我曾经爱过,为你知道我曾经爱过而自豪,而骄傲,我不会为此而后悔。
  我为你写了一首歌《昨日情梦》,写这首歌时,我满脑子都是你往日的深情,那一次又一次打动我的岁月,那一遍又一遍感动我的笑容,幻想着你的样子,那首歌被我写得很浪漫。实际的情节并没有很多,但我想至少我的心情是真实的,我的爱是真挚的,所以我仍把它看做我对恋情的一段交待。这首歌与这段日记,我总要把它们珍藏在记忆里,闲暇时、伤痛时翻出来寻找过去的身影,爱惜地抚摸一番,让它伴随时间的长河,陪我走过,永不飘散。
  93.1.4 我真正见到你的绝交信,那确实是对我所有积蓄了多年的创伤的重重一击,以致我几天内情绪都不能恢复过来。那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这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我不堪重负的肩膀来承受这一切打击,我糊涂,我气愤,我欲哭无泪,我欲言无声。但这却并非致命一击,因为这一切,全是我预料中而结果,我眼睁睁地看着我的恋情的黯淡,在风中无声无息地滑落,而自己无力的挣扎也无法挽回那失去的光阴。我只有忍下心来,用我沉重的手向你挥动,Goodbye my girl! 你真是一个好女孩,只可惜老天让我遇上了你,爱上了你而又失去了你,你说“Let's bygones be bygones”,如果过去的事情真能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让它过去,世上哪还有那么多割不断的情丝,不尽的留恋呢?

  假如你愿意就请记住我——一个曾经是痴情的男孩,若是你真的甘心就忘了我吧。真的,忘了也好。

  至于我呢,我也许就这样不会把你忘记,因为你是我的初恋。就这样吧,我也许真的太天真了,也活得太累了,让我轻松一下,做个好梦。

《昨日情梦》

    飘柔的长发乌黑的眼珠和冰雪的容颜
    纯情的女孩漫不经心地左右了我视线
    有一点熟悉又好象陌生仿佛曾相识
    淡淡的羞涩心动的感觉忽隐又忽现

    温柔的丝雨浪漫的夕阳幽静的星夜
    恋爱的滋味不知不觉地流过了我心田
    每一份失意每一次等待每一夜的思念
    化作一首古老的恋曲飘上你的窗前

    终有一天我们彼此要说句再见
    你的欢笑你的温柔将不留在我身边
    亲爱的可否轻轻拥抱你擦干你的泪
    往日的欢笑今天的泪水昨日的梦已远

    落花它有意流水太无情聚散总无缘
    潮起潮落春去秋来转眼已遥远
    亲爱的baby可记得我曾不变地守候
    在你曾出现在你曾消失那心跳的一瞬间

  就在写这首歌的时候,我还一直不愿意相信会有这样的结局,虽然我知道我们最终要分离,而我仍希望那是我们之间无可奈何的分手,你也许会象歌词中那样不情愿地在伤感中别离,依依不舍地远去。而我现在知道我错了,即使是你这样好的女孩也会做得这样绝情,我想我再空自牵挂也是无用。
  每当唱起第一段歌时,你我初见的情景便不由得浮上眼前,你是那么年轻漂亮,一下子便打动了我的心。后一段多半是我的美梦,多少我想为你做而没有做的事,多少我想对你说而没有说的话,多少我想为你哭而没有流的泪,多少我想对你唱而没有唱的歌,只有在等待和幻想中飘散在风中。
  我唯一所剩的,只有“不变地守候,在你曾出现在你曾消失那心跳的一瞬间”。

尾语:

  断断续续五载,我这段初萌的恋情在岁月中悄悄地结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也没有什么两情相悦的长相厮守,从沉梦中惊醒的我,对往事只有一份伤心和无奈。

  这虽然是一枚包含苦涩泪水的无花果,翻开往事也不带有更多的喜悦和欢笑,但轻轻问一声迷惑的我:为什么还能对爱情保持长久的真诚和执着,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悲欢离合,仍是初衷不改,坚守那一份最初的约定?是你化解冰雪的容颜,是你一笑红尘,还是你终难解的关怀?我相信,爱你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那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象迷失了夜路的人从云隙中偶尔看到天边引路的星星,又仿佛前生前世的约定让我从人海中第一眼就找到了你。你是否真的不爱我,为什么你从来没有真正对我说,难道是因为我的退缩怯弱,没有早一点儿告诉你我的心情?

  不明白的事情依然很多,它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少什么:女孩的心情我依然不懂,虽然经历了许多事,可那仍象多变的风一样叫我无法捉摸。我感叹女孩的精灵、聪颖,而最让我无法理解的也正出自她们狡黠的心灵、善变的眼神。曾经很长时间,我为这种无法心灵沟通而苦恼,为心底的无数种猜测而烦乱,我想逃避这种纷繁复杂的心态变化,现实的无奈让我远离女孩,这或许并非我的本意,但我就是为别人想得太多而无故担心,不敢贸然上前,这大概是我性格上的一个弱点吧。

  回顾这段恋情,我觉得自己更多的象是在关心你(也许在你看来连这一点儿也算不上),而不是去喜欢你,爱你,虽然我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我也知道在大多情况下这些对你来说都不值一提,也许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吧,我不晓得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打动女孩的芳心,我并没有能去主动接近你,而是在远处默默注视、关怀着你,这一切沉默的表示也许你认为并不重要,不过那也不是我挚朴的心灵所能预料的事。

  这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痛在我虽是青春时期的一段序曲,于你却也许不过仅仅是一段小插曲罢了。你是那样漂亮聪明,多才多艺,身边一定会有不少优秀的男孩竞相追求,我想你现在的心境,一定要比我轻松惬意多了。虽然岂今为止我已有一年时间没有你的消息,而且也从来没有从他人口中听到有关你的传说,但我还是坚持相信着你已经拥有了至少目前属于你的一份幸福。纵然我无话可说,我也会默默地在心里祝你顺利开心,因为我还是真心对你好,这一点真情不会因事过境迁而改变。

  好多事都已终于不确起来,我如今几乎就想象不出你现在会是什么样子,那一定和过去不太一样,我不知道如果我俩街头偶遇还能否认得出,是不是就此会成为一对陌生的路人?你现在留在我记忆中最多的形象还是高中时那活泼可爱的样子,当岁月的流逝在你眼中留下成熟的痕迹,当成长的日子在你心中留下蒙尘的回忆,我不知道还能否认得你,还能不能把现实中的你和记忆中的小女孩联系在一起——我不知道。那一次又一次心动的感觉,当它只剩下笔下苍白的回忆,我还能不能把满纸枯涩的文字幻化为当年酸痛的心情,让时光的手重新拨动心弦,淅淅沥沥地唱一首老歌,让时光的眼铺开一面镜子,照得见过去的心绪一览无余——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太想知道,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害怕知道。伴随着你的消逝,你的笑容,你的样子,我的心情以及有你的梦都无可抗拒地缓缓褪色,不再是阳光下五彩绚烂的你,也不再是阳光下色彩斑澜的我,只留下黑白的影子、灰度的变化,那是一个没有色彩,黑白的单色世界。你的笑颜依旧是那样绚丽,但在我脑海中已定格僵硬,不再有多变的灵气;我的心情依然是念着你,偶尔想到你仍是心底的牵痛,但那却是机械地重复着过去的心境,不带有任一些新的追忆;就连我的梦,我迷信的梦中,当我遇见你也看不清你的面容,或者一些其他的女孩说着你才会说的话,做着你才可能做的事,让我不知梦中究竟。我只感到你正无可挽回地从我的世界中消失,带回你的影响,你的记忆,一起飞回到原属于你的世界中去。你我原本是两个世界的精灵,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或许当我下一次记述另一个女孩的时候,会拿你出来和她作比较,或许那时我会坦然地、公正地把你放在一个新的位置上,就象我现在坦然公正地把你放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一样。Goodbye my girl, let me keep the love for you forever!

(完)

......

[阅读全文]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三)

1/29/2009 09:36: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三)

  偶然的仅有的几次不用回学校出操的星期一,我宁愿早晨匆匆忙忙地上路也不愿前一天晚上哼着歌悠闲地起程,因为我要在路上等你。下楼若看到你的车安安静 静地立在那里,便放慢脚步,等你下来骑车与你同行;若是伊人已不见,便使出浑身解数飞车去追,飞驰几个路口而终能得见。记得有一次暗暗地追随了你好久,望着你前面不远处的身影在晨曦中的路灯下忽明忽暗,在追逐中体验那一种欲得还失的意味;又有一次驱车狂奔,直至心头狂跳中隐约看到你飘然前行在晨雾中;另一 次缓缓踏车,耳听得背后传来你熟悉的声音,惊喜之中回首,有你轻盈身姿,红颜一笑相伴。那有数的几次追寻,于我自是人生中那段时光的无穷乐趣,于你想也未 尝不是化解路途劳顿的甘露吧。每次当我把你送到校门前,一瞬间撒手而别的时候,总感到那走过的路程实在是太短太短,好多话都来不及说,好多感情都来不及表 达,未了的情感只有随着风儿远走,伴随着你的身影,消失在茫茫人群后。

  无奈毕竟还是无奈,不久我便迫于学校那讨厌的早操制度而不得不提前回校了,于是那一段美好的路程也就一去不复返,身边有你共同走过的路变得那么遥不可及,只留下苍白的回忆。我叹一口气,独自踏上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路。

  转眼几个星期,我们居然无缘再见,我的心情很坏,但是要让自己频繁地去找你这在当时的我看来似乎还是不可能的事,这不但是我骨子里的怯弱,而且也考虑到 你面临高考,未必会有如此心境。此时,关于“我追一个高中女孩”的事情已经在同宿舍中传开,晚上熄灯后经常有人撺掇我大胆追求,我付之一笑,心情却象漆黑 夜里的航船,飘摇不定,怎么也不能决定到底什么时候去找你,怎么也想不出该如何面对你的目光说出我要说的话,一切说起来容易,但细想起来却有无穷的难处, 我的天性让我无法自决。

  于是,其后发生的一件事颇富有戏剧性: 3月31日,我参加了十公里长跑,回来后筋疲力尽,趁着尚有些余力,便骑车赶回了家,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大睡一番,心里本想着明天总算可以不去出操了,早 上去等你,岂不正遂我的心愿。谁想傍晚却发现你的车居然不在,想你大概临时有急事先回学校了也未可知,于是自叹天不遂人意,怅然入睡。第二天赶头两节课, 急匆匆赶回学校,又困又乏,第一节课便得过且过了。课间同宿舍的同学忽然走过来神秘地冲我一笑,对我说,“昨天下午有一个你们中学的女孩来找你了。”我一 惊,那应该只有你了,你知道昨天是我去长跑的日子,莫非说你是特意来看看我吗?转念一想,不可能,“你们都不认识她,我问你,她长得什么样?”“没太看清 楚,但是很清秀,不信你可以问问对门老陆。”我将信将疑地拉过老陆来问个究竟,果然如此,我不放心,又问了几个同宿舍的人,数人皆异口同声证明确有其事。 我心里顿时很感动,你能在我劳累的时候想起来看我,可见你对我也不是没有一点情义的呀,怪不得昨天今天寻你不见,看来我应该专程回访一次才是。正当我心神 激荡,陶醉在自己的暇想中的时候,无意间一瞅表,心下顿时凉了半截,原来今天是“April Fool's Day”,愚人节!好哇,原来你们合伙骗我,我这回非拆穿你们的西洋镜不可!

  饶是我相信这一切全不过出于同学们善意的玩笑,但是忐忑不安的猜 测心情仍让我心神不宁,我多么希望这不是愚人节的谎言,而是出于你真情的表示呵。我按捺着不动声色,等下课时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当我不知道今天是愚人 节么?”他们居然很镇静,全不象谎言被揭穿的样子,还劝我如果不信不妨一试便知。我心知这多半是计,但见其言语中又不露再多的破绽,更兼日久不见,心中实 在是牵挂着你久矣,便拿定主意要去见你一面,不论此事是真是假,得见佳人一面亦不枉矣。

  中午急匆匆地吃过午饭,估摸着你们快十二点下课,我那 时候骑车前去差不多刚好能赶上你吃完饭。顶着太阳前往,心里仍在怀疑这桩事的真伪,但更多的,却已在心里暗暗盘算见你时又该如何措辞。真的,我每次见你前 总紧张得象个不会说话的小学生,犹豫反复的心情倒好象有些怕见你——那是我对你牵念过度,深爱过度的表现,只不过那时你我都不曾体会罢了。待到走进饭堂细 细查寻后终无所获,敲开你们的教室问询又无所得,我开始确信那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骗局,于是我的心里也就期盼着真的能见你一面,在心灵受挫之余略微有一些现 实的抚慰,也算不虚此行。我骑向宿舍,一路上想着见到你时一定要先给你一个微笑,再说出一大堆预先想好的理由,然后……哎呀,我还得让传达室的老太太传 呼,又一通麻烦,还不如干脆在楼下喊……正当我胡思乱想着停好车,走向宿舍门口,眼前迎面一个熟悉的面孔一下子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不就是你么,My Darling!乍然的相逢使我一下子忘记了自己来到这里的初衷,也浑忘了自己想好的话,只是站在那里呆呆地向你笑了一下,我想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傻。你 倒是很大方的,虽然掩不住脸上的惊异,还是热情地和我打了个招呼。我一时想不起该说什么好,脱口一句,“你昨天去过我们宿舍了么?”你愈发地诧异,“没有呀。”“哦,那我真成了 April Fools了。”我自嘲地笑笑,便给你讲起了当天上午所发生的一切,“很好笑,是不是?”你嫣然一笑,于是气氛活跃了很多,你说你正要回教室,我一路推着 车和你并肩而行,聊起你们同学间的轶事,不觉开怀大笑。我一边和你说笑一边打量着你,我注意到你一身运动服,很青春朝气的样子,十分可爱。这份伴你同行的 温馨,梦里已不知经历了千百回,而所有梦里的虚幻总不如眼前的你来得真实,触手可及,让我不禁暗暗赞叹这造物主的神奇,竟能让你的每一分、每一缕都如此的 恰到好处与美妙绝伦,每一侧面都不禁让我为之感动。与你同行的路很短很短,其实,再长的路也终会有它的尽头,又到了与你说再见的时候了,我邀请你务必抽空 来我们宿舍来玩一次,“也让今天这谎言成真一回,好么?”你调皮地笑笑,“还是等高考以后吧。”你我愉快地挥手作别,记忆中带着纯真的笑容,留下你婀娜多 姿的身影。

  离开中学,心头充实了许多,耳边依然是你的温言细语,眼前依然是你娇小可爱的身影。同宿舍的人见我“上当”归来,皆以为我会勃然大怒。哎,我当时沉醉于你的每一分记忆中,哪里还顾得上与他们争一时之短长呢。不过几天,我便被他们戏封为“情圣”的称号,其实,“情”字尚可,“圣”却绝 不敢当,我自认为自己为“情种”,偶感风露,便为你一腔痴心,若说是“情痴”也不为过。


  你我的家本来很近,我要想打探你的行踪也很方便,偶尔,当我被满腔相思之苦折腾得无法入眠的时候,下得楼来,仰望三楼那淡绿色的纱帘,那一点暗黄色的灯光,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这种感觉使我后来听 到《青梅竹马》的时候更有一份似曾相识的熟知。终于有一天(4.19),当我从玉渊潭回来,在小卖部喝汽水时偶尔向外张望,见你轻快的身影从门前一晃而 过,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巨大的失落和震憾,欲追不能,欲语无声,那是我最后一次在家门口见到你,因为不几天后,我就知道你搬家了,虽然离得并不太远,但 总归是隔了一段路,我要去探查你的行踪也不象过去这么方便了。况且,楼前楼后少了你的身影,不见你淡绿色的纱帘和阳台上的那一丛米兰,也就不免寂寞了许 多。我十分遗憾和失望,为我没有在你离我这么近的环境下表白心意,为我无法再进一步接近你,为你不经意间偶尔流露出的淡漠和无情。

  虽然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终有一天会失去你,但还没有象那时有那么强的预感。我怕有一天你会离我而去,经过岁月反复的侵蚀,我的记忆中终不再保有你的名字,你完整的音容 笑貌,也不再会忆起你我共同的泪水与欢笑,空白的记忆是对时光多么的无奈!于是我开始着手写这段记叙你我恋情的文字,只为了将来有所依托。那时的我,还抱着一份美好的幻想,希望现实并非我象我所想那般残酷,可转眼到现在已经两年了,谁又能猜测以后发生的事呢?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详实客观地记下当时的感 觉,不用去管那些未知的将来了。


  现在我所能记起的另一件迷乱荒唐的事,只是由于当时酒精的刺激作用,现已不太确切了。那是4.17下午,我们几个到同学家过生日,酒多喝了一点儿,出来已是晕晕乎乎,不知不觉便骑上了到中学的路。我当时心里迷迷糊糊地只想见你一面,全然不想这个样子如何能去见你。小风一吹,倒是清醒了一些,借着一点酒劲壮胆,我闯入了旧日的校园,好在没什么人注意。我到你们教室后窗一瞥,不见你的踪影。下得楼去找寻,只突然觉得一阵酒劲上来,自知不宜在此久留,心虚虚的,便骑出了校园。路上越想自己的行为越生气,任车而行,不知不觉拐到了学院路,从清华绕了一个大圈才回来,自觉头疼脑热,第二天便感不适,休息了一天才缓过劲儿来。

  那时我考虑到你要高考,便不想去打扰你了,有时候,我的情绪上来,真是觉得爱你爱得简直没法说,便提笔写了一封求爱信,不过后来还是没发出去。其一我觉得现在告诉你这件事,恐怕会影响你专心致志学习的情绪;其二我也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其三是我觉得现在还不到这个地步。我只想有空读读自己的信,平息一些想你念你的心情(这封信后来真成了寄不出去的信了,我最后曾想把它寄给你,作一次最后的尝试,告诉你我其实很早便喜欢你,真心真意的喜欢你,而不是亵渎纯洁的友谊,但终于觉得事已如此,多说无益,还是自己珍藏保留吧)。

  这期间,当我心神不宁的时候,我便回学校一趟,也不必非要见到你,只要觉得自己离你又近了一些,便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舒畅。转眼模拟考试结束了,按惯例休息两天之后该体检了,我打听到了你们体检的时间和地点,算准时间去医院门口等你,在千百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中,我还是能一下子找到你的车:看来你还没出来。我放下车,去买了一根雪糕,站在一边的荫凉处边吃边等。你出现得竟然是那样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我看到对面过来那个藕荷色上衣、黄色长裤、清清爽爽的女孩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直至你快步走到近前我才意识到是你的存在。你足不停步地走过来,取了车,显然并未注意到不远处故意转过身去,从玻璃橱窗里偷看着你的我。你和你的女伴骑上车去了,若是只有你一个人,我想我会去叫住你,虽然我的出现会显得很唐突,但这样好的一个机会我想我应该抓住——但现在是两个人,我的勇气还不足以让我当着其他人的面承认我爱你,因此我犹豫了一下,看你们已骑出了二三十米,才骑上车追过去。从上一次我们见面算起,我已有一个月没有真正见到你,望着前方苗条的身影,不禁油然升起一股怜爱之情,我真怕你在疲惫的考试中消瘦下去,我真想用我那不算宽阔的胸膛,让你找到停靠的港弯。你的背影愈见清秀,愈让身后的我荡气回肠,我几乎按捺不住要喊你一声的欲望了,没有什么能比你的名字更能宽慰我的心灵了。远远的见你骑入了旁边的院内,等我赶上,已不见你的踪影,我想你或许到同学家小憩片刻,不如我直接到前面路口去等你好了。今天,我总算给自己下了个决心,要造成一种街头等待的浪漫(或许是港台小说看得太多的缘故,总把虚幻当作真实)。决心虽然下得不错,但能否等到却是个未知数,我在路口(当然是你的必经之路)找个荫凉地坐下,无所事事地望着眼前穿梭来往的自行车,看着街头不时出现的动人少女:在我心目中,我总把她们幻化成你的模样吧,想象着过一会儿四目相对的时候该会是怎样的奇妙和得意。刹那间我真觉得自已象是完成了一桩伟大奇迹的英雄人物一般,居然可以去做街头等你的状举,真有点“冲冠为红颜”的味道。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锐气倒不知不觉消了一大半,真有点怀疑你不回家了,想去学校看看,又怕路上错过,再等等,还是不见,只好悻悻然地回家。于此事也可看出我性子里的懦弱与羞怯,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好机会,怎不教我扼腕叹息呢?

  一个月来都只有我见到你,而你却从未与我对视,也许我的模样你都快忘记了吧。有些事说来奇怪,你虽然是我最亲爱的宝贝,但在我梦中你的面容却不甚鲜活,总是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有时我明知那是你,可却不是你的绝世容颜,于是我对你的印象也不确起来:也许只有照片中的你依旧,只有我心底的你依旧,而现实中的你,也许不再依旧。

  我不能忍受有一天不看到你,即使我强压抑住自己的感情没有去见你,但这并不表示我就不在每一个夜晚念着你的名字入睡。多少次黄昏夕阳,我都萌发出一股要与你共度此良辰美景的念头,每逢外出游玩,我总想携你同行,山水会因有了你的美丽而更增秀致,而你也会因山水的映衬而越发超凡脱俗。但这些都只不过是心里想想罢了,其实现实中的我,连你的小手也不曾碰过一下,港人云牵手为“拍拖”,就是恋爱的意思,看来我除了偷偷暗恋你,在别人眼里也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虽然总是那样胆怯羞涩,偶尔鼓足勇气却也会生硬地为你做出一些事来,这些虽然算不上大胆,但也会让自己回想起来吃惊。我望着窗外的夜幕缓缓降临,心中又一次生出了要去找你共携手繁星下的念头,这次的感情冲动是如此强烈,我知道那不是想想就算了的,因为每逢此时,我的心就简直激动得要跳出嗓子眼儿来,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撩拨着我的心弦,我竟象孩子般的心神激荡——那是一个五月的傍晚,残阳正在把最后一丝余晖斜斜地洒在我长长的身影旁,这一次我没有喝酒,清清醒醒的,想象着你见到一个多说不见的我该是怎样的惊喜,想象着握住你的小手徜徉在星光下的无名小径该是怎样的温暖,想象着该怎样向你表达我的思念之情,该如何在这样的夜晚向你吐露心迹、海誓山盟。我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不知不觉已来到校门口。但是我的天性总会在这个时候出来作怪,在校门口犹豫片刻的同时心里又在悄悄地打着退堂鼓,毕竟这一切都还不是时候,毕竟一切我还都未曾了解。但是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哪有退回去的道理?我只有一步步地向前走,不能退缩。隔着老远的从教室门口,我看到了你伏案疾书的身影,心里顿时涌上了一股怜爱之情:这么可爱的小女孩也会有受到束缚的时候,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绽放自由的笑颜呢?

  置教室里众人惊诧的目光于不顾,我轻轻敲了几下门,打了个手势要叫你出来。我看得出来你轻轻叹了一口气,动作神色很是犹豫和不安,你是在暗怪我来得不是时候,还是仓促面对竭力掩饰着你的慌乱?我清楚我也无法面对这样多的目光而坦然相对,当你缓缓地向我走过来,我拉你到旁边的楼梯口悄声地交谈。也许好久没有这么近地正面仔细端详你的模样,我想我一定是痴痴地望了好一阵子,直到你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我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其实邀请女孩的话我从来也没有说过,一时也紧张地不知从何说起。朋友关系到了这个地步,实际上交谈起来是最费劲的,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代之而来的是无言的沉默,因为平时说的话都已熟知而变得太过平常,该进一步说的话却又总是差着那么一点点难以出口,总是那样想说又不敢说,欲言又止。我沉吟了半天,随口问了你几句你的情况后,问:“你现在有空么,可不可以跟我出去转转,散散心?”,你当然有考试这个最好的理由来作托辞,“现在不行,我们还要上晚自习呢。”
  “那,晚自习后总有时间吧,怎么样?”
  “哎呀,那太晚了——我得去上自习了。”你含糊着起身要走,我拦不住你,一着急说了一句,“嗨,你真不够意思。”看得出来你有点儿生气,回过头瞪我一眼便回去了。

  我这下可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彷徨的心情一下子使自己手足无措,自己想做的事可是一点儿也没完成,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不行,可是就这样一直干等着也不是个办法,既然你说晚自习后有空,那我等到那时再来吧,看你那时还有什么话说?

  带着满腔的希望,九点多我再度光临,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想让我顺便送你一束花,但后来还是打消了这个古怪的念头,这可不太合时宜。站在走廊里昏暗的灯光下等你,看着眼前一个个提前下课的少男少女,唯独不见你的身影。满腔焦急地等到下课铃响后好几分钟,才见你和另一个女孩说笑着走出来,见到我在墙边靠着,你愣了一下,停住脚步,我想你可能会对那个女孩说,“你先回去吧,我还有点事。”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一点时间单独在一起了。但没想到你先来问我,“有事么?”我心里想着你难道还不明白我所为何来,难道还要我再一次说出来不成?我无可奈何地回了一句,“也没什么事。”你如释重负,“那没事我就先回去了呵,再见。”

  望着你的背影隐没在黑暗里,忽然一种酸酸的感觉涌上心头,眼眶立刻润湿了,我真想就在这儿大哭一场,就在你背后,让你听到,我的眼泪为你流,你可知否?我真后悔刚才冒失出口的一句话,真后悔再一次与你擦肩而过,人海中回首不见你的踪影竟再叹无缘。我真恨自己的优柔寡断、胆怯无知,从来就没有在关键时刻大胆地吐露真情,却总是沉迷在追逐你身影后的迷惘。这种失去你的感觉我已经历了很多次,仿佛我拼命要握住一把细沙,却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我指缝中随风滑落,空空荡荡的心情,既熟悉又陌生。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看着你远走,更不愿意留我一个人独自在黑夜里徘徊,跑下楼去,伸手欲去挽住你的身影,却无奈伊人早已消失在夜幕之中,空气中只余暗香飘过。分不清那是否是你的香,我只知你又一次地失去,记忆中又多了一道辛酸的回忆,夕阳下又多了一次沉思的黯然,说不清、道不明的芬芳。

  我所记得的你总有着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即使是这次你真的伤了我的心,我想起来的仍是你最后一眼隐约的笑容。当时,我只把那次当作是一个小挫折,虽然没能与你共享美妙的夜色,但我总是安慰自己:今后还有机会。现在想起来,纵有再多的机会,而不会去努力争取,也是徒劳枉然啊!

......

[阅读全文]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二)

1/28/2009 11:09: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二)

  “黑色七月”过后,我考入了北大,准备去军训一年。我真有点儿怀疑,如果这一年我们就这么不见面,我们的缘份是不是也就到此为止了呢。我按照算命的办法算过我们的缘份,有95% 呢,够高的了,于是我打算和你保持通信,因为如果在信中,有好多当面不好说出口的话也都可以写进去了,反正我实在舍不得你离开我,我真的不愿意那么久地离开你,不要说一年,一天也不愿意。

  军校的日子好难熬呵,每天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大家都把与家人朋友的通信当作了生活的唯一寄托。我好几次准备提笔给你写信,但每次都是沉思了好一会儿,又长叹一声把笔放下,因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不愿意是由于我的辞不达意而引起我们的误会。终于,过了一个月后,我实在抑制不住自己感情的冲动,给你去了一封不算很长的信。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在信中写些什么才好,尽管努力着,字还是写得歪歪扭扭。我并不想初次通信就告诉你我想你念你的心情,我只想先简单地恢复友谊,慢慢地再与你能多接触。因此在信中,我只是淡淡地对你问候,表现对你生活的关心,告诉你一些我的情况,仅此而已。信发出后,我的心里很忐忑,因为毕竟我们这么久都没有互相接触过,你会接受我的问候么,你会同意与我重复友谊么,你会写信告诉我么?

  但事情却发展地很不顺利,我在焦急中等待着你能给我一个答复,而你却始终杳无音讯。我真的有点儿担心了,脑子里一直在胡思乱想,我几乎怀疑你没有收到信或者根本不愿意给我回信了。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一个月都过去了,还是没有你的消息。眼看都要过新年了,我的心情由于没有你的消息而变得异常地坏。眼见得别人都欢欢喜喜地收到一堆又一堆的贺卡,而我的礼物中却唯独没有你我最需要的一份,我真懊恼,我真伤心,我真想躲开所有人偷偷地哭泣。带着失望而又充满盼望的心情进入每晚的梦乡,你的形象便一次又一次地飞入我梦里,梦中的我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梦中的你也永远是那么的美好温柔。我在希望和惊喜中醒来,期望着这一天能有新的收获,而每每一无所获地熬过了每一天,我又期待着能与你在梦中相逢。我的心不断地问自己,难道我想你念你都是错?我的真情早已付出,难道你竟一点看不出我的心情?是否你真的不愿意接受我的一份温情,让我就这么孤独地在风雨中空自守候?

  孤寂的圣诞节过去了,我的心情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个劲儿的往下坠。早在几天前,我就曾又给你去了一张明信片,表示了我新年的问候,而你却还是如石沉大海,音信全无。但终于有一天,星期二,我正帮厨回来,匆匆忙忙地准备去看电影,在排队的时候,和我高中同学的队友告诉我,有一封寄自附中的贺年卡,还说是女孩的笔迹。我的心一动,那没错了,一定是你来自远方的问候了,我虽然装着很平静,三言两语把话题岔开了,但心里却是多么盼望能早一点看到你久违的笔迹啊!再精彩的电影也不再有心思去看,我只想赶快能飞回去,快呀,快呀!

  当我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裁开信封,抽出那并不沉而又沉甸甸的贺年卡,我才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你的谨慎,你的矜持,你的小小的真情。

  贺年卡的封面是一个小男孩手里捧着一束花正要送给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这岂非正中我的心事,莫非你是要有意点醒我么?),写着“愿我们的友情永固”(哦,我想,你终于还是答应和我恢复友谊了,我好高兴!),翻开扉页,你清秀的字迹就逐个出现在我的眼前:“嗨,你好!新年快到了,很高兴借这张卡片表达我对你的祝福(我又何尝不高兴呢?)。前些日子收到你的来信(哦,老天保佑,你还是收到了,我还真担心你没收到呢。),很惊喜(是么,如果真是这样,你没有拒绝我,那我这些日子的守候算得了什么呢?),请原谅我一直没有回信(哎,还要说什么原谅不原谅的话呢,你的心意早就让我把那点儿不愉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为你或许不知道我还是一个懒懒女孩(绝妙好辞,见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你的情况,并告诉你我的一些(这难道不是同意和我保持通信联系么?)。我想,我们还会有很多机会的(机会虽有,但还需我好好把握)。寒假里如果见到你,我相信彼此都会十分真诚自然(我好盼望着寒假快点到来,能马上回到你身边,好给你一个新的印象)。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进步!”。落款写的是“你的同学……”,稍有点儿遗憾,为什么你不写“你的朋友”之类的话呢,难道只是因为我在信里也是这么写的缘故吗?我把卡片重新看了好几遍,细细咀嚼那字里行间的意思,下回我写信可就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署名了,我想你不会反对吧。


  余下的二十几天军训的日子,我日夜盼望着能早点回去,和你见面。日子一天天地熬过去,总算到了回京的日子,我满怀希望乘上火车,幻想着与你相遇的情景,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假期里,我总等着能与你相见的日子,没几天,我便看见你出去打奶了,我也赶紧提了奶瓶去追你,远远地看你从奶站回来,我放慢了脚步,脑子里酝酿着该怎么和你说话。转眼间,你已到了近前,面上带着微笑,半年多没见,我变化不小,你还能认出我来,我慌乱的心情马上平静了下来,轻声地呼唤着你的名字,而你也向我打着招呼,我们便都在路边停住了。相距是如此之近(我还从来没有这么近的和你在一起过呢),我可以闻到你身上散发出的阵阵清香,那种属于少女的清香。我凝望着你,这不会是梦么,那么的遥远,那么的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静立了好久,我们终于又开口了,唉,回想起来,我那时的嘴仍然是那样笨嘴笨舌,我的神情依然是不算潇洒,在你眼中,我是否很让你失望呢?而你仍是带着那一份女性的宽容,真的,很女性的,原谅了我的唐突不安,用微笑的眼神鼓励我心底的涟漪。我长久地注视着你,我不得不在心里赞叹你的确很美,而且有许多美都是我以前从未注意过的。恍惚之中,我兴奋的心情让我想好好地看看你,而我怕羞的心又让我不敢长久地注视你热情的眼神,于是我们适时地互道珍重,擦肩而过。我的心好一阵儿不能平静下来,仔仔细细地咀嚼那一刻让我心动的时光,不由得让我意驰神摇。十七岁那时的我,依然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一点点诱惑(不管是外来的还是自己所幻想的),都足以让我陷入感情的漩涡之中,于是我久已干涸的心泉,又一次被你唤回了生命。女孩,你知道么,也许你只是在我心头不经意地走过,也许你只是随手洒下了一片甘露,而我却总是将这一点小小的柔情化作清凉的小溪,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总想回头再看看你,我总想再面对你那坦诚的、不说谎的眼睛,我总想把我所有的热情、全部的感动都让你拥有,你能否听见我心底最真的呼唤么?纵然天地会变,人世会变,纵然你的心会变,而我对你的情感一生不变。

  寒假是匆匆的,短短的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仍然没有几次和你单独见面的机会,有时候我真想去守在你的窗前,等着你的出现;有时候我真想在你面前多呆上一会儿,不要让逃避的眼神过早地闪现在你的眼中。和你在一起的短短瞬间,纵然只有寥寥数语,也胜过多少梦境,多少幻想,让我回味无穷。


  带着深深的留恋和未能向你告别的淡淡的惋惜,我踏上了南行的列车,继续那未完的军训。当我又一次试探着给你写了一封信后,不几天,你的第一封来信便翩然而至。说来也巧,那一天又是我的同学先将之截获,我费了好半天的口舌才从他手里把信要过来。周围没有人的时候,我颤抖的手笨拙地撕开了信封,抽出了那曾让我朝思暮想的信笺,展开它,你那熟悉的字迹便又一次出现在眼前。匆匆地浏览了一遍,不禁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我以为我错了,又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你我之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差别,你已经不再是我那记忆中的你,你变了很多。你我仿佛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里,在我的世界里,孤独、冷漠和自卑经常萦绕心头,而你的世界里则充满了笑语,洒满了阳光。也许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感到自己配不上你,我总在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去闯入这个如此可爱的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呢?多少次的,我总是无言以对,实在拿不出再多的理由,只有那一个永恒的答复,那就是我爱你。是啊,如果不是这样,我怎能每夜低声呼唤着你的名字入睡,怎能每当闭上了眼就想到的是你,又怎能每次一提起笔要给你写信就思绪万千不能自己。我承认了,我坦白了,向我自己清清楚楚大声地呐喊:“这就是爱呵,My love!”

  虽然这一切不会被外人听见,我每想到这些还是会心头狂跳不止。曾有几次,有如此强烈的冲动要向你表明我的态度,却总是提起了笔又放下,在无奈的叹息中熬过数个小时,终于还是理智压倒了狂热——唉,可叹的理性!如果当初我早向你表示过心意,谁知道以后的事会怎样呢,也许不致落入今天这般尴尬境地,也许……谁又知道呢?一切不过是个“缘”字罢了,有缘者千里相会,无缘者对面不识,你我究竟是算有缘还是无缘,亲爱的,小精灵,你告诉我罢。


  不管怎么说,自从你这封信的到来,我还是感到生活中出现了希望的美丽:每天的期盼等待,那种有喜有涩的心情真让人难以忘怀,就连梦里也不再是黑白的单色梦,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彩色世界。当然,在我的世界中,你就是唯一的主角,没有人能与你相比,理所当然的,我总要设想一下你对我的看法,我在你的世界里是否也能占有一席之地呢?我和你隔得那么远,又那么久没有互通心气,加之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我真有点怀疑,甚至不太敢相信你能对我有意。真的,我也曾多次对自己品头论足,长相既不俊美也不潇洒,气质不够鲜明,除了在学业上勉强还算有成之外恐怕就只剩下一颗温柔的心了,也许在你眼中,我还是个“老学究”的形象,恐怕离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形象相距甚远吧。

  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下决心要改变自己,我可并不是那种轻易悲观失望的人,遇到一点小小挫折就灰心丧气。我要试着来改变一下在你心目中我的形象,慢慢试着去接近你,了解你,关心你,让我能走进你的世界。我拼命地想让自己来迎合你,你喜欢听流行音乐,我也便从那时开始努力拓宽自己对流行歌曲的喜好和收藏,偶尔也自己哼着唱两句,渐渐地觉得自己的嗓音也并不是象我自己想象的那样拙稚。实在期待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吉它,自己的歌声,打动你的心门,这也就是我后来苦练吉它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我尽量在回信中用最恰当的口气与你交谈,多聊些有趣的事情,并且试探着想让你帮我找一下“再回首”和“青苹果乐园”的歌词——这在你看来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当我收到信里附带的词谱时还是很感动。可是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生日已经到了,我想你不会不知道我的生日的,总该有所表示吧,至少寄张生日卡祝贺一下总是应该的吧。但是等待着,谁知道直至生日过去了,你也没有来下一封信。我很慌,怕你是不是不愿意和我继续保持目前的通信状况了。五月份回京的短暂期间,我就曾动了去找你的念头,后来给你写的信里,我也曾试图流露出对这桩事的不愉快,但转念一想,我怎么能就为这一点小事伤了我们的和气呢?也许你真的忘了呢,也许你是太忙了呢,我不该太去苛求你的赐予,那一切原本须凭自然。

  后来在你生日那天,我寄去了一首小诗,虽然很稚嫩,但我希望你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害羞男孩的炽热感情。那天,寄生日卡的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揣着那费了好几个晚上才写就的礼物,就如同揣着一只随时会跳出来的小兔子,生怕被别人发现。等到用微微颤抖的手把它投进邮筒,才长吁了一口气,默默祝念,仿佛你我的心已经凭它连系在了一起。


  可不知道你为什么总不回信,带着一团疑惑,我度过了军训的最后时光,踏上了返回的归程。


  (前面的一段都是92年的心境,为了你后来的缘故,好久,我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追叙梦中有你的日子,让记忆的锁链能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你往日的身影。93.8)


  回来的路上,我想象着你也许念着我的归来,说不定我们会在车站偶遇?——转念笑笑,知道那不过是痴心一片而已。终于,当我回到家的没几天,便在楼前看到了你和你姐姐正在打羽毛球,而我呢,也许经一年的军训后气质形象变化很大,或许你专注精神于来往的小球中,并未着意我的存在。我悻悻然,但自知此时上前未必会给你留一个好印象,于是隐忍不前。

  不几天,我瞅见你单独出去打饭的机会,预先在你必经的路上缓步而行,回头看见你轻快地走过来,我停住了脚步,笑吟吟地向你打了声招呼。刹那间,我被你红衬衫、白裙子的飘逸所吸引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倒是你问了问我回来的情况,我陪你慢步着一一作答。等走到楼门口,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要叫住你,对你说出那些我不曾对你说过、但在心里已说了无数次的话,但急涌上来的热血还是在你略有些迟疑的疑问面前退却了,难言而只有让你远走。

  其实,我心里知道,即使我那时要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年的远离都市,让我变得更加缄默,眼看着略有些陌生的都市生活,让我更感到了自己的落伍和悲哀。新学期伊始,投入新的大学生活,那种新鲜感和好奇心的诱惑以及我自己的苦衷使得我只给你去了一封信,但奇怪的是你也竟然就此没有音讯,我觉得自己的苦心也就如同那不定的信一样付之东流,本来无一物,我也只能安慰自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必刻意强求。

  转眼新年将至,寄一份贺卡过去仍是我应有的关怀,自己画上一只可爱的米老鼠向你招手致意,你可会喜欢我这只小老鼠么?圣诞过后,久候的我终于收到了你的祝辞,你说你先前并不知道我的住址,难道说那封信你真的没有收到么,我心里很是懊悔和遗憾。那是一张画着鲜花与号角的贺卡,你说当嘹亮的号角响起之时,愿鲜花化作每一丝祝福洒向我的心头,你知道我看到它的心情,我只有无言的感激。因为那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女孩给我的祝福,于心里平添几分暖意,窗外虽是寒风凛冽,却隔不断你如水的深情。

  寒假我早放了几日,因你在考试,便没去打扰你。每日看你回来了没有,终于有一天下午,看你的车赫然停放在楼前。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你的楼门,那三层楼并不算高,但我每走几步都要仔细思量,认真酝酿见你面该说的话。有时慌乱犹豫之感忽来,不由得退后几步,反反复复磨蹭了很长时间才到而你家门口,鼓足勇气,抑住满心的慌乱,定定心神,按响你家门铃。耳边听得一声熟悉的“谁呀”的询问声,我当时真有点恨不能转身就跑或者就地找个洞钻进去。门开了,我看到你有些诧异的眼光,你显然没有料到我这个不速之客的来临,穿着随随便便的家居服装便出来了。你迟疑了一下,请我进去,接着告诉我家里还有个同学呢。记不起来当时我脑子里都在想什么,满脑的紧张和慌乱让我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喝口茶,压抑住内心的不安。迷迷糊糊地走进这间我不曾来过的家室,淡淡地与你的女同学打一声招呼,便和你们边聊边看录相。其实我的心思哪里能集中在看电视上,时不时地去偷看着你神情的变化,痴痴地望着你白玉般晶莹小脚的一起一落,直至你有时侧过脸来,在两个人目光相视时才慌忙扭转视线,用不相干的话掩饰心头的慌乱。我曾以为,经历了大学校园里一学期的磨练,我对女孩已能应付裕如,颇擅风情也具有了相当的抑制力,哪知在你的目光注视下仍然不免手足无措,就象淘气的孩子初次从清澈的镜中看见自己影像时那般茫然无知惊慌失措,我想我依然不够成熟。直至现在,我仍然不能长久地面对心爱女孩的注视,因为那是心灵的穿透,是灵魂的震颤。

  于是我沉默,当我知道我多说也无法启开你的心门,于是我沉默,在不被你了解的那一刻。我只求能静静地坐在你身边,什么也不说,轻轻感受着你的温馨。又一次的,那再见是如此难言的说出口,我逃回自己的家,如同逃避自己的胆小羞怯和懦弱。

......

[阅读全文]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一)

1/28/2009 10:58: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初恋时我们还年轻(一)

  在我生命里,曾经出现过一个好可爱、好温柔、好美丽的女孩,她是那样的纯真,起初,是朦朦胧 胧的,但却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深为这朦胧的美丽感叹造物主的神奇,渐渐地,她的身影愈见清晰,而又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叫我捉摸不定,让我时而沉醉于其中,时而陷入深深的迷惑,竟不知身在何处。这才发现,我已真正喜欢上了你,真正迷恋上了你,真正开始注意你的一切一切。


  亲爱的女孩,我好想对你好说,告诉你我是如何想你,告诉你我是如何念你。也许你并不知道我的心情,但我却真的想去读懂你的内心世界,因为我的心已紧紧地牵系在你的身上。

  也许你并不知道,或者早已淡忘了小学毕业后的我们何时又重相逢,我却把那一天深深记在脑海中。当我知道你高中报考到和我同一所中学时,我的心里也只有 一丝淡淡的兴奋,因为三年不通音讯的我们突然又将聚到一起,这倒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从那以后,我就挺想见你一次,看看你三年之中变化有多大,因为在我记忆中,小学的你是小巧的,梳着两只马尾辨,总是灵巧活泼的,大大的眼睛总是很吸引人的。但这个小小的愿望却并未实现,一直到你们公布考分的那一天。那天上 午,我先到另一所中学去了一趟,看能否碰上几个同学,呆了一会儿便回来了。之后,我突然就想去看看你,到你们学校去瞧瞧结果,但出去骑了一段才想起时间已 经太晚,估计你们早就回来了,不由得一阵沮丧。返回楼后,当我在楼前时,便一眼看见你从我身旁骑车飞驰而过。也许我只看到了你的侧影,但就是在那惊鸿一瞥 之间,我突然觉得你好可爱,好可爱,旧的印象中那个稚丽的小女孩已亭亭玉立,时光已将你的美丽化作神奇,我顿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叫住你,和你见个 面。但我毕竟正处在那个十六岁的朦胧年岁,不知道怎样是对异性产生好感,一时之间也并没有上前,只是默默地看着你的背影,目送你走入楼内。

  当天回家,我便把小学毕业的合影翻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你照片上那微颦含笑的倩影。总想把照片和真人联系起来,但却总是模模糊糊的无法统一起来,只觉得刚才的你清新秀丽,实在很想再见一次。

  但这见面谈何容易,我连你家具体的住址也不知道,几天也碰不上一面。但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又一次见到了你,这一次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使我得 以 仔仔细细地把你看个清楚,同时,这也是你给我印象相当深的一次,简直有令我惊诧的感觉。那是假期里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楼下修车,眼见两个中学生骑车过来, 在楼下喊你的名字,我当时很惊奇,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便上楼把你找了下来。我把车推回车棚,坐在另一辆车的后座上,装作漫不经心四处 张望的样子,眼角却从远处悄悄地观察着你。那时的你穿着浅红衬衫,碎花白裙,半披肩长发,给人一种飘逸、活泼的感觉,你仿佛并未介意我的存在,或许是并未 注意我的存在(也许这样我心里会好受些?),带着浅浅的微笑与他们轻快地交谈,那声音传来依旧是我熟悉的——即使在千人万人丛中我也能分辨出来的久违的声 音,我不由得失神了:天知道你怎么会那样漂亮,天知道你的嗓音怎么会那么迷人,天知道你的神态怎么会永远那么自若,我简直要被你迷住了,我简直要为你倾倒 了。你们的话我再也没听进去,我的眼中只有你,只有你诱人的眼眸、秀丽的脸庞、如云的秀发,和渐趋成熟的动人体型。我的心在颤抖,我的心在呼喊,我的心如 同被重锤猛击一下,这将是我的初恋啊,亲爱的!

  微笑的你或许并未察觉到我的窘态,但我的确是开始妒忌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实在是很自私的,我突然无法忍受你不理睬我,一种异样的感觉便 悄然涌上心头。就这样,我一直看着看着,看你们聊完天,看你们笑着说声再见,看你一甩头,秀发在身后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迈着轻盈的脚步,自信轻松地走回 去——你总是这样的轻松自如、精力充沛,又带着几分傲气的。我长叹一口气,真后悔怎么不能早点见到你,怎么会没有勇气轻轻喊你一声,甚至竟然在心里还不太 敢承认——我是真的喜欢你吗?


  初恋往往表现为单相思,自此之后,我便陷入了这种境地。假期里与你见面不多,终于盼来了开学,于是我便开始在校园里搜寻你的身影:多少次,在饭堂中, 我大着胆子从你近旁绕过,故意装出不在意的样子,但 却偷偷观察你的反应;多少次,晚自习后我提前下课,慢步在那只有两百米的回宿舍的路上,只为能等着你突然超过品味那种心跳的感觉;多少次,从你的教室后窗 一瞥,在前门犹豫半晌,才匆匆而过,只为你恰巧能抬起头来,瞥见我徘徊的身影;多少次,站在教室窗前,望着你的必经之路,伫立良久,直至你又一次飘然而 过,才轻吁一口气,如释重负。我实在是太想引起你的注意,而我实在又是太过怯弱,竟然慌乱地连和你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当我从你身边走过,当我们擦肩而过 时,我也只有那几乎看不见的一下点头致意(不知你是否看见?),之后独自在心跳中品味那转瞬即逝的一刻。我知道,你一定没有注意过我,或许你对我的行为暗 暗不满(这倒是我希望如此的),而我却小心翼翼地深深地注视着你,我们之间又从未有语言的交流,这在别人的眼中,一定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而我就是这样十 分可笑地晃过了一个学期。


  在这段时间里,我和你打照面是不少的,好多次我虽没和你说话,但心里总有些理由:你身边有那么多同学啦,或是我身边有几个同 学,不好意思开口等等。但有一次见面是我最懊恼的,也是最后悔的。那是刚开学没几周的一个星期六早上,我出去跑步,顺便把自行车从车棚里推出来,准备中午 回家。我刚把车推出来,一抬头,便见你已在我身前,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我又一次把你端详了一下,好清秀脱俗哦,浅绿色绒毛衫衬出一份典雅,更掩不住你那优 美的体形。该死!我一愣神的功夫,你已从我身边轻飘而过,那是怎样的一种美丽呀!左近虽然没有别人,我却真的没有勇气叫你一声,甚至连声音也没有弄出一 点。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是多么傻呀!我呆立了好一阵儿,看你的背影已渐远去,才突然大大地后悔起来,于是进入操场,锁上车,沿着跑道向你的那个方向跑 去。而你却走得异常之快,没等我追到操场西门,你已经迈入了进入教学楼的台阶。没办法,我的虚荣心只好又一次说服自己:继续跑步,不去想你。但那岂是容易 的事呢?

  回想那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失落,我的懊丧心情与日俱增,我恨我自己,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心悦的女孩子面前抬起头来,凝望你的双眸,轻轻诉 说自己自己的情衷?为什么我对别的女孩子也还能有说有笑,而见你却似有万语而又无言?为何我何以在梦中千百次地深情呼唤你的名字,一千遍、一万遍地向你倾 诉我的心情,而梦醒之后一切都已成空?才明白这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在我梦中有你,而你梦中却根本无我,我空自守候又奈如何呢?

  带着这样矛盾 的心情,我依然默默地等待,等待……虽然我知道,从来没有等待能换来真情,只有靠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但我实在不知道想你的心情该如何向你表白,你会吃惊 么,你会生气么?我真的好喜欢你,真的不愿意你为我莽撞的言语受到伤害。你应该是一株娇艳的鲜花,该受到百般呵护怜爱才是。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感情压下去了,但我仍旧渴望与你恢复友谊,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无拒无束,依旧在一起了。

  但是你盈盈的笑脸,你温柔的情怀,仍是不断打动着我的心门,我变得开始很欣赏你了,欣赏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欣赏你的着装,即使是很不起眼的衣服穿在你身上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我才知道漂亮女孩子天生是不需要刻意打扮的,仅她的天生魅力就足以动人心魄了。

  夜晚躺在床上总是想到你,总是不停地在梦里编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情节故事瑕想连翩,想你的记忆挥手散不去,重温旧梦,倍感温馨。多渴望能与你携手漫步 夕阳下,你秀发如云,在阳光下泛出迷人的光彩;你阵阵幽香,发人欲醉;你可爱,你顽皮,你娇小,你玲珑,你叫我如何还能忘记你,你叫我如何舍得离开你,更 何 况梦里的你还不及你真人之十一,你简直就成了我的全世界,You are my everything!


  但你毕竟不是我的全部世界,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我们紧张的高考复习开始了,自此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常常是半个多月才能偶尔见到一次。我心里虽然很烦恼,但还是不住安慰自己,等过了高考这一关,往后时间多了,要和你多接触还不容易么?

   日历很快翻到了四月的一个周末,我吃完饭回教室,在教学楼门口看到你提着书包,正在开自行车,准备回家的样子,我才知道你已经不再坐车上学了。我匆匆忙 忙赶回教室,以最快速度收拾好东西,飞奔下楼,飞车去追你。在校门口,我看见你把车停在路边,正在等人的样子,我没想那么多,埋头骑过去,准备在前面慢点儿骑,等你慢慢追上来,好在路上和你搭讪两句。但骑出一段,没见你跟上来,于是不禁有点儿后悔,便只好一付悠哉游哉的样子缓踏车行。半路上,我一直担心你 改走别的道路以致碰不上,所以自己速度快也不是慢也不是,后来一下狠心,干脆慢慢骑,碰不到也就认了,甚至到路旁买根雪糕,吃完了再接着骑。尽管是这样, 到了花园村十字路口的时候,还是不见你的踪影,我这下可犯了嘀咕,到底是直行呢还是拐弯?我回头看了看后面,不见你追上来,看来今天是没戏了,算了吧,还 是直行吧,于是便照直骑了下去。失去了见到你的希望,我有点心灰意懒,前方一个大上坡,为了提点儿兴趣,也为了省点儿劲,我左拐右拐,大走曲线运动,很有 些横行霸道的劲头。上了大坡,不由得一阵轻松,我哼着小调,正放任车子缓缓下坡,忽然听到左后方传来那么熟悉的说笑声。不用回头,我就知道是你到了,这真 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啊,真有点让我喜出望外的感觉。但是,显然的,你身边还有同学呢,我真的不好意思回头叫你一声,我 想,不管你这次是否搭理我,我总是跟定你了。于是,我轻捏右闸,慢慢地看你们有说有笑地从我身边骑过。那是三人并行,你正在中间,一男一女在你左右,我默不作声地跟在你的后面,保持着一定距离,等待着能有个机会。我想,你当时是看到我的,因为你从我身边过时曾那么不经意地扫过我一眼,我们的目光甫一接触, 我就知道,你并不想我上前插话。我也并不想去破坏你们的和谐气氛,尽管那时的心里的确有几分不快。你们骑得挺快,转眼便到了公主坟,那女孩和你们 打了个招呼,便分手了,只剩下你们两个人了。我心里暗暗想,要不了多久,你这个同学该也会离开你的吧,虽然剩下的路已经不多了,但我总还有希望吧。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遂人意,尤其是我和你的交往,实在是太不走运了。你们好象是知道我在后面似的,有意地骑得飞快,我勉力急赶才不致被拉下,可最终还是 在一个路口,我一犹豫被卡住了,而见你们就从我前面不远处扬长而去。我重重地捶了一下车把,不行,我还得要追上去,我天生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想做的事 就一定要做到!绿灯亮了,我箭一般地冲了出去,以生平少有的高速度猛追,直追了两个路口,才远远地看到你们在前面放慢了车速,边骑边聊着天。我虽然听不见 你们在说些什么,但我实在是很妒忌了,我真的很想去替换你那个同学的位置,真的,一次也好。哪怕只是对你说一句话,难道你甜甜的微笑还不足以化解我心头的 冰霜吗?也许,只是一句问候就足够;也许,只是回眸一笑就足够。我并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点点关怀一点点阳光就可以溶化我千年的愿望,但你却并没有给我, 我好恨你!真的,我这一生还从来没有真正恨过谁,但你既为我所爱,爱之所不及,自然由爱转恨。我爱你,我恨你,你在我心中既是圣洁的天使,又是妖仙转世, 你叫我上天堂我便会上天堂,你叫我入地狱我便只好入地狱,你呀你,你竟然不能给我一点安慰,你真是一点儿也不懂我的心,你叫我怎么才能告诉你,还我一个真正的自己!

   心情惆怅,信车而行,也不知过了多久,眼见得你入了院门,你的同学原路返回,我知道他是送你回家的。毕竟有些意难平,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我跟上你, 很粗鲁地叫了你一声。你答应得依然是那样甜,虽然很轻,但仍迷人,于是我很坏的心情一下子便消了一小半:人哪,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感情的变化太无常 了。我冒冒失失地问你刚才那个是你同学么,他来做什么来了——话一出口,我便后悔得直想把自己的舌头咬下去,因为这本不该是我问的,要是换一个女孩子,可 能就会用“关你什么事”把我尴在那儿了。但你仍然是宽容的,没有太介意的(这也许正是你的纯真可爱之处)很坦率地回答:“他是送我回来的。”你知道我当时 是怎么想的么?我很感激你没有让我太难堪,同时也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感到有点儿惭愧,而我也确实还有一点儿不高兴,于是我信口说,“哦,难道也有送这么远的 么?”唉,也不知道我在女孩子面前嘴怎么会这么笨的,这本来是大可套近乎的时候,这下要是惹得你不高兴,恐怕以后就不会再理我了。你真的不高兴了么,我觉 得好象有一点,你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恩了一声,锁好车,向我轻说一声再见,我呆了一下,也说了句再见。看你进乙门,我进甲门,我知道,我们又有一段时间不 会再见面了。

  这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却让我在心中回味了好半晌,因为这毕竟是我们半年多以来,不,自小学毕业以来第一次的语言接触,我在晚上练习了那么多遍如 何温柔地喊你的名字却没有派上用场。我心里虽然兴奋,但也有几分懊恼,后悔刚才说错了话,不然的话和你多聊一会,也许我们的友谊就可 以恢复了呢。没关系,我暗自劝慰自己,以后还会有机会的,慢慢来吧。


  只可惜机会却总是稍纵即逝的,自此以后,除了在院里“三好学生”发奖时见过你一面以外,就再也没看见过你。后来局势动荡了,大家都上街去游行,学校里上课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又不得不全力准备高考,你我也就暂时无缘再见了。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有关红楼佚文的部分前人笔记

1/28/2009 12:41: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佚名氏读红楼梦随笔(旧抄本,四川省立图书馆)卷首
  或曰:三十一回篇目曰:“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宝玉偕老者,史湘云也。殆宝钗不永年,湘云其再醮者乎?因前文写得宝玉钟情于黛,如许深厚,不可再有续娶之事,故删之以避笔墨矛盾;而其事究不可抹煞,故于篇目特点之。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九
  (石头记)初仅抄本,八十回以后佚去。高兰墅续之,大加删易,原本史湘云嫁宝玉,故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章目,宝钗早寡,故有“恩爱夫妻不到冬”谜语。兰墅互易,而章目及谜未改,以致前后矛盾,此其增改痕迹之显然者也。原本与改本先后开雕(桐荫清话卷七引樗散轩丛话云:康熙间某府西宾常州某孝廉手笔,乾隆某年苏大司寇家以书付厂肆装订,抄出刊行),世人喜观高本,原本遂湮。然厂肆尚有其书,癸亥上元曾得一帙,为同年朱味年携去。

赵之谦章安杂说(咸丰十一年稿本)
  世所传红楼梦,小说家第一品也。余昔闻涤甫师言,本尚有四十回,至宝玉作看街兵,史湘云再醮与宝玉,方完卷。想为人删去。

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七引续阅微草堂笔记
  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吾辈尤喜阅之。然自百回以后,脱枝失节,终非一人手笔。戴君诚夫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皆不与今同。荣、宁籍没后,皆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于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故书中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言也。闻吴润生中丞家尚藏有其本,惜在京邸时未曾谈及,俟再踏软红,定当假而阅之,以扩所未见也。

红楼佚话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皆经后人窜易,世多知之。某笔记言,有人曾见旧时真本,后数十回文字,皆与今本绝异。荣、宁籍没后,备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为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成婚。又据濮君某言,其祖少时居京师,曾亲见书中所谓焙茗者,时年以八十许,白发满额,与人谈旧日兴废事,犹泣下如雨。且谓书中诸女子,最美者为探春,钗、黛皆莫能及,次则秦可卿亦甚艳,而最陋者为袭人,宝玉乃特眷之,殊不可解。又有人谓秦可卿之死,实以与贾珍私通,为二婢窥破,故羞愤自缢。书中言可卿死后,一婢殉之,一婢披麻作孝女,即此二婢也。

董康书舶庸谭卷四
  先慈尝语之云:幼时见是书原本,林、薛夭亡,荣、宁衰替,宝玉糟糠之配实维湘云,此回目中所以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也。绮云欲本此意改窜最后数十回,名三妇艳,以补其憾,惜削稿未就也。题玉壶山人琼楼三艳图,枕霞阁:“众中最小最轻盈,真率天成讵解情。纵使期期生爱爱,从无醋醋到卿卿。石床花梦人同艳,宝镜云鬓视许平。知否鸳鸯歌福禄,双星早已缔三生(末联据原本红楼梦)。

启功记传闻之红楼梦异本事
  画家关松房先生云:“尝闻陈韬庵先生言其三十馀岁时曾观旧本红楼梦,与今本情节殊不同。薛宝钗嫁后,以产后病死,史湘云出嫁而寡,后与宝玉结缡。宝玉曾落魄为看街人,住堆子中。一日,北靖王舆从自街头经过,看街人未出伺候,为仆役捉出,将加捶楚,宝玉呼辩,为北靖王所闻,识其声为故人子,因延入府中。书中作者自称当时亦在府中,与宝玉同居宾馆,遂得相识,闻宝玉叙述平生,乃写成此书云云。”韬翁又云:“其板刻于南京。”

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提要
  红楼一书,内廷索阅,将为禁本,雪芹先生势不得已,乃为一再修订,俾愈隐而愈不失其真。是书内廷进本,义取吉祥,特以湘云匹宝玉,俾得两不缧寡,故三十一回有“白首双星”之目。此说流传已久。

万松山房丛书本饮水诗词集 唯我跋
  余往常见石头记旧版,不止一百二十回,事迹较多于今本,其所著者,荣、宁结局,如史湘云流为女佣,宝钗、黛玉沦落教坊等事。某笔记载其删削源委,谓某时高庙临幸满人某家,适某外出,检书籍,得石头记,挟其一册而去。某归大惧,急就原本删改进呈。高庙乃付武英殿刊印,书仅四百部,故世不多也。今本即当时武英殿删削本也。余初甚疑,以为石头记一说部耳,纵有粗俗语,某又何至畏高庙如是其甚,必删改而后进呈?今读鹏图饮水集跋语,乃知原本所有如钗、黛沦落等事实,大有所犯忌,吾疑以释。而鹏图之语,得吾说亦益可信,作石头记者用心深矣。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红楼辨疑

1/28/2009 12:19: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重贴按】本文中凡红色文字乃笔者当年所写,是对《红楼新辨》所持观点的一些疑问。

  蔡义江先生另有专文批驳欧阳健脂本作伪说,为读者自辨其证据方便,一并附录于此。

  《史记》抄袭《汉书》之类的奇谈 ——评欧阳健脂本作伪说 作者 : 蔡义江

——————————————————————————————————————

  欧阳健先生所著《红楼新辨》简介上介绍其为“第一部向新红学及其理论基础提出尖锐挑战的著作”,作者通过版本学、史料学、校勘学、辨伪学的基本规律,从版本鉴定和内容对勘入手,得出“1927年以后出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后出的伪本,其中有关作者家世和素材来源的批语不可靠”的结论。本文将援引此书中的主要观点论证以作介绍讨论,文中以按字样括起来的部分为笔者自注的观点,后不一一复述。
  该书对新红学的冲击在于书中对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对新红学的基石提出了质疑:胡适的《红楼梦》版本考证、脂本、脂批、脂斋、探佚学及有关史料,其中脂批部分举例过于繁琐,探佚学为引申派生之学说,本文暂不引论,以下是对其它几个部分提出的辨疑。

一、重评胡适的《红楼梦》版本考证
  胡适当时考证的重点对象是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活字本(即程甲本)和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萃文书屋活字本(即程乙本),通过程甲本程高的两篇序和程乙本程高的七条引言,强调指出下面两点:
  1、 从壬子年上数三十年,即壬午年(1762),知乾隆三十年间此书已流行,并推测曹雪芹卒于乾隆三十年左右。
  2、 对程序中所称的“原本目录一百二十卷,今所藏祗八十卷”产生了怀疑,认为红楼梦的最初抄本就只有八十回,并断言程所称鼓担上得残卷一事是“作伪的铁证”。
  实际上对第二条中的胡适的两点怀疑并非真有根据,周春(1729—1815)在《阅红楼梦笔记》谈到:庚戌(1790)年秋,杨畹耕告诉他雁隅以重价购钞本两部,一为八十回石头记,一为百二十回红楼梦,微有异同,爱不释手,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按清朝省试逢子午卯酉为正科,庚戌、辛亥均无科,高鹗序中自称程伟元于“辛亥年春,以其所购全书见示”,此一钞本当不同于周春笔记中所述钞本红楼梦。(按,胡适对此解释认为高鹗续作后四十回,先合并前八十回成百二十回钞本在庚戌年前以钞本形式流传,后才有程伟元出钱排印,则必须认为程高的序言皆为掩饰续作痕迹的托辞,这种观点也并非显而易见的。盖续作耗时长,补作较易捷,前人张问陶亦言“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高鹗所补,二说皆有道理,不能轻易否弃。)
  关于鼓担得残卷一事,历史上也并非无有其事。以《平妖传》为例,此书原本四十回,被书贾删为二十回,号为“罗贯中旧刻”,冯梦龙发现不是全书,于是留心搜罗残本,果然在长安购得数回,手自编篡成四十卷,首尾成文,始称完壁。(按,此说恐怕也不尽然,小说历史上假托他人所作之例甚多,世人心求全本,续作者托言由古本残卷编篡,便容易掩盖续作与原本之间的差别,《平妖传》的写作原委据知尚无定论。)

  1927年甲戌本的出现,使胡适的全部立论第一次获得了版本上的依据,胡适认为此本为“海内最古的石头记钞本”,并强调“凡最初的钞本红楼梦必定都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但是现在的红学家已多半倾向于认为这只是后来经过录的本子。那么,如何判定甲戌本的底本是早于程本的曹雪芹的真本呢,应该对它的来历、题署、年代、格式、讳字等等版本鉴定上至为紧要的关目进行必要的考证和说明,可惜实际上胡适先生有意无意地忽略乃至回避了这些不该忽略的东西:
  1、钞本的来历:
  梁启超说:“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不可轻信。”胡适于1928年只介绍了买得甲戌本的大致经过:是先接到一封信,说有一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愿让给他,他起初认为带评点的书大概是没有价值的,没有回信。后来新月书店的广告出来了,藏书人将此书送到店里转交给他看,胡适便出重价把此书买了。当时对卖书人的姓名、身份、钞本的来历,都未予说明,只是到了1961年此本影印的时候,才在跋中作了一点交代:“我当时太疏忽,没有记下卖书人的姓名住址,没有和他通信,所以我完全不知道那部书在最近几十年里的历史。”,从而实际上是无法解释从胡适判断的本书成书年代甲戌年(1754)算起到1927年间一百七十三年的历史空白。
  2、钞本的题署:
  从影印本的形式来看,第一行顶格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低一格写“凡例”,以下皆为空白。第三行撕去“多”字以下五字,第四行撕去“鉴”字底下两字,皆有装裱后胡适印章可辩。由此看来甲戌本撕去的是首页前四行的下部,呈斜撕状,这里按惯例一般应是撰作者或评注者的题署,而胡适在1928年曾介绍说“首页首行有撕去的一角,当是最早藏书人的图章”,结论过于武断,况且对于此处“有意撕去”的事实并未加以追究。
  3、钞本的年代:
  胡适看到该本第一回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字样,便断定该本的抄成年代为甲戌年(1754),但此处前后叙述的本是红楼梦的撰写修改过程,最后定稿人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于是在录完他所题诗句以后,用“出则既明”直承前文,语意连贯。而此本从中添加该句,遂使气势中泄,显为后人所加,这一点在红学界已有公认,认为是评书人脂砚斋所加,据此来判断此钞本的年代是难以凭信的。
  4、钞本的讳字:
  利用讳字来鉴定版本的时代和真伪,是版本学上通认的准则,此本多处“玄”字(按,康熙玄烨讳)均未避,又突然出现在清亡十六年以后,所以连是否为清人所抄都难以相信,更遑论生活在乾隆朝的曹雪芹自己的批本了。
  5、钞本的格式:
  钞本上有空缺一字的现象,表明是一个后出的钞本,大约是由于底本上的字迹漫漶和蠹蛀,抄写者空出一格以待考,因此也决不会是早期的定本或者曹雪芹的稿本。
  6、钞本的文字:
  此本多错别字,又多简体字,因此表明这并不是什么稿本,甚至也不是接近原稿的过录本,而只能是文化水准较低的抄手的产品。
  (按,这里只是针对现存甲序抄本面貌而言所提出的疑问,对于其所据底本以及藏书过程中衍变的讨论在后文将有涉及。这里只是说明如果不经过严格的版本考证以及有关外证的参佐,钞本的内证本身并不足以构成支持自身说法的有力证据。)

二、脂本辨证
  目前学者公认的脂本十二种(不包括靖藏本,包括程甲本的底本钞本)《新辨》一书中加以了分类,认为凡题作《红楼梦》的都不应算作脂本,而题名《石头记》的数本和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己卯、庚辰三本应区分对待,从而先重点辨证的是以甲戌本为主,而兼及己卯、庚辰两本,并在后论及了戚本和列藏本。
  (按,笔者认为这是欧阳先生的一个较狡猾的地方,因为各本之间本自有联系和渊源,除了正文里文字异同的情况,也有批语重出的现象,而割裂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等于对十二本做的抽样调查,并不足以完全否定脂本系统——当然以下该书中所作的辨证仍不无可取之处。)
  首先通过甲戌、己卯、庚辰三本之间的一些异文来作比较,认为这三本之间有明显继承关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有大量例子说明,己卯、庚辰虽自称定本,但其文字不但没有后来居上,反而越弄越糟,因此并非作者自己在修改自己的文稿,也非负责任者对原稿的加工提高,称为“定本”,是完全名不副实的,从而根据脂本上所谓“再评”、“四评”的片言只字所设想的成书修改过程,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而通过程甲本与该三本的一些异文比较,这些异文的根子一般最后通到程甲本,三本中有与程甲本相重的,也有相形见拙的,过去一般认为程甲本是据几个本子“抄集较改”而成的,文字比较精当;但如果变换一下思路,结论就完全不同了。其中一个较有力的证据是:
  庚辰本第二十三回叙元春“命太监夏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在“宝玉仍随进去”与“各处收拾打扫”之间,显有脱文。程甲影印本格式如下:
                        居住
  方妥命太监夏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
  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夏
  忠去后便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因前后两行“进去”位置相同,抄手疏忽,跳过一行,漏却二十四字,遂使宝玉为打扫之厮仆。这是庚辰本底本抄于程甲本的例证。
  不但文字有抄袭,而且这三本“原本”的面目,也完全受到程本的暗示和诱发:
  1、 书名,程序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后来者便均题名《石头记》,且在凡例和内容中自相矛盾,己卯本第三十四回回末,忽然另行顶格写“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正是抄手一时疏忽采用了程甲本的款式。
  2、 卷数,程序中说“今所传祗八十卷”,于是各脂本也就只有八十回,但甲戌本逐页书口标卷次,正文标回次,仿佛一卷一回,而实际上应该是四回一卷。己卯庚辰本因为是多人分头抄写合并,各人不清楚自己所抄之回应属第几卷,所以将回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后的数字暂缺,抄成装订时又忘记添上。
  3、 年代,三本在书中制造年代恰在程本之前三十多年,符合高序。但“己卯冬”的批语在“己卯冬月定本”上不见,却出现在庚辰本上。
  4、 评点,程本引言说该本“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此处可以理解为没有“进行”评点,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加上”评点,脂本于是加上了评点,给人以评点为原书固有的形象。

  (按,本段内容尚有戚本与程甲本的比较,选择正文条目多为狄葆贤自批认为原本好于程本的,但实际上比较结果程本并不占劣势,至于列藏本传入俄国的年代,书中认为它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1832年那么早,比较可靠的下限是亚洲博物馆该书入库的年代1937年,而1836年与库尔梁德采夫同行的另一名传教团中科万科所翻译的俄文版红楼梦所据底本却是程本系统。
  另,此段及脂批辨证一部分内容中有大量正文和批语的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大体是——所谓脂本的正文与通行本的异文之处,并无明显优势之处,过去称程本将文字改坏了的说法不能完全成立;脂本批语多有从戚序本批语演化而来,己卯、庚辰两本在批语中妄加“脂砚”等字不伦不类;戚本虽有戚蓼生的序言,但其底本仍有晚出于程本并斟酌修改的迹象;戚本的批语按当时有正书局广告,有狄葆贤请当时人撰作的嫌疑等等。

  我觉得有些问题并不象文中所讲这么简单,红楼梦的写作和传钞过程极其复杂,在程本刊行之前,早有钞本传世是毫无疑问的,但传钞不比刊行本的完整,并且由于钞手水平不一和认真态度的缘故,极容易造成脱字漏句,由于两百年来只有程本通行于世,文士手中若藏有残缺钞本,在重新过录时利用程本校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在世人眼中红楼梦只是小说,钞本固然珍贵,然也只是保其内容大貌,并不一定抱残守缺,求完全的真实,所以在钞本中有晚出于程本或抄配的现象不足为奇,戚本有修改程本的例子并不能说明戚本底本是否大体晚出;另外关于戚本中是否原有批语的问题,戚蓼生序言中没有指出,现存本中的眉批已大体认为是狄葆贤所加,回前回后批按内容似有出于后人之手,夹批中也有部分应为原本所无,构成情况比较复杂,尽管75年发现了该本上半部的底本,但据考证也并非张开模原藏抄本,而是经重新过录的,所以戚本原底本到底有没有批语,哪些是原批还不能妄下结论;此外检验三真本批语是否伪作的办法之一可以检验甲戌和庚辰本之间是否有重出的批语,而这些批语,是否是戚本上找不到的?因为甲戌本到1961年才付诸影印,之前关于其批语情况和面貌的描述应该只有在胡适的论文和书信中才会提及,而在庚辰本行世之前,照理是对甲戌本的内容及批语是几乎一无所知的,如果二者之间有重要批语重出且找不到此前父本的情况,就不能贸然否认该二本批语的真实性。)

......

[阅读全文]

Shenandoah 情人渡

1/27/2009 05:54: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自从前几天贴了四兄弟小组的那个《The Sloth(树懒)》,脑海里就一直想着那张演唱会专辑上另一首令我印象深刻的老歌《Shenandoah》——说老实说,我一直不知道 Shenandoah 到底是什么,查了一下歌曲资料才发现,我唱过无数遍的John Denver的《Contry Road(乡村路伴我回家)》里面居然就有这么句歌词,惭愧我怎么对此一点都没有留意过。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西弗吉尼亚,宛如梦想中的天堂
  那儿有黛蓝的山岭,还有仙纳多河

  歌中的Shenandoah 是一河流的名称,全长约60公里,流经滨州和乔治亚州的阿帕拉契山脉间。因为Shenandoah的名气,那个国家公园就称为“Shenandoah National Park”,很适合观赏红叶的景点。




  《Shenandoah》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美国民谣,在中文里,它还有一个令人神往的美丽名字,“情人渡”,这首歌十九世纪初起源于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之间,歌曲讲述了一位商人爱上了印第安族长Shenandoah的女儿。歌曲深受水手们喜爱,于是随着他们的航程相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前,第一次在美国广为流传。

  很巧的是,在我还根本不知道这歌曲到底在讲什么内容的十年以前(你知道么?在中国通常流行的版本里是没有时光已过七年和深爱莎莉那一段的——这不知道是不是该算一种“和谐”呢?)除了四兄弟演唱的版本,唯一的另外一次就是在酒席上外国小伙子向中国姑娘表示爱情的时候,现场吟唱了这首歌,而且,我那时候很惊奇自己居然知道他唱的这首歌,而且还记得四兄弟版本里面的和声,于是我在后面轻声地为他伴唱——“情人渡”,我想自己与这首歌恐怕还真的算是有一种莫名的缘份。


  英文歌词:

  Oh, Shenandoah, I long to hear you,
  Away, you rolling river.
  Oh, Shenandoah, I long to hear you
  Away,I'm bound away 'cross the wide Missouri.

  Oh, Shenandoah, I love your daughter
  Wey hey, you rolling river.
  Oh Shenandoah, I love your daughter
  ha ha, we're bound away 'cross the wide Missouri

  Missouri she's a mighty river...
  When she rolls down, her topsails shiver...

  Seven years, I courted Sally...
  Seven more, I longed to have her...

  Farewell, my dear, I'm bound to leave you...
  Oh, Shenandoah, I'll not deceive you.

中文歌词翻译如下:

  喔,仙纳多,我渴望听到你的吼声,
  流淌吧,你滔滔流向远方。
  喔,仙纳多,我渴望听到你的吼声,
  启航吧,我要驾船,
  穿过宽阔的密苏里河。

  喔,仙纳多,我爱你的女儿,
  流淌吧,你滔滔流向远方。
  我要和她一起渡过滔滔的流水,
  启航吧,我们要驾船,
  穿过宽阔的密苏里河。

  密苏里河,汹涌澎湃
  当她倾流而下,船桅也随着轻轻颤抖

  过去的七年时光里,我深爱着莎莉
  未来的日子,我渴望能拥有她,与她分享

  喔,仙纳多,我就要离你去远航,
  流淌吧,你滔滔不绝地流向远方。
  喔,仙纳多,我决不辜负你的期望,
  启航吧,我要驾船,
  穿过宽阔的密苏里河。


  The Brothers Four 四兄弟版本








  挪威女歌手Sissel CD 版







  挪威女歌手Sissel 现场版







  新西兰女歌手 Hayley Westenra 版本



......

[阅读全文]

安全行车十万公里!

1/27/2009 04:53: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哈,其实也许算不上什么成就,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也算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吧。

  下午开车送LD出门,回来的路上,发现仪表盘上的里程表已经跳到了100,050公里,前一段出门的时候本来留意着这事的,本想能够亲眼目睹十万公里的历史时刻,不曾想还是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按照距离推算,大概就是下午刚出发时候的事吧。这辆车2002年秋天买的,迄今已经开了6年零三个多月,平均每个月大约开到一千三百公里,在北京这么大、动辄来回就数十公里的地方,可以说是开得极省——若不是有开郊区和外省的机会,估计要到达十万公里还要再过些日子呢。

  细数这些年,其间经历了几个大变化,

  一是油价的巨幅变化,由买车时候的2.80元不含税,上涨到去年曾经最贵时候的 6.30元——如今北京是5.33,包含了燃油税,稍有小幅回落。
  二是北京车辆数目的急速上升,由刚买时候的京F-8开始的车牌,到现在已经是京M使用完毕,从京N-京P开始自编车号,相当于六年内新增发放了接近210万辆车辆牌照。车辆增多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堵车情况严重,如今二三环堵是常事,四环上下班都要绕着走,五环还算通畅,高速收费口从来都是肠梗塞地带。
  三是政府由鼓励购车变成了限制购车,奥运期间分单双号限行,十一之后又是每个月根据尾号轮换限行,说实在的,每个月变一次,我实在记不住自己该哪天能出门,新年的最大愿望之一,就是希望到了四月,这个折腾全体开车人的鬼政策赶紧歇菜去,充分贯彻体现胡主席的“不折腾”讲话精神。

  十万公里,其实里程数字本身没什么好自豪的,唯一让人感到自豪的是“安全行车”。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些年的保险都缴得有点亏,除了头两年技术潮一些的时候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微小刮蹭,去年好端端停在路口等绿灯放行的时候被后面车追了尾,除此之外再无“不安全因素”。总结一下这些年来的驾车体验,技术逐渐纯熟固然是一方面,注意力保持集中才是关键,时刻注意观察周围车况,预先判断,注意礼让,不乱并线超车加塞,遇到纷争的时候宁让勿抢,不开斗气车,这是能够保障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

  记得驾校学习的时候教官说过一句话,“能力越大的时候,相应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尽管不少人都对五天交通规则的强制学习颇有微词,但我觉得也不尽然。有些朴素的道理却往往并非显而易见的,譬如上面这句话,大概就是自学交通标志时所不能领悟到的。开车相对于自己从前骑车步行的时候,亦是如此。这些年自己在开车之余,也经常步行,体会角色的转换,“当坐在方向盘后面,你是司机;打开车门,你就是行人。”我想只有当大家都在两方面有所体验,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做换位思考的时候,这世界上才能少却很多无端的纷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希望私家车能够更进一步地普及起来,让小汽车不再像十年前是富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让普通家庭能够买得起车,用得起车,让更多的人能够普及和接受交通知识,培养大众良好的交通安全和礼让意识,这样我们这个社会目前混乱的交通现状才能够得到逐步的缓解。古代大禹治水,用的是疏,而不是堵的办法。希望我们的管理者也能够明白这一道理,在疏导方面能够积极作为,而不要再人为制造宣扬行人与机动车的对立矛盾,这将会证明是行不通的。

  希望到自己下一个十万公里的时候,能够看到社会交通有一些令人感到欣慰的变化,希望。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红楼梦人物探考——秦可卿

1/27/2009 09:13: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红楼梦中牵涉人物极多,有一两笔带过的,也有着大力篇幅详述的,在《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的一笔多用》中已提到了小说从设计结构上讲,文中三十六钗皆为通灵红玉的分身,以下几篇文章将从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些典型人物出发,推究其判词归宿,并结合发生在其身的小说事件,揭示与其相关的掩藏在小说背后的历史。本文讨论的是金陵十二钗中夭亡最早的秦可卿。

一、秦可卿名字的由来
  第八回在提到秦氏家世的时候,言其“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脂批在此段特批道,“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营缮郎是“设云因情孽而缮此一书之意”,这两句批语看似在评论秦业的名字和官职,实际却是在揭示可卿的姓氏由来,是起源于一个情字,既然是因孽而生,与可卿相关的必然有一段孽缘,而且,这段孽缘正是作者缮此一书的本意。书中接着提到可卿是“向养生堂抱来,小名唤可儿”,脂批道,“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总写作者情字之苦,俱系于可卿一人之身矣。
  可卿,当指可以卿卿我我、小儿女缱绻之意,与太虚幻境中仙子重名,乃作者另有深意,后文中将细以阐述。

二、秦可卿与林黛玉之间的联系
  小说中秦可卿与林黛玉的相似之处并不是直接写出的,书中写太虚幻境中的可卿仙子鲜艳妩媚,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批在此点出此处“盖指薛林而言也”,则秦可卿与林黛玉形容相似,不言而喻也。在文中出现的林黛玉“风流婉转”,而形容可卿则是用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脂批在此批“四字便有隐意,春秋笔法”,当指其中出现的“袅娜风流”四字,是用了类似春秋史笔的微言大义之法。因为小说中的林黛玉一直都是一个弱不禁风病西施的形象,而作者通过对秦可卿的描写把隐写在十二钗背后女子的真实面貌还原给读者,是应该“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的。

三、《判词十一》与《好事终》
  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以及《红楼梦》十二曲皆预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以及归宿,从小说隐寓的历史角度上讲,这些判词和曲子又同时起到了揭示小说背后隐写历史的作用,可以称得上是一笔两用。
  首先看一下秦可卿的判词: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如果抛开批语不谈,小说中的秦可卿是病死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从秦可卿得病到突然死去,中间夹入了贾瑞的事件,实际已相隔了两年,而秦可卿的病,在太医来说是“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言下之意是说到第二年春分时如果还没有好转的话,就已经病入膏肓了。而秦可卿既然死在两年后的秋天,合家上下听到死讯后,又“皆有些疑心”,可见不是正常的病亡,而通过判词和脂批中的提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原本所写“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后由于畸笏之意,将该段文字删却的痕迹。
  判词画上的高楼大厦实指天香楼,秦可卿是因天香楼淫案悬梁自缢而亡。
  从小说的角度上讲,这个解释是很容易解释得通的,因为我们已经从焦大口中知道了宁府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等等见不得人的勾当,秦可卿因与公公贾珍在天香楼私通被丫鬟瑞珠撞见,羞愤难当,便上吊自尽,瑞珠也撞柱而亡。从这个小说情节的角度上去理解判词就不免觉得有些牵强,因为偷情,而且是与公公偷情,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成为作者“欲天下人来哭此一情字”的总纲,何况前两句在此就成为了不着边际的漫拟,秦可卿的淫丧又和此情字有何关系?后两句倒是可以借此抨击宁府的腐朽淫乱:世人皆说贾氏一族的不肖子孙是出自荣府,而宁府的荒淫堕落才是败家的根源——但这两句仍是和秦可卿本人无甚具体联系(对比其他判词与人物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区别)。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作者用幻笔写实的角度上讲,这几句判词就能找到着落了:“情天情海”这里喻指太虚幻境宫门处的“孽海情天”,既隐指太虚幻境,首句表明太虚幻境里出现的可卿仙子就是秦可卿幻化出来的化身;次句“情既相逢必主淫”是从警幻仙子对宝玉所言“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一段化成,意指宝玉和可卿既然两情相悦自当有儿女之事;三四句的宁荣处应是以家喻国之意,“宁”指清皇宫,“荣”是作者曹家,“不肖”在这里是作者的自谦形容,意指读者不要因为作者与可卿的情孽而斥责曹家出了不肖的子孙,究其造衅的根源其实是在那荒淫堕落的清皇宫。

  再来看一看《红楼梦》曲中的〔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从小说的角度上去解释仍然显得牵强,因为秦可卿之死在小说的十三回,离贾府之败相去甚远,虽然勉强可把贾珍等人的淫乱看作败家的起因,但也很难让人相信一个这样的百年旺族会因为家族内部的淫乱导致最终的消亡,何况“箕裘颓堕皆从敬”此句从小说内容上更找不到对应,恐怕难以想象要把一个家族的落败归究于与世无涉一心炼道的贾敬身上吧,而脂批在此句批出的“深意他人不解”更是让人不知所云。
  从小说所隐写的历史角度上去解释,这首曲子的寓意就要合理得多了:
  “画梁春尽落香尘”一方面暗示了秦可卿死于悬梁自尽,另一方面隐入了小说背后隐写的女子竺香玉的名字(关于竺香玉名字的由来以及作过清宫皇后的问题,红楼解梦中有专门的数节论文加以论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理由是用到了小说中的射覆法,即利用两字在书中诗文中并列出现的现象,以一字隐另一字,在此处,尘覆玉:你看那风起玉尘沙……而香字直通;“擅风情,秉月貌”是由“形容袅娜,性格风流”一句化成,结合判词可知,是由于作者和香玉之间的情案导致了曹家第二次被抄最终一败涂地;由于贾敬在小说隐写中是雍正的化身,宁府隐指清皇宫,下面两句便是将导致曹家子孙不能继承祖宗家业,最终人族流亡的罪魁祸首直指清宫里的雍正皇帝;最后一句由“情因孽而生”另衍生出来,因情生孽,又因孽生情,喻指作者与香玉之间虽会被世人视为不耻的孽缘,而两人却是真正的情缘深重,共堕孽海而不悔。

四、从秦可卿的丧礼看葬者的身份
  秦可卿的丈夫贾蓉不过是一个门监,现捐的一个五品龙禁尉,而秦可卿的棺木,却用上了皇商薛蟠(隐皇上)所赠,价值一千两银子也无处买去,质若槟榔、味如檀麝、用手叩之叮当如金玉的一副板子作棺木,贾政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衫木也就是了。”(按清朝典制,贵妃金棺用衫木,皇后金棺用楠木,此处书中虽写板材为樯木,但从质地上来看,却是楠木。因樯木是一种质地松散价格低廉的劣等木材,作者如此写,应是为了避讳知者),这里正说明了隐写在秦可卿后面的原型不是普通的身份,用贵妃的规格尚且不足,而且还要由皇家提供,正是为了隐写其的皇后身份。并且在其送葬过程中,惊动了若干家国公府不说,连四家王爷也设了路祭,北静王甚至亲来吊唁,以秦可卿一个五品龙禁尉夫人的身份而言,似不相符。但如果从隐写在背后的皇后身份而言,这种规格则是完全相称了。

五、宝玉与可卿仙子在太虚幻境的结合导致了秦可卿之死
  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要重复一下在脂批中多次提到的“幻笔写实”的问题,因为作者原称,整部小说都是为虚幻所设,原只是一部空虚的假话,而脂批又多次提醒我们,文中看似荒唐无稽、虚幻莫测的地方,才是此书的真意所在。太虚幻境也正是这样一个例子——从表面上看,既然宝玉是梦游太虚幻境,这段与可卿仙子的恋情自然可仅仅视为一段可供消遣的虚话;而实际上,在作者的笔下,太虚幻境并不单纯是指梦中仙界,脂批中曾提到“大观园是诸艳群芳之太虚幻境”,并在宝玉试才题对额一节中,暗指“省亲别墅”一处为太虚幻境,并借刘姥姥村言俚语道破,所谓“太虚幻境”,原来不过是“一座大庙”、“那牌坊上的字就是庙的名字”——“玉皇宝殿”,放眼至北京西山一带寺庙众多之处,卧佛寺宫门前同样有一座与太虚幻境门前相似的“龙蟠螭护,玲珑凿就的”汉白玉牌坊,并且附近有一座已废的玉皇庙,现称玉皇顶。
  既然作者是在用幻笔写实,那么宝玉与可卿仙子在太虚幻境的结合也就隐寓着作者与香玉两人在庙里的结合,并且在这一回的回前诗中,作者题到“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以神话传说中“黄帝昼寝,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感异迹而生一子庖牺”的典故,暗喻两人的结合生下一子,这里的“风流造孽人”即指作者本人。
  在太虚幻境中对此也有表述,宝玉与可卿仙子成婚后第二日不慎堕入迷津,而后文中写到可卿所用棺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脂批道“所谓迷津易堕,尘网难逃也”。批书人把宝玉和可卿二人在太虚幻境的结合视为共堕迷津,而秦可卿的死,则体现了尘网难逃,这就将两个原本不相干的情节牵系在了一起,引发读者产生联想。
  除在幻境中以外,作者为了在小说的现实中也营造出一段秦可卿因情而丧的情节,并与作者挂号,此处便把贾珍写成了作者的另一个分身(因为珍字可拆出玉),把太虚幻境一案续接到天香楼一案中,虽然淫丧天香楼一段已被作者删去,但由作者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仍然可以使读者很自然地辨认出贾珍在其中的角色,例如:
  “贾珍苦的泪人一般”处,有批语“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
  “贾珍恨不得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处,有批语“总是填实前文”。
  秦氏灵牌上写的是“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按贾蓉五品之位,此处应为“宜人”,用“恭人”之称虽似有误,却正合“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夫人之位。

  此外,为把隐写的内容交待清晰,作者还要不得已让宝玉为此而吐血,以明点贾宝玉与此桩情案的关联,否则焦大骂及贾珍的时候,为何当事人贾蓉只装作没听见,而宝玉却要去细问究竟呢?作者在秦氏丧礼过程中明点贾府合府悲痛,而唯一不提贾蓉伤心一字,这难道不值得读者细思么?

六、秦可卿魂托风姐隐写香玉死前虑及曹家后事
  十三回回前批云,“此回可卿托梦阿凤,盖作者大有深意存焉,可惜生不逢时,奈何奈何!然必写出自可卿之意,则又有他意寓焉。”
  回前又有一段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这里请注意作者用的是“史笔”,即是写实,秦可卿在此为贾府欲先筹划了祭祀以及家塾的钱粮供给,以备败落时退一步用,则正应验了通灵宝玉反面的第三功能——知祸福。批语又暗示出秦可卿的原型香玉本是一个可以“安富尊荣坐享”的人,而其死因不在于病丧,而是淫丧。

本文的其他一些有关旁证:
  关于秦可卿原型名字里带“玉”字的说法,书中写到秦钟名字由来的时候,有批语道,“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正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关于秦可卿是否本属金陵人氏,书中第七回回前诗写道,“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府

1/27/2009 09:04: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活动空间,集中在书中的宁荣二府和大观园,其中在大观园的活动又与两府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宁荣二府的写作背景和特点,对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创作构思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本文将参考红楼解梦中《宁国府实隐清皇宫》一文以及其他相关论文对此问题作一个描述性的介绍,旨在对小说中提到的“以家喻国”的写作手法作一管窥之见。
  小说在第一回甄英莲出场时,就有若干条批语提到了此书的托言寓意之旨,绝非仅仅寄兴于一个情字上,并提到,“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此批实际上揭示了书中采用的秘法之一,即以家喻国,以父喻君。纵观全书,可以称得上集中作者笔墨的“家”的,就只有宁荣二府了,那么,让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两府来隐指国家的。

  一、宁荣二府的方位

  关于宁荣两府的方位,历来学者观点不一,有认为在京城的,也有认为在作者江南老家的,也有提出亦南亦北的,这一点在甲戌本凡例中已有所示,谓书中“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特避其东西南北四字样也”。在小说原文中,作者将宁荣二府即写在了金陵,又写在了北京。仅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文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矛盾:在贾雨村问都中新闻的时候,冷子兴提到荣国府所出异事,此处荣国府自是位于京城,而其后贾雨村自言其“到金陵地界,进了石头城”,见“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这里的宁荣府又俨然是在金陵了。书中关于宁荣府这种方位的差异还有多处,可能有的读者会说,这并不矛盾,因为作者笔下的金陵就是当时的京都,这不过是一个地方的两种称谓而已,但是且慢,书中不但没有这种“金陵就是京都”的说法,反而处处有提到“金陵”与“京城”是相隔千里的两地的情节,比如薛蟠在金陵城中打死了人,王子滕意欲唤取其进京;金陵甄家的四个家人到贾府探望等等,无不说明“金陵”与“京城”在作者心目中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就使读者很容易糊涂,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写呢,对于书中主要人物活动的舞台宁荣二府,书中居然一再出现了忽南忽北的矛盾,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思作者的用意。
  通过仔细审查可以发现,作者在全书中并不是对金陵和京都两处平均着力的,而是有简有繁:在写金陵的宁荣二府时,只是一笔略过,而写北京处的两府时则大肆铺陈。到了第五回以后的宁荣两府,便均处于北京,甚至明白地指出是“天子脚下”了,而处在江南金陵遥遥相对的,就只有甄士隐的甄家与江南的甄家与其对应了,这些关于方位的特点值得我们深思。

  二、宁国府的大门与府邸建筑属于逾制

  红楼梦中对荣国府中的楼台亭阁、屋宇院落以及走廊过道,沿着书中人物活动的足迹,作过一一详细的交待,但对于贾氏一族的长房——宁府,却没有作过太多详细的描写。但仅从书中寥寥出现的关于宁国府建筑的笔墨来看,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宁国府的府邸建筑属于逾制。
  首先在“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文中,有如下一段话:
  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这段话从文字表面上来看,可以视为写作上的夸张,以九座门庭渲染铺排贾家的候门权势和地位,即所谓侯门深似海矣!但从封建社会的典制来看,九重门庭历来都只是帝王家的专用,“君门九重”代表着君王权力的极致。那么,对于深谐豪门贵族生活的曹雪芹来说,难道可以写出贾府九座门庭之贵,与皇帝同尊的文字么?
  清朝《钦定大清会典》中对于王公府邸的建置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亲王府、世子府、贝勒府、贝子府(同国公府制)一般在中轴线上均包括正门、正殿、后殿、后寝、后楼五重建筑,区别在于其规模上的差异。而清史中记载对逾制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轻则罚银,重则抄家查办。以红楼梦中宁荣二公的地位,其府邸只能按贝子府制的规定营造,当为“正门一重,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而作者笔下却借林黛玉的眼中,描绘宁国府的大门“三间兽头大门,外加两个角门”,并且借除夕祭祖的典制笔墨中,写其“门深九重”,这样无论从中轴线上的建筑屋次还是从建筑的规模来说,都属于明显的逾制了。这难道能认为是作者偶尔疏忽而造成的败笔么?

  三、宁国府除夕祭祖的方式结合了满汉两种特点

  中华的各民族在祭祖的方式上有其不同特点,就满、汉两族而言,汉人祭祖是将祖宗的名字写在木牌上,是木主,称为神位或牌位,供后代子孙祭奠。富贵人家的牌位是常年安放在祠堂里的,不常移动,每到年节,后代子孙便备制供品、焚香焚帛,并施叩拜礼;满人则是画出祖先遗像,称为影像,祭祖时将影像请出悬挂,礼成后再将影像收存。汉族祭祖时是由家族中辈分最尊的男性主祭,而满族祭组时却是由旗人中辈份最尊的女性为主祭。而“宁国府除夕祭祖”时,却似乎是揉合了汉满这两种不同的祭法:
  先是“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站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蓉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必,焚帛奠酒,礼必,乐止,退出。”这一段酷似汉族祭法,而且比较符合大清会典中王公宗室的家祭的全部特点。
后一段“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龙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贾荇贾芷是内仪门传蔬人,贾敬是槛外传蔬人,贾蓉是槛内传蔬人,由贾母主祭,“左昭右穆,男东女西”等等,类似于大清会典中品官家祭的满族特点。而且该段文字比前段的祭礼部分要长出好几倍,把影像的情状、每一辈如何站列,菜如何传法,都描述得确凿详尽,没有丝毫马虎,而且这种满式祭礼,一般会持续十六天到元宵节后才结束,书中也就不时提及,到五十四回尾写道,“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国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才回来”,这篇“绝大典制文字”才算结束。
  我们知道,清时的皇室由于要表明自己是中华的正统,与前诸朝一脉相传,在皇室和宗室贵族的祭祀典制的规定里大量沿袭明制,并溶入了汉族宫廷礼仪,而在品官和庶士的家祭才保留了大量的满俗仪式。宁国府的家祭却溶合了以上两种不同形式的祭法,这不能不为这个家府背后真正的身份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四、乌进孝的租单与贡单的相似性

  第五十三回中乌庄头向宁国府交租时作者曾经不厌其烦地列了一张长长的租单,详细列举了租品的种类和数量,已经有不少专家的考证文章中指出该租单与《清稗类抄》中《吉林岁贡》的贡单上的内容如出一辄,并且其中的鲟鳇鱼、家风羊、风鸡等都带有东北出产的鲜明特征,与作者的江南老家毫不相干。以作者之才,写出一张符合宁府地位的租单并非难事,而作者此处却只是将贡单略微改头换面了一下,就直接写在小说中给宁府的租单中,结合以上各段提出的疑问,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乌进孝根本不是在向宁府交租,而是在向皇家进贡,而门深九重的宁国府也就根本不是什么炫赫的侯门之家,而是天子的宫庭禁帏了。再回头看宁国府的建筑和祭祖方式,我们就可以由此看到作者以家喻国隐写的一点脉络了。

  五、宁国府隐写着清皇宫的具体说明

  1. 宁国府的大门隐写了清皇宫通向东西长安街的大门——天安门:从会意的角度上讲,“宁国”和“天安”的意思是相通的,都是指天下安宁的意思;此外,从黛玉眼中写宁国府大门有“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相比较天安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五间兽头大门,正门是皇帝出入的门,平时不开等特点,这两者之间是何等的相似。
  2. 宁国府的九座门庭隐写了清皇宫外朝中轴线上的九座主要建筑:

  大门 —— 正阳门
  仪门 —— 大清门
  大厅 —— 天安门
  暖阁 —— 端门
  内厅 —— 午门
  内三门 —— 太和门及两侧的昭德门、贞度门
  内仪门 —— 太和殿
  内塞门 —— 中和殿
  正堂 —— 保和殿

  其中,午门是外朝的内外分界线,因此作者在隐写时从内厅以里,都加上了“内”的字样;太和殿是用来举行盛大仪典的,取名为内仪门极是恰当;大清门是大内第一正门,只有举行重大仪典时才使用,因此赋予之“仪门”的名字也是名副其实的;因为清皇宫平时使用的大门是天安门,而遇有重大礼仪时,大清门和正阳门才一路大开,此时的大门就只能是正阳门了。
  3. 宁国府祭祖揭示贾氏家族隐写了清皇族
  按大清会典,国公家庙本应只有三间正堂,但文中不但使其有五间正堂,而且正堂前又有三间抱厦,另外宗祠内还有“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园内“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相较于清太庙的五间戟门,白石铺地,古柏参天处处照应,何况众人进宗祠前是在暖阁下轿,从故宫的结构中可以看出,进入太庙前,必要在午门外的端门前下轿。院宇、抱厦和正堂的匾对被脂批称为“字字古艳”,其中也是大有文章。

  院宇两侧: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注意其中的“兆姓”和“功名贯天”等处。

  抱匾前题: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子孙。

  清朝对于世袭方面除了因“佐命殊勋、世袭罔替”的八个铁帽子王以外,其他封爵都是世降一等的,即使是宁府,也是从宁国公到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到三品威烈将军贾珍,到江宁县监生贾蓉,何谈“功名无间及子孙”呢,更何况此联竟是“御笔”?

  正堂匾对: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并且文中多次提到了带有“龙”的花纹,“九龙金匾”、“闹龙填青匾”等等,甚至宁荣遗祖的遗像,也是“披龙腰玉”的(此处庚辰本为“龙”,其余本作“蟒”),此处大约也应属于脂批所云“一字不能更,一字不能少”的地方吧,因为此字一改,隐写在宁荣府后面的帝王身份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批者批书的苦心不能不细察。脂砚在此有批云,
  “除夕祭宗祠”一题极博大,“元宵开夜宴”一题极富丽,拟此二题于一回中,早令人惊心动魄,不知措手处。乃作者偏就宝琴眼中款款叙来,首叙院宇匾对,次叙抱厦匾对,后叙正堂匾对,字字古艳。槛以外,槛以内,是男女分界处。仪门以外,仪门以内,是主仆分界处。献帛献爵从其人,应昭应穆从其讳,是一篇绝大典制文字。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一句,最苦心是用贾蓉作槛外传蔬人,用贾芷作仪门传蔬人,体贴入细。噫!文心至此,脉绝血枯矣!谁是知音者?
  笔者拙意认为该处的“神主看不真切”是由于作者摹写的汉族祭祖方式已经是他能写到的最高级别——王公宗室的方式,但如果照皇室规模摹写过实,必然要招致杀身之祸,因此作者要在此处用“神主看不真切”轻轻一笔带过;至于用贾荇贾芷作内仪门的传蔬人,是取其名字的“行止”之意,意在摹写盛大典仪时太和殿的肃严威仪,主仆分界;以贾蓉作槛外传蔬人,是用其长房长孙之意,从贾敬手中接过祭祀的菜蔬,可以跨入槛内男女分界,同样标示了其身上的帝王血脉的身份(因为皇宫后宫之中,只有皇帝一个人是真正的男子),值得注意的是贾蓉是宁府中的第五代继承人,和雍正一样,均是第五代。

  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把宁荣府写得亦南亦北的原因是因为文章中利用贾氏家族摹写了清皇族,当然,这种摹写并非是简单的替代,而是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笔墨,着重在宁国府上突出了清皇宫,而荣国府则涉及的情节较少,很大程度上还是作者江南老家和北京新家的合写。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将如椽的笔锋直指清宫,把宁国府写得秽乱不堪正是暗示着清宫皇帏内的腐朽靡乱,“除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并借秦可卿之死告诉读者:“箕裘颓堕皆从敬,祸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就把导致作者败家的根源明明白白地昭示,是由于那个腐朽靡乱的清宫,是由于那个荒淫无耻的皇帝。理解了宁国府隐写清皇宫的实质,有助于继而帮助澄清大观园的产权、秦可卿之死以及贾敬之死等等与宁国府有关的情节,并对作者以家喻国的写作手法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

[阅读全文]

惊闻梁羽生先生驾鹤西去,摘梁公巨文感怀思念之

1/26/2009 09:29: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惊闻梁先生于数日前去世,噩耗突然,实令人震惊。重读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几部梁先生武侠作品,觉得梁先生写过的这些话,就刚好能够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永恒凝刻在心头的印记,卓一航、练霓裳,张丹枫、云蕾,金世遗……

  “这些话当时读还不觉怎么,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卓一航死了,她也满一百岁了,卓一航的诗恰恰做了时间的证人,证明在这几十年间,卓一航的心事正如他所写的诗一样,一点也没有变。 ”

——《萍踪侠影》(真好张丹枫,吾心最喜)

  谁把苏杭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古愁!

  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

  难忘恩怨难忘你,只为情痴只为真。

  书生纵声大笑,吟道:“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流俗。当哭便哭,当笑便笑,何必矫情饰俗。你我俱是性情中人哭哭笑笑,有何足怪?”双手把画缓缓卷起,又吟道:“长江万古向东流,立马胡山志未酬,六十年来一回顾,江南漠北几人愁?”云蕾心中一动,想道:“昨晚这书生到黑石庄取画,石英说等了他六十年,而今这书生又说出‘六十年来一回顾’的话,数目不谋而合,这里面藏的是什么哑谜?莫说这书生仅是二十余岁的少年,那石英也不过刚过六十岁生日,这六十年之话,如何解释?”百思不得其解,只听得书生又缓缓说道:“今日笑得痛快,哭也痛快,可惜酒已没有了。”“卜”的一声,把葫芦掷到地上,碎为四片。

  【踏莎行】 张丹枫
  掠水惊鸿,寻巢乳燕,云山记得曾相见,可怜踏尽去来枝,寒村漠漠无由面。
  人隔天河,声疑禁院,云魂漫逐秋魂转。水流花谢不关情,清溪空蕴词人怨。


——《广陵散》
  情深岂易轻挥剑,梦醒何堪一抚琴。



——《七剑下天山》


  【八声甘州】 杨云聪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八声甘州】 冒浣莲
  最伤心烽火烧边城,家国恨难平。听征人夜泣,胡笳悲奏,应厌言兵。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此恨谁能解,绝塞寄情。
  莫续京华旧梦,请看黄沙白草——碧血尚阴凝。惊鸿掠水过,波荡了无声。更休问绛珠移后,泪难浇,何处托孤茎。应珍重,琼楼来去,稳泛空溟。

——《冰川天女传》

  七绝 金世遗

  不是平生惯负恩,珠峰遥望自沉吟。
  此身只合江湖老,愧对嫦娥一片心。

  七绝 金世遗
  人间白眼惯曾经,留得余生又若何。
  欲上珠峰摘星斗,填平东海不扬波。

  【百字令】 唐晓澜

  飘萍倦侣,算茫茫人海,友朋知否?剑匣诗囊长作伴,踏破晚风朝露,长啸穿云,高歌散雾,孤雁来还去!盟鸥社燕,雪泥鸿爪无据。
  云山梦影模糊,乳燕寻巢,又恍重帘阻。露白葭苍断肠句,却倩何人传语?蕉桐独抱,霓裳细谱,望断天涯路。素娥青女,仙踪甚日重遇?

——《白发魔女传》

  秋夜静,独自对残灯,啼笑非非谁识我,坐行梦梦尽缘君,何所慰消沉。
  风卷雨,雨复卷侬心,心似欲随风雨去,茫茫大海任浮沉,无爱亦无憎。

  【沁园春】
  一剑西来,千岩拱列,魔影纵横: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
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评!且收拾,话英堆儿女,先叙闲情。
  风雷意气峥嵘,轻拂了寒霜妩媚生。叹佳人绝代,白头未老,百年一诺,不负心盟。短
栽花,长诗佐酒,诗剑年年总忆卿。天山上,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

  一曲箫声,竟成广陵散;
  多年梦醒,惭作未亡人。


  七绝 卓一航

  别后音书两不闻 预知谣诼必纷纭
  只缘海内存知己 始信天涯若比邻
  历劫了无生死念 经霜方显傲寒心
  东风尽折花千树 尚有幽香放上林

——————————————————————————————————————————————

  再读《白发魔女传》结尾,二十五年前之诸番情景历历在目,不由令人感伤,练霓裳、卓一航,遥想后文《七剑下天山》中白发苍苍始见古人遗骸,两人天山一南一北,此生七十年不见,死后方得合葬。合二文共观之,情至此处,文至此处,泪不由洒绝矣…………

  《白发魔女传》

  卓一航送晦明大师回到天山北高峰后,便回到慕十塔格山驼峰之上。辛龙子出来迎接,告诉他道:“数月之前,有一个白发满头的女子,攀上驼峰探望。我怕她毁坏仙花,上前喝问。她轻轻把我推开,对仙花看了好久,叹息几声,面上忽又现出微笑,终于走了。这女人好奇怪!师父,她可是你的朋友么?”

  卓一航怅然太息。

  过了好久,忽叫辛龙子上前问道:“你依实告诉我,你可知道这两朵仙花什么时候才开吗?”
辛龙子道:“我问过爹爹,听爹爹说也许要五六十年!”
  卓一航道:“好,将来我死了之后,你也要守着这两朵仙花。”辛龙子满腹疑团,却见师父目中蕴泪,神色奇异,不敢发问。

  是夜,又是淡月疏星之夜,卓一航独上驼峰,凄然南望,遥见南高峰高出云表,在那变幻的云海之中,似乎有一个人也在向他遥望。
  卓一航叹了口气,十数年来情事,一一在他心头掠过:黄龙洞的初会,明月峡的夜话,武当山上的纠纷,大沙漠上的离别,历历如在目前,有忏悔,有情伤,有蜜意柔情,有惊心谣诼,最伤心的是往者已矣,来者又未必可追,所能做的,也只有夜夜在此相望罢了。
  卓一航想得如醉似痴,看着头顶上空的星星,想起飞红巾所转达的玉罗刹的话,只觉玉罗刹就像头顶上的星星,离自己像是很近又像很远,心湖浪涌,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不觉用剑在石壁上刻下了一首律诗,诗道:

  别后音书两不闻,
  预知谣诼必纷纭。
  只缘海内存知己,
  始信天涯若比邻。
  历劫了无生死念,
  经霜方显傲寒心。
  冬风尽折花千树,
  尚有幽香放上林。

  刻完之后,放声吟诵,余音袅袅,散在山巅水涯,天上的北极星又升起了!

————————————————————————————————

  《七剑下天山》

  张华昭取出锦匣,锦匣上用丝带系着两朵花,一白一红,周围虽用彩绸罩着,异香仍是透人鼻观。白发魔女双目放光,问道:“这两朵花是摘来的吗?”张华昭恭恭敬敬答道:“是弟子所摘,奉卓老前辈之命,送给你老人家。”白发魔女将两朵花取下,却仍放在丝囊中,并不拿出,喟然叹道:“七十年前的一句戏言,难为他还记得如此清楚。我今日刚好满一百岁,还要这优昙花来做什么?”张华昭瞠然不知所答,看着那满屋子的烛光,心想,原来今天是她百岁大春。正想措词道贺,却见白发魔女闭目静坐,面色沉暗,便不敢插言。
  白发魔女悠然遇思,茫然若梦,七十年前旧事,都上心头。
  七十年前,白发魔女还只是二十多岁的少女,可是却已名震江湖,是西北的剧盗;卓一航则是个贵家公子,他的祖父是个卸任总督,告老还乡时曾被白发魔女拦途截劫,并伤了卓一航的一位同门。也是合当有此“情孽”,后来他们竟因“不打不成相识”,而至彼此倾心。可是卓一航到底是显贵之后,爱意只是存在心中,不敢表露,更不肯入伙做强盗,白发魔女一怒而去,再过几年,卓一航已经成为武当派的掌门弟子,那就更加阻难重重了。他们经过几度悲欢,几番离合,最后一次,白发魔女上武当山找他,武当派的长老囿于宗派之见与门户之念,要把白发魔女驱逐下山,白发魔女性烈如火,动手伤了卓一航一个师叔,卓一航迫于无奈,也出手伤了白发魔女。经过这场大变,卓一航伤心欲绝,几乎发疯,终于辞掉掌门,远赶回疆,追踪白发魔女(他们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详见拙著《白发魔女传》)。
  但卓一航虽经大变,还是颜容未改,白发魔女却不然了,那晚动手之后,心念全灰,一夜之间,头发尽白。她是最爱自己的容貌的,白发之后伤心不已,索性到天山隐居,什么人都不愿见了。
  两人就是因这样一再误会,以致后来虽同在天山数十年,却总是避不见面,最后分手时,卓一航曾对她说道:“你为我白了头发,我一定要尽我的力,为你寻找灵丹妙药,让你恢复青春。”他知道白发魔女最爱自己的容貌,远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白发魔女就说过“红颜易老”话,那时卓一航就开玩笑地对她说过,愿替她找寻头发不白的妙药,想不到竟成谶语,如今她徐娘未老,竟已白发满头,所以最后分手时,他又旧话重提,又谁料得到这个许诺,竟然成了他数十年来未了的心愿!
  此际白发魔女对着两朵优昙花痴痴出神,几十年间事情,电光石火般在心头闪过,她真想不到卓一航对她如此情深,生前一句戏言,死后仍然办到,她睁开眼睛又叹口气道:“这两朵花你还是拿回去吧!“随说随打开锦匣,抽出一张锦笺,只见上面写着一首七律:
  
  “别后音书两不闻,
  预知谣琢必纷坛,
  只缘海内存知己,
  始信天涯若比邻;
  历劫了无生死念,
  经霜方显傲寒心,
  冬风尽折花千树,
  尚有幽香放上林。”

  这首诗正是卓一航当年受她误会之后,托人带给她的。当时她火气正盛,还咀嚼不出其中滋味,如今重读,只觉一片蜜意柔情,显示出他的深心相爱。这首诗首两句是说分别之后不通喜讯,他已预测到一定有很多谣言了;三四两句说,只要彼此真心相爱,只要是知己尚存在世间,那就算人在天涯,也不过如隔墙邻舍一样;五六两句则表示他生死不渝的真情,说是越经过劫难,越经历风霜,相爱的心就越发显现出来;最后两句说纵然劫难像冬风一样,吹折了千树万树爱情的花朵,可是美丽的爱情花朵,仍然是放着不散的幽香!这些话当时读还不觉怎么,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卓一航死了,她也满一百岁了,卓一航的诗恰恰做了时间的证人,证明在这几十年间,卓一航的心事正如他所写的诗一样,一点也没有变。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从宝玉生日贾敬暴亡看红楼后面隐藏的史实

1/25/2009 12:20: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对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以及作品《红楼梦》的研究,红学界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是就曹雪芹的生辰和卒年问题,仍然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得出最后结果,并由此导致牵发出的一系列矛盾直接影响了对红楼梦的探佚和考证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笔者从红学界的一些论文经常可以看到,由不同的生辰卒年观点往往可以派生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论点,甚至各派为了自圆其说,可以假设出十分离奇的故事,这对红学界研究的风气来说,恐怕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本文将从《红楼梦》提供的线索出发,结合一些史料和诗文佐证的帮助,对曹雪芹生年生辰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单性的描述,同时就其中牵涉到的贾敬暴亡情节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篇幅可能较长,且容笔者来一一叙述。

  一、曹雪芹生年:

  关于曹雪芹的生年,目前红学界争论不休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王利器先生提出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另一是周汝昌先生提出的雍正二年(1724),两者相查近十年,这也为研究曹公生平和卒年带来了相当的困难,由于雍正六年(1728)曹家第一次被抄,结束了江南大家的贵族生活,因此采纳后一种说法的研究者认为曹雪芹自身经历时间太短,并由此产生了对《红楼梦》一书著作权问题的怀疑,因此本节先从生年问题开始进行讨论。

  曹雪芹是江南织造曹寅之孙,这一点红学界已几乎没有什么争议,《红楼梦》中以此也有体现,在病补雀金裘一回中,“自鸣钟响了四下”处,有脂批点明避“寅”字,正说明作者与曹寅有着直接的联系。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逝世,生前其子曹颙曾有一子,但在康熙五十三年岁末曹颙病故于京中之前此子早已夭亡,为避免其百年巨族绝后,康熙特命将曹寅的四侄曹頫入嗣为曹寅妻李氏之子,以延其家族血脉。但是康熙五十四年三月七日曹頫呈皇帝的奏折中写道:

  “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尚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鉴于奏章中时间用词应极为准确,那么依情理推算,这个婴孩应该是曹颙的遗腹子,并且从一般怀孕期为九个月零十天推算,这个婴孩将于同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出生,这个奏折可以作为曹家生子时间的第一个证据。

  由于《红楼梦》是一部具有自传性的小说,那么作者的生年和生辰也很有可能被记叙在了小说里,但是由于小说本身的纪年方式比较奇特复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书中年表简单地与作者真实情况相搭配,而应该注意到作者自身独特的隐写方式。书中出现的人物中,有一个照理说是极重要但却着笔墨不多的是甄宝玉,太虚幻境有联云“假作真时真亦假”,又有脂批点明甄即是真,这就告诉我们甄宝玉身上实际写有作者真实的经历。书中56回借甄家四个女人之口,曾点明这一年甄宝玉十三岁,而一年过后,74 回抄检大观园时,也曾借探春之语道出甄家被抄的线索,那么结合这两段情节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真家第一次被抄的时候,作者十四岁。

  那么历史上曹家什么时候被第一次抄家呢,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頫家产》,加上以前奏折中多次提到的从京中到江宁大约20天的时间,曹家实际被抄应该是雍正六年的正月十三四日,正是元宵节前。《红楼梦》中同样有诗对应,“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脂批特批出此句“不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则把抄家的日子恢复到了元宵节前,正与史料相符。如果我们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算起,到雍正六年(1728)年,按我国习惯通用的虚岁计算,那一年出生的婴孩到第一次抄家时刚好是十四岁。这也可以作为判断该遗腹子生年正是作者生年的一个重要证据。

  解放后发现的曹氏宗谱,修建于雍正末年至乾隆九年间,其间记载曹寅名下只有一孙,名曹天佑,于乾隆九年现任州同。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中宝玉名字的来历,书中本写贾宝玉的名字来自于衔玉而生的那块通灵宝玉,其实这只不过是作者虚设的一段假话,而在宝玉梦到甄家一节中,借丫鬟之口才说出这两个字的来历,是“奉老太太、太太之命,为保佑他延寿消灾”的,却是取了保佑的谐音字,而且只不过是一个小名,而联系到宗谱中发现的“天佑”这个正式的名字,就不难看出这两个名字涵义有多么的相象。兼之早有发现作者乃曹寅之孙,而宗谱中曹寅之孙又只有天佑一人,这可以作为曹天佑即作者落魄前名字的旁证,而且只有曹天佑可能是那个曹颙的遗腹子。

  又靖藏本53回前曾有一段错乱不堪的批语,校点者众说纷纭,原文为:

  祭宗祠开夜宴一番铺叙隐后回无限文字亘古浩荡宏恩无所母孀兄先无依变故屡遭不 逢辰心摧人令断肠积德子孙到于今旺族都中首吾门堪悲业立英雄辈遗脉孰知祖父恩 知回首

  红楼解梦中将其校点为两首七绝,似较合原文本意:

  祭宗祠,开夜宴,一番铺叙,隐后回无限文字,知回首——

  亘古浩荡无宏恩,屡遭变故不逢辰, 兄亡(先)母孀无所依,令人断肠(亦)摧心。

  积德于今到子孙,都中旺族首吾门, 堪悲立业英雄辈,遗脉孰知祖父恩。

  这样的诗句仅能出自作者之手,而此诗中的“兄亡母孀无所依”,则与前面提到的遗腹子的境遇是相一致的,因此可作为判断作者即是那个康熙五十四年出生的遗腹子的重要旁证。

  综合以上的证据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的生年实应该是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

注: 颙: 音yong2 頫: 音fu3

二、曹雪芹的生辰

  有了关于曹天佑生年的一些史料线索,并结合书中关于宝玉生日的一段描写,便可以推算出宝玉的生日,从而有理由确定曹公的生日。

  书中写到的宝玉生日,第一回中提到是在“炎夏永昼”之时,是“烈日炎炎,芭蕉冉冉”的夏季,从宝玉过生日一回中湘云醉眠芍药花丛中来看,正是芍药花纷纷飘落之时,书中有交待,“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卸”,可见宝玉的生日是在芒种过后的“众花皆卸”之时,这大约是农历四月底到五月初的景象。

  从其后的几回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线索: 1. 宝玉生日的第二天,东府有人报告说,老爷(贾敬)宾天了。 2. 贾敬的灵柩择于四日卯时进城。 3. 贾琏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娘和三姐送入新房。至次日初三,偷娶了尤二姐。 4. 过了近两个月光景,贾琏要到平安州去,三五日出了月便要起身,要半月功夫 才能回来。 5. 贾琏路遇柳湘莲,约好为三姐说媒,贾琏回家后不久,湘莲八月内方进了京。 6. 凤姐大闹东府,言“亲大爷的孝才五七,侄儿娶亲”。

  由3.4.5 可以看出贾琏娶尤二姐是六月初三,贾琏到平安州是七月底准备,八月初动身,月中返回,而柳湘莲八月底进京,丝毫不乱。

  关键在于这个“孝才五七”上,红楼梦中对于守七的日子,有明确的提法,例如为秦氏办丧事时,便有这样一句话“此日乃五七正五日上”,可见作者对关键日期字眼的使用是丝毫不肯马虎的。虽然此时的这句话只是口语,但是作者对于这处有可能引起歧义、并导致推算出现偏差的地方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况且由于文中没有其他的相关线索出现,因此此处的“才五七”应视为史笔,作二十九天讲。

  这样倒算回去,贾敬宾天的日子就应该是五月初四,为什么是初四而不是初三?这自然是因为那个五月只有二十九天的缘故,而为什么不是三十天,解释有二:

  宝玉的生日在小说中被记载在了第十七年上,而宝玉的十七岁可以对应作者的十七岁,从上文关于曹天佑生于1715年来看,他十七岁是雍正九年(1731),这一年农历五月二十九天,四月三十天。

  另,后文将提到贾敬的死隐写着雍正的暴亡,如果把宝玉过生日这一年视为雍正死的那一年雍正十三年的话,同样是五月二十九天,四月三十天(此年闰四月)。

  (按:此处虽然看起来象是时间上的巧合,但这是由于我们反算的缘故而已,从作者的角度上讲,正向安排小说人物在某一年过生日,使得这一年实际上满足五月二十九天,四月三十天就可以了,至于后面的一系列埋下的线索,也只要不使后来者产生歧义就可以放手安排,这样虽然表面上看似凌乱,而实际上却做到了一丝不苟,于是无论怎么推算,也只能把贾敬宾天的日子唯一定为五月初四。)

  那么在此基础上往前推一天,就可以得出宝玉的生日是五月初三,从历书上可以查到,雍正九年的芒种节是五月初一,两天之后的宝玉生日的景象正应是芒种刚过的“众花皆卸”之时。

  与此同时,书中又安排了薛蟠的生日在五月初三,这里安排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不象是一个单纯的巧合,薛蟠的生日写明了日期而没有提当天如何过法,而宝玉的生日洋洋洒洒地写了近两大回书却回避了具体的日期,在“葫芦案”一文中曾提到薛蟠隐写了雍正的观点,作者在这里公然把自己和皇上的生日写在一天,不能让人不说他的胆骨雄奇,也充分表现了贾雨村在第二回书中阐发的关于“生人应运应劫”的一番感概。当然作者为了避祸,又同时在小说中安排了宝琴和宝玉同一天生日,为两家“皆办寿酒,互相酬送,彼此同领”作遮掩,作者真好苦用心!

  作者之所以要花这么大心血来写一个书中人物的生日,这恐怕只能与宝玉的生日隐写了作者的生日有关,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遗腹子的出生日期应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之间的话,可以与此相对照,综合以上的推算和结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即1715年6月4日。

  三、贾敬之死隐写着雍正暴亡

  关于这个问题,由于贾敬在小说中出现的情节不多,所以并没有集中明确的暗示,但仅从小说中出现的只言片语以及脂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贾敬与雍正之间的联系。首先让我们先来列举一下这两个人的共同点。

  1. 贾敬名字的由来。这个“敬”字正是雍正帝死后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全称中的第一个字,而正因为是谥号的缩写,所以作者才有可能将雍正暴亡的一段史实记载在贾敬身上。 2. 雍正是皇四子袭了帝位,贾敬则也不是长子而袭了官。 3. 雍正是紫禁城里的第三代皇帝,而贾敬也是宁国府中的第三代。(关于宁国府 隐清皇宫的观点,红楼解梦中另有专文论述,这里略过不提) 4. 两人都喜欢住在都中城外,雍正长年住都中城外的圆明园。 5. 两人都好道,并都曾刊刻过亲自加注的劝善文章(或书籍)。 6. 最重要的一点是,两人的死亡情况极其相似。

  下面将单独讨论一下贾敬的死亡情况:

  首先,谈到贾敬之死时用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字眼“宾天”,古时候,只有皇帝的死才会被称为“宾天”,正是通过了这样一个看似不通实则准确的词,作者才暗露了隐在贾敬背后的帝王身份——这种手法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如可卿丧礼上所用的“恭人”、贾雨村起复旧职中的“起复”,都是不符合当时典制的用词,而在小说所隐的历史内容中却惊人地准确。

  贾敬死于都中城外,夜里守庚申时服了丹药一命归天,而雍正也是“上宾”于都中城外的圆明园,死于八月二十三日夜里子时。据史料记载,雍正的死确属暴亡,二十二日还没有什么疾病,当夜晚九点多钟却突然病危,十一点刚过,便突然上宾了,这被列为清朝的四大疑案之一。贾敬和雍正死后,均由其子发放了被锁押的道士,乾隆并公开宣布其父皇对道士“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这显然是欲盖众人耳目之举。

  书中谈到贾敬逝后,祭祀所用银两,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注意清代的光禄寺是专管皇宫祭祀所用膳食,而且还要按“上例”,此为何人?想贾敬不过是一介白衣,居然会允许除他子孙外,“朝内王公以下文武百官准其祭吊”,而且竟置当时老太妃的国丧于不顾,此何人也?

  关于灵柩入城以及入殓的情景,小说中同样作了交代,让我们先来看看清史:

  二十三日晨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当日申刻大殓。

  而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择于初四日卯时(5-7点)请灵柩进城……夹路看的何止万人……至未申时 (未时为下午1-3点,申时为3-5点)方到,将灵柩停放在正堂之内。

  这两者的情节是何等的相似!既然史料上记载的是雍正死的当天便灵柩进城,联系到前文推算的贾敬死于五月初四,这里同样是当天灵柩进城,一丝不差。

  (按,原文在此段情节中存在着一些时间上的矛盾:尤氏当听说贾敬宾天后算过,若等贾珍回来,最早也得半个月的工夫,而实际上隐写内容中是贾敬死的当天便由贾珍扶灵进了城,中间存在贾珍无法赶回的矛盾。但是这里笔者也认同红楼解梦中的观点,认为此处是作者有意安插进来的纰漏,如果作者想解决这个矛盾,是很容易的,只要将 “初四日”改为“明日”就可毫无矛盾。请读者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隐写历史,日期的不准确就会造成历史的错乱,因此这个地方的“初四日”直接对应了灵柩当天进城,属“不可更,不可改”之笔,是希望鼓励读者发现谬误,从而发现小说背后的史实——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全书那么多处的时间年龄错乱,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不难看出来,难道曹公批阅十载,还有个深知此书底里的脂砚斋在身边帮忙誊抄作评,会连这些小地方都看不出来么?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了。如果我们承认书中有所隐,并联想到在当时条件下隐写的艰难,对曹公在一些地方有意留下的年表不清和错乱之处,如果象这样能去理清它的来龙去脉,相信一定应该会谅而后叹吧。)

  从以上的种种线索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作者通过贾敬的死是来隐写雍正的暴亡的,而这种隐写,确实做到了循踪蹑迹,不敢妄加穿凿的地步。而由此我们可以想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想通过贾敬的服丹药而亡告诉我们雍正也是“误吞丹药移真骨”而死么,不仅仅如此——作者之所以要把贾敬之死的描写与雍正暴亡的过程写得如此相象,并有意把它安排到了宝玉生日的前一天,这无论如何也是煞费了苦心的。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一看文中真正涉及到八月二十三这一天小说里人物的活动就能略见端睨,这个情节是在三十八回末海棠社咏完菊花诗后又有三首螃蟹咏出现的,诗中借宝黛钗之口对螃蟹一生横行霸道、如今落入锅釜成众人笑柄尽抒讽刺挖苦之能事,尤其是宝钗的压卷之作用词之沉稳、讥讽之辛辣、寓意之深刻,一反闺中女儿常态,从小题目寓大意,被众人赞之为“食蟹绝唱,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这里的世人,恐怕不是指芸芸众生,而是直刺“落釜成何益”的“世宗”雍正。

  既然是在讽刺皇帝,作者自然不能把自己得知雍正死亡消息时的狂喜心情表现太过露骨,从三十八回前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实际上是把自己一干人在雍正暴亡前后的心理和活动一一变换形式记录在案,而在最容易给自己招来祸患的当天的行为挪写到了自己的生日那天,借小说人物宝玉过生日的一系列欢畅的活动暗自抒发自己对雍正暴亡的狂喜,而把和雍正死亡有关的真实情节全部隐写在另一个书中人物贾敬身上,以达到偷运历史的目的。这种手段不可谓不高明,既隐入了作者自己的真正生日,又暗藏了一段与皇家有关、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击两鸣,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可谓古今小说少见的大手笔。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中的一笔多用

1/25/2009 12:16: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红楼梦一书,虽然作者自言“满纸荒唐言”,但是其中牵涉到神仙鬼怪、奇言异志的情节并不占主要地位,全书的情节仍然是以现实性为主。但是即使只从这些偶尔出现的与神怪有关的情节来看,却无不在文中的关键地方出现,例如最开始的大荒上顽石与一僧一道的对话,揭示了全文的创作来历;贾瑞正照风月鉴,点出了风月宝鉴书名,并可以为后人揭示反照风月宝鉴的研究方法,等等等等。作为在全书文章中曾多次出现、并起着主要穿针引线作用的通灵宝玉,作者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本文将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和寓意出发,由点及面地铺设开去,对书中的有关情节作一些具体的讨论,从而看到作者精心构思设计的写作方法在此的妙用。

  一、作者原设计中通灵宝玉涉及分身法:

  关于这个问题,从开卷第一回中就有明显的体现,作者在讲到“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顽石时,曾有脂批指出“高经十二丈”对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对应副十二钗,这就由此告诉读者,这块文中被视为命根子的通灵宝玉的原型,实际上照应了全书的三十六钗,也就是说,三十六钗中的任何一钗,也都是女娲石的一部分。

  在传说记载中,南康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可见这块女娲石,原本是赫若彩绘的红石。那么,落在青埂峰下的这块顽石,经过一僧一道大展幻术,变成的通灵宝玉自然也就应该是一块鲜明莹洁的红玉。

  在文章中,作者没有公然写出此玉的颜色,只是通过委婉的写作方法隐写了它的颜色:第一次是宝钗托此玉在手上时看到的,“大若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相护”,脂批在“灿若明霞”处点出“色”字,霞为何色?古文中多喻指红色橙色。另一处是莺儿给宝玉打络子,但讨论用什么颜色的络子才好看时,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既然用大红是犯了色(重了色),那么所络之玉定然是一块红玉无疑。

  这样顺序推理下来,这块通灵红玉在文中的出现,也就自然照应着全文的三十六钗了,那么,作者这样写的意义何在呢?

  先抛开通灵宝玉不谈,我们来看一看有关“红玉”的批语,凡是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难发现,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红”字和“玉”字,不仅是在诗词歌赋中,而且在书中人物的衣食住行上,也同样用了大量的“红玉”二字,只不过其中有很多地方由于作者的笔法高超,并不让读者觉得厌烦——这种特点在同样被世人认为是香艳文字的后四十回中并不具备,这也是续书后四十回不是原著的一个重要佐证。作者甚至把太虚幻境中饮的茶名为“千红一窟”(隐哭字),明白地告诉读者他要在文中成千上万次地哭这个“红”字,可以说整部书都为这一个红字所作也不为过,君不见书名便要叫做红楼梦么?

  在有关木石前盟的来历这段文字中,有若干处脂批牵涉到了“红玉”隐含的意思,例如“绛珠仙草”之“绛”处,有脂批曰“点红字,试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会意法;“赤瑕”之旁有脂批曰“点红字玉字二”,这里用的是会意法和拆字法;“神瑛侍者”的“瑛”侧,有脂批曰“单点玉也”,同样是用的拆字法;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此处的红玉则已不再指物,而是指人了;同理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将“绛珠”两字解为“红玉” 二字,这是根据脂批会意与拆字法的提示。

  脂批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绛珠”与“红玉”的关系是为何呢?是不是只能理解为黛玉的前身是红玉,黛玉是从红玉脱胎变化而来呢?果不其然,在三十四回中作者笔下对小红的介绍时,言道: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她小红。

  旁有一条脂批,“红切绛珠,玉则直通矣”,这条脂批更进一步说明了红玉与绛珠的关系,并且还透露了“玉”字是实际被隐写的女子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无怪乎作者要安排小红与黛玉一样姓林,而且和黛玉只是乳名一样,红玉也只是小名了。

  既然全文的三十六钗都是通灵红玉的一部分分身,而作者笔锋一转,又将红玉落在了小说人物身上,那么作者的本意是要用书中诸女子为红玉写传也就不是那么难理解的事了,而这部传的主要人物,又集中在贾宝玉所带(黛)之玉的身上。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脂批,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发掘出作者小说人物构思的原意图,从而也可以看出作者为小说人物取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都是为了配合全书隐写的需要精心设计的。

  二、石头在文中惯用多种笔仗,具有多重身份。

  熟悉小说情节的读者都不难看出,小说的第一作者便是石头,因为小说上所记,是石头下世数载亲身经历过的一段遭遇,因此这部小说才有另一个名字《石头记》,但是在脂批中,曾多次将石头与宝玉乃至作者混同起来,亲热地称之为“石兄”,试举文中的一些例子:

  宝玉第一次摔玉时有脂批道:“试问石兄,此一摔比青埂峰下萧然坦卧,何如?” 此处是指青埂峰下顽石幻象——通灵宝玉。

  第八回,宝黛钗三人喝酒作乐时,有脂批:“试问石兄,比当时青埂峰猿啸虎啼之声何如?”,这里显然是指贾宝玉。

  在红楼梦曲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处有夹批道:“非作者为谁,余又曰,非作者,乃石头耳。”,这里则是称石头记的作者为石头。

  除此等多处地方之外,在元妃省亲一段情节中,元妃对大观园繁华场景作一番感叹后又紧接着以石头口气回想自己在青埂峰下荒弃的凄凉,其间人称的偷换被此处的脂批称为“自此时以下,皆石头之语,真是千奇百怪之文”,可见这里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纰漏,借以将文中较少着正面笔墨的元春与石头、乃至与红玉挂上钩来。否则作者何必要在书中设计宝玉先为怡红院题“红香绿玉”的匾额,而被元妃改为了“怡红快绿”的情节,只因为其中的“香玉”两字犯了元春背后所隐女子的真正名讳,才会被作者似作避讳而实际目的则是为了点出。(这里的避讳在诗句“绿玉春犹卷”时又一次点明)

  三、与通灵宝玉有关的情节均牵涉到文中的大过节处。

  全书除贾宝玉数次摔玉以外,通灵宝玉的正文实际体现在“宝玉对金钗”、“通灵宝玉除邪祟”两段文字中,以及文中曾提到的后文“甄宝玉送玉”、“凤姐扫雪拾玉” 等情节。

  在“宝玉对金钗”一文中,提到此玉分正、反两面,并且两面分别镌刻着不同的篆文,这是一种类似于“风月宝鉴”的比喻——前文已提到,此宝玉既然为顽石的幻像,那么其上所刻文字也就是石头记上所载文字的幻像,脂批在贾瑞死的情节中强调“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并以宝镜喻书,希望读者只照它的反面,方是会看。那么这本书在小说中的另一个分身——通灵宝玉,其正反两面不同的内容也就应该同样揭示着小说的两面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宝玉的正面,“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如果这是指小说表面情节来看,就是指只要小说世代流传,文中感人的宝黛钗的爱情故事就会永远被世人传颂。

  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则是将小说中所隐的历史内容,用概括的手法,镌在了玉上。关于通灵宝玉除邪祟、疗冤疾一段,文中只出现了一次,在这段文字中,脂批也果然作了大量相应关键的批语:

  在“小儿落草时虽带了一块宝玉下来,上面说能除邪祟”,脂批曰“点题”。

  在“只因它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有批曰,“石皆能迷,可知其害不小,观者着眼方可读石头记。”

  在“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处,有侧批云,“正点题,大荒山手捧时语。”,红楼解梦一书中认为此处的十三载是指雍正十三年,而并非作者十三岁,而雍正实际死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在“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阴人冲犯”处,点出“是要紧语,是不可不写之套语” 实际上是借套话向读者暗示了贾宝玉和风姐原型之间是夫妻关系的史实。

  最后有眉批“通灵玉听癞和尚二偈即刻灵应,抵却前回若干庄子及语录机锋偈子,正所谓物各有主也。”通灵宝玉的主人是谁?全书的交代之处很多,是贾宝玉,由于贾宝玉身上隐写着作者,那么通灵宝玉的主人自然也就是作者。在这一段中,一僧一道也同样是宝玉的主人,一僧一道对应亦僧亦道,也就是空空道人和情僧,也都是该书的传作之人,所以综合这些说法,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想在这里表示:红玉的主人是作者自己,而红玉听了作者的一番持颂之后,除去了折磨作者和红玉(此处以宝玉凤姐隐写)身上的邪祟。所以通灵宝玉除邪,在全书只有一次,因为要除去邪祟(雍正的代指),有一次就足够了。这段除邪祟的情节既然已经记在了通灵宝玉的反面,自然也就是这部书反面的历史内容的写照,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此外,在脂批中提到的凤姐扫雪拾玉的情节向我们提示,在后面的情节设计中,原有误窃失玉等情节,后来玉被凤姐扫雪而得,重新回到了宝玉身边。这里根据作者的写作手法可以推断,雪实际上隐的是“薛”字,在其他相关文中曾经论述到薛蟠是雍正皇上的隐写。这里用玉曾被雪覆盖实际喻指红玉曾经被皇室所纳,而凤姐扫雪拾玉则可视为拦在作者和红玉之间的皇家障碍被扫除,红玉重新回到了作者的身边,这里的“扫” 可以做扫除讲,而凤姐,前文提到,正是通灵红玉的一个分身,这与通灵宝玉除邪祟一段正可暗暗相合。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通灵宝玉这样一个看似荒唐无稽的物件,利用分身法将其与文中的众多女子相联系,并与自己牵涉挂钩:喻书,喻人,喻她,喻己,正应了此书“因可传她,并可传我”之意;利用通灵宝玉的正反两面喻示以及相关情节,暗示了书中背后所隐写的历史,实可称得上一笔多用,笔尽其妙。虽然历史上有关雍正暴亡的史料有很多已经湮没无考,但我们绝不能就此忽视作者哭成此书的良苦用心,只有不轻易忽视和否定小说中隐藏的历史,并充分结合现有史料进行佐证和分析,才能从红楼一梦中为清史学界和红学界带来真正最有益的贡献。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从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看红楼大旨

1/24/2009 11:28: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红楼梦第四回下半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文字上从贾雨村上任应天府起,到贾雨村洵情枉法、胡乱判结了冯渊、英莲和薛蟠一案,最后将门子远远发配了为止,短短半回左右笔墨,根据小说表面结构来看,这段情节既按下宝黛、了结雨村,并且起到了示四大家族、出宝钗,以及引回英莲等作用,从小说情节的巧妙和一笔多用的效果来讲,是相当精彩的一段。但是,如果进一步细究这桩案子本身的内容以及脂砚斋在此处作出的一系列评语,却又分明可以发现红楼梦一部大书的些许脉络,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对这一段文字加以重视。本文将从贾雨村、薛蟠、葫芦庙里的葫芦僧以及甄士隐、甄英莲、冯渊之间的关系出发,看看这段文字是如何将一桩影响全书的大案依样画葫芦到这一段葫芦案中的。

  大家都知道,全文最初的两个人物最能体现全书宗旨的关键,这两个人物便是甄士隐和贾雨村,从脂批的谐音法我们很容易知道,“真事隐去,假语存焉”是全书写作的一个基本手法,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物以及脂批的提示,我们便不可能揭示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历史史实,这应该算是作者有意提供给读者的第一把钥匙。既然这两个人物是如此重要,那么他们在小说中的情节也一定对应隐藏了小说背后的主要矛盾,这是顺理成章的。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前八十回中与此二人相关的主要情节有哪些,很明显的是这两个人的情节却并不多,甄士隐除在文章开头有幸见过通灵宝玉一面后,后面只有解注《好了歌》一段是精彩的一笔,而贾雨村的情节则包括风尘怀闺秀、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护送黛玉入京、以及葫芦案一段,其后零星地还有强取豪夺石呆子竹扇一案,情节虽不多,细细看来却都是全书的环节相扣之处——这是因为,尽管这两个人物很重要,但小说的内容主人公毕竟不是他们,而是宝黛钗,所以他们只能在小说中关键处起接榫的作用,而不可能替代表面情节上的爱情主体。

  先简单谈一谈甄士隐,小说在写贾府的同时,又在江南虚陪了一个甄家,有贾宝玉的同时又同时安排了一个甄宝玉,如同一个镜子的两面,我们说这绝对不可能是作者在故意游戏他的笔墨。在甄士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时,便有脂批:“真,后之甄宝玉亦同此,不注”,因此不管是甄士隐的甄家也好,甄宝玉的甄家也好,都实际上对应的是作者的真家,作者把一些不会为自己招来祸患的情节放在读者最熟悉的“假”家来写,而把真实记录历史事实的情节用虚写隐写的手法记录在“真”家身上,例如甄士隐家着火(谐音招祸),贾雨村娶了甄家的丫环娇杏,甄宝玉家接驾四次以及抄家等情节,都被作者如实地一丝不苟地通过这种手法记录下来,这说明作者在小说中的确是有所隐的,而且由于隐写的难度与保护自己的需要,不得不在小说中采取“以小喻大,以家喻国” 的手法,这在脂批中也是有相应提示说明的。此外,在小说情节中也有对应线索加以佐证,比如太虚幻境中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非常形象生动地比喻了全书的这种在隐写过程中“满纸荒唐言”、“真话偏以假语示人”、“表里皆喻” 等等特殊而又高明的写作技巧。

  回过头来再谈谈贾雨村,雨村姓贾名化,字雨村,号时飞,作者之所以特意让雨村在开场第一首中秋诗中,便吟出与赵匡胤《吟月》意境相似的欲现帝王飞腾之兆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诗句,并借士隐之口加以点明,无非是想借此暗示隐藏在贾雨村背后的帝王身份,其实这方面在小说中的证据很多,比如贾雨村任职应天府(取上应天意之意)的名字就很值得深思,如果雨村的原型不是帝王身份,作者自没有必要在文中处处设立这种看似荒唐无稽之处,读者可以自思。

  贾雨村既然是隐写的皇上,他所居住的地方自然就应该是皇宫了,由此可以看到,贾雨村一出场寄居的葫芦庙便很可能是皇宫的隐写,这里的葫芦既可以作宋元时民间俗语中“葫芦提”的糊涂来讲,同时也是胡虏的谐音,同样是一笔多用。作者用葫芦庙隐写皇宫正是为了将自己真家被抄家的原因用暗笔写出,正是因为隔壁葫芦庙(清宫)着火(招祸),才殃及了作者的真家,使曹家自此落败,这便是作者的成书本旨之一,因此脂批才在文中提到甄家在葫芦庙“隔壁”二字时指出“该二字极细极险,记清”。

  既然清宫与作者曹家招祸有直接联系,那么文中贾雨村对甄家的所做所为就一定包含着这灾祸的来源,作者在此没有浪费一点笔墨,就将贾雨村受人之恩不图报、迎娶娇杏作妾、乱判英莲一案一一记录在案,笔椽之尖厉,可以说入木三分。其中娇杏一事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全书的另一关键之处,被作者在全书中以多种形式反复讲述,可以说是作者一生真正的痛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贾雨村吟的一首对联说起,“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首对联同样具有一声两歌的特点,表面上讲,是雨村以玉钗等珍物自比,抒发的是一腔抱负和胸怀;而另一方面,脂批中特意点出此处的玉钗不是物,而是人,而联尾却分别落在雨村的姓和号上,预示着黛钗背后所隐的人物的最终归宿是嫁给了雨村所隐写的皇上。这在文中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但作者又要让这件事在文中有所体现,于是就必须在小说中创造娇杏这个人物,以她嫁给雨村作妾使这一对联有所归属。娇杏乃侥幸的谐音,文中另一处与“侥幸”相关之处来自元春制作的灯迷诗,“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该处有夹批,“此元春之迷,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按红学界周汝昌老前辈的考证,元春省亲所用的黄金伞只能是皇后的典制,而不是贵妃的典制,因此元春这个“假”贵妃,实际上应该是后宫之主,这也与娇杏到了雨村身边,先是作妾,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后半年雨村嫡妻去世后扶正暗暗相合,可以相互佐证。

  贾雨村的脉络大致梳清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场葫芦案的几个主角:

  薛蟠,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丑化的一个角色,是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缺德少才、无知混帐、横行无法的纨绔无赖,但从薛蟠的名字以及薛家的由来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薛蟠的身上隐写着皇上的身份。首先,蟠意指蟠龙,龙当然是帝王之象,作者在此生怕读者不去产生这种联想,特意使薛蟠表字文龙,并在护官符中称薛家为紫微舍人之后(紫微同样是帝王的象征),并用八房分暗比满清的八旗天下,正是用的以家喻国之法。薛蟠是领取国库之银的皇商,而这个皇商又正好是“皇上”的谐音,能说这一切都是巧合么?小说中借薛蟠的丑态百出,对作者憎恨的对象加以无情的讽刺和嘲弄,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心中块垒,把自己对皇上的愤怒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作者并不会因此而受到牵连和追拿,这种隐写的手段可以说已经达到文字功夫的极致了。

  英莲,设言“真应怜”,从身世来说,自小流离失所,被拐子拐去,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好容易遇上冯渊,却偏偏是个薄命郎,还是被呆霸王抢了去,最后还要在妒妇夏金桂的面前忍气吞声,被活活折磨至死,真真应了个“应怜”二字。但作者并不把英莲的遭际孤立起来看待,从最开始癞头和尚的点化、眉心的一点胭脂记,都可以隐隐地和宝钗胎里带来的热毒以及黛玉幼年时和尚的度化联系起来,更何况英莲“带有一些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而可卿小字兼美,正是兼具钗黛之美。这样,名列副十二钗头一位的英莲,便或多或少地与钗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癞头和尚最初说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便不会仅仅是针对英莲一人而言,脂批对此所发的感慨“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也就不仅仅是针对钗黛,针对大观园中的一众女子,而是针对通部小说背后所隐写的真实历史人物所发出的感慨。英莲的遭遇,也就是小说背后真实历史的缩影。

  冯渊,谐音是“逢冤”,脂批称葫芦案为冤孽相逢,其中的孽可拆作“薛子”,正是明指薛蟠这个纨绔子弟。脂砚曾在批语中只称几个人是情种,除宝玉外,秦钟的名字本就由此而来,另一个就是这个冯渊。难道在作者和脂砚斋眼中,一个只在别人叙述中出现的小说角色地位会有这么重要么,从小说的角度上讲显然是否定的。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如果葫芦案这段情节的本身包含了小说的整体脉络的话,冯渊这个形象在这里的出现就会显得格外地意味深长,甚至可以说,作者安排这个人物的名字以及出现的形式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与葫芦案中另两个人物的行为一起构成了整个红楼梦大书的三个真正主要人物的骨架。

  葫芦案的主要案情写得很清楚,就是冯渊和英莲两情相悦,但薛蟠依仗权势,硬是拆散了这一对恋人,将英莲抢走,并打死了冯渊。恢复到背后隐写的人物,则是雍正皇帝抢走曹雪芹所爱,入宫被迫作了贵妃,这个解释应该是很自然的。联系到贾雨村在这桩案中的处理,更可以得出一些其它的隐秘涵义。书中写门子出的主意,“令他们报个薛蟠暴病而亡”和批断“薛蟠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渊追索而死”数语,在小说中尽管只是一段掩人耳目的假话,但根据红楼梦整篇的写作特点:小说中公开说出的假话,其实正是真话,而小说本身才是真正的假话,是无稽之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段话才是作者真正想说的真话——雍正得了无名之病,暴病而亡,而死因却是由于他夺人所爱,被冤主追索而死——而这里的冤主,结合整部小说的自传性,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不是作者本身。

  脂本在葫芦案结束时有一大段批语,为以上论点可以作为补充和借鉴:

  “到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本是立意写此,却不肯特起头绪,故意设出乱判一段戏文,其中穿插,至此却淡淡写来。”

  此处的千里伏线,应指后文书中,工于心计的葫芦僧将卷土重来,利用葫芦一案,作为向贾雨村报复的有力武器,贾雨村则将因此扛上枷锁,薛蟠也将被捉拿归案,伏法抵命。作者的本意应该是,夺人所爱者必然自食其果,不得好下场,薛蟠死于冯渊一案也就自然是曹雪芹笔下的最终结局。

  宋元时民间有俗语“葫芦提”,意思是糊里糊涂,不明不白的意思,此处放在小说中,当指红楼梦中所隐之离合悲欢,虽与真事不能完全一致,但却是依样画葫芦,通篇小说的故事,即是作者依照史实依样画出来的葫芦。小说起用葫芦,当指第一回在葫芦庙中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收用葫芦,则可以推理为以贾雨村因葫芦案革职定罪、薛蟠伏法抵命结束全书,而葫芦案中所涉及的案子,如前所述,又恰恰可以做为红楼梦全书的寓意,这正是作者曹公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的结果。由此可见,葫芦一案,不仅仅是在文字和情节上精彩,而且从小说结构和隐写寓意的成就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其他古典小说所不能比拟的高度,在整个世界小说史上,也绝无仅有,无人能及,称得上是一次中华民族语言和历史的完美结合。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脂评本与脂砚斋

1/23/2009 11:03: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红楼梦》现存的版本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所谓脂评本,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这些传抄过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目前已知的脂本基本上都是五四时期以后为世人发现的,共有十二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 甲戌本(这是目前所知底本最早的本子),原题为《脂砚斋甲戌抄阅 再评石头记》,仅存十六回,相较其他的版本,首回前有其他各本所无的“楔子”,并且各回回前批与回后批也相对较为集中完整,对于 研究《石头记》成书的过程和写作构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 己卯本和庚辰本,这两个本子已被考证出来属于同一脂评体系,两本上的批语大体相同,应是属于同一底本的几乎同时的过录本,己卯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与甲戌本楔子中记载相同,并在文中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己卯冬月定本”字样;庚辰本是现存保存回数最多的一个脂本,现存七十八回,是离曹雪芹逝世时间最近的一一个本子,因此也是最符合曹雪芹最后修改创作意图的本子,在现行的脂评本体系中,一般作为原始基本参照的底本。

  3. 戚序本,由乾隆时德清戚蓼生收藏并作序,因在序言中提出“一声也而二歌,一手也而二牍”的独特写作方法而具有参考意义。

  4. 靖藏本,该本在十年浩劫中不知去向,由于该本收藏者为吴鼐是《熙朝雅颂集》(其中录有敦诚兄弟等有关曹雪芹的诗)的主要编纂者, 故此本决非一般藏本。

  其他还有多种脂本抄本和过录本传世,这些脂本与程高本的最大区别就是,脂本的底本早于程高本;脂本体系只有八十回,即使有一百二十回本的,也都是后人从程本中转录过来;脂本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评语,而程本则完全删去;程本对脂本的部分章节和内容做了改写,而程本自身的两个版本在改写后之间内容也极其混乱。

  以上是脂本现存的一些简要情况,曾经有人专门写过文章对脂砚斋进行过批判,认为脂砚斋是稍晚于曹雪芹的文人,获得了曹的信任,得以获得部分手稿,假借作者之名评书扬名于世,如果照这样的观点来看,脂本简直就是聚满毒瘤的大毒草,留之百害而无一利。持这种观点的多是从程本一百二十回小说的内容出发,来反驳脂砚斋的评语,认为评语中荒诞不经、自相矛盾、充满自我标榜、严重夸大其辞。但从已考证的脂本系统资料来看,脂本在前、程本在后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仅从前八十回程本修改后的文字与脂本相对照来看,也可以比较出高下,读者如果手头有两种版本的话,不妨就小说前部分内容对比一下。另外,在明清小说发展到鼎盛时期,书评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评书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欣赏,而逐渐演变成对小说整体结构的补充和再创作,这一点从一代奇人金圣叹评点《水浒》和《西厢》假托古本之名腰斩小说并融入自己创作开始,又有毛宗岗父子假托圣叹外书之名修篡《三国演义》、张竹坡笔削《金瓶梅》,《红楼梦》的评点也同样具有小说再创作的特点,在脂评中也曾有感叹金圣叹不复生的语句。作为一部小说,尤其是明清时代的很多小说具有野史传闻的特性,涉及朝野、抨击时政的话题是不可少的,为了免遭文字狱的迫害,达到小说传世的目的,在小说中有意借喻说事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比如《金瓶梅》就明显具有讽刺明代严嵩家事的内容,但有时往往因为把史实埋藏得过深,读者只注意其表面的情节内容,而无法去留心发现隐写在文字后面的内容,这对于作者的创作本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其他小说不同,脂批和小说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从已知的最早版本甲戌本开始,到曹公逝世前的最后一个版本庚辰本为止,脂批一直是做为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起着引导启发读者思路的作用,作者自己形容此书“十年辛苦不寻常”,所谓的十年,在作者去世前七八年传抄的甲戌本上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话,可见曹雪芹在此前的十年,一直从事创作工作,而到脂砚斋甲戌年抄阅再评的时候,全书已经基本上写完了。之后的数年,曹雪芹一直是在从事对内容的完善和评语的增改工作,对于小说的结构,再没有做大的调整和变化。

  以下是出现在脂批本中的脂砚斋和畸笏叟的批语系年表:(出处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干支 年 事件 批注者 版本记载

  甲戌之前 乾隆十九(1754)年以前 初评 脂砚斋 甲戌本
  甲戌 乾隆十九(1754)年 再评 脂砚斋 甲戌本
  丙子 乾隆二十一(1756)年 脂砚斋 庚辰本
  丁丑 乾隆二十二(1757)年 畸笏叟 靖藏本
  己卯 乾隆二十四(1759)年 脂砚斋 庚辰本,己卯本
  庚辰 乾隆二十五(1760)年 四评 脂砚斋 庚辰本
  壬午 乾隆二十七(1762)年 畸笏叟 庚辰本
  癸未 乾隆二十八(1763)年 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
  乙酉 乾隆三十(1765)年 畸笏叟 庚辰本
  丁亥 乾隆三十二(1767)年 畸笏叟 庚辰本,靖藏本
  戊子 乾隆三十三(1768)年 畸笏叟 靖藏本
  辛卯 乾隆三十六(1771)年 畸笏叟 靖藏本
  甲午 乾隆三十九(1774)年 脂砚斋 甲戌本

  脂批设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从作者成书的创作动机到写作技巧,从著作权的归属到情节结构的构思,从书中涉及物品和文字的解释到八十回之后的内容披露,应有尽有,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上述所说的脂评本一阅,对照原文仔细阅读,便可知其详,此处暂且按下不论。下面我想谈的是关于脂砚斋其人到底为何人的问题。

  脂砚斋并不是唯一给《红楼梦》作评的人,脂批本中除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杏斋等人,后来在世的流行版本也有梦觉主人等人作评,但其中脂砚斋是最早作评,而且连续数次加评,往往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通过仔细研究脂批的内容可以发现——脂砚斋和与作者关系密切,深知作者著书底里,与作者有共通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并且熟知作者著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奇法妙法,经常不厌其烦地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地发现线索,甚至还参与了《红楼梦》成书的创作过程,了解红楼后事,可谓是最早的红学家。可这个神秘人物却从来没有被世人知晓,甚至连是男是女也没有争论清楚,不可不谓是红学界一大怪现象。

  庚辰本二十一回有回前批语:

  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唯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过,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凡是书题者不少,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乎失名矣。

  这段话明显是故作遮掩,试想,假如曹公和脂砚斋遇到了这样一个懂得书中三味的知己,欢喜感叹还来不及呢,岂有把诗记得一清二楚,却忘记对方姓名的道理?所以这个客恐怕只能是作者或批者自己,因为怕太过显露引起祸患,故托名于此。从诗的含义上可以看出(如果脂批说此诗句警拔深知拟书底里不错的话):

  红楼梦本是自我攻守,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戏里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做为小说,情义绵绵的贾宝玉,另一个是含满腔仇恨做批的脂砚先生,这两个角色互相打得很热闹,但都是属于整个红楼大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脂批对于《红楼梦》是不可少的,缺少了他,读者就只能看到茜纱公子的情无限,而不可能体会到此书的另一面 ——脂砚先生的恨几多。那么到底全书应该是谁的恨呢?标题诗里写得很清楚: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当然应该表达的是作者曹雪芹的恨,那么这里所说的脂砚先生岂不是作者在《红楼梦》里的一个分身——脂砚斋么,作者另一部分情感分身的寄托当然主要是贾宝玉。这样看来,全书的结构是极为复杂有趣的,我们知道全书的主要情节是刻在石头上的故事——《石头记》,《石头记》包括《金陵十二钗》和《风月宝鉴》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石头记》被包括在整个《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而《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加上脂批才构成完整的作者经历过的凡世一梦,作者在其中,不仅扮演了情节主人公——贾宝玉的角色,而且成为书中石头的角色,幻形入世,更重要的,又通过评语扮演了冷眼旁观者的角色,把自己的爱憎感情,完完整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巧妙的结构,是古今任何小说所不曾有过的。第四十八回评香菱梦中说梦话有批云:
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 也是梦,一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曰《红楼梦》也。余今批评亦在梦中, 特为梦中之人特作此一大梦也。 脂砚斋。

  脂批中有不少牵涉到全书结构和寓意的特点,除作者外别人是不可能批出的。例如:开篇讲到青埂峰下顽石时,就有一系列脂批,表明“青埂”实为“情根”,“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高十二丈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三万六千五百块照应周天之数”,这种类似的比喻是只有作者才有可能加上去的。

  但通观全书脂批的口气,除有部分男性化口气的脂砚先生所题以外,还有相当多的部分表现的是女性化的口气,并且经常与小说中人物口气和身份相合。例如书中多处评宝钗袭人和平儿处,评者经常把自己身份与小说人物挂沟,代小说人物说一些本未显露出来的话,例如平儿收起贾琏头发,只装做看不见风姐的讥讽处,有评语:“余自有三分主意”,显然是将自己与平儿挂上了沟。前文谈袭人时没有讲到平儿的问题,实际上袭人和平儿也有联系,是属于同一温贤类型的,而且平儿和宝玉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那一枝并蒂秋蕙来表达的,用香菱的话来说就是夫妻蕙。

  文中有不少批语,粗看似乎不通,实际上是两个人在笔战,比如宝玉续庄子南华经后掷笔就寝,醒来翻身看时,只见袭人和衣睡在衾上。有夹批曰:

  神极之笔!试思袭人不来同卧,亦不成文字,来同卧更不成文字,却云“和衣衾上”,正是来同卧不来同卧之间,何神奇,文妙绝矣。
  好袭人。
  真好石头,记得真真好,述者述得不错。
  真好,批者批得出。 (原文此处连为一批,为叙述方便,断句如此)

  可以看出这是脂砚女士与作者之间关于“袭人和衣睡在衾上”这句话产生的对话,从中也可约略看出脂砚和袭人的对应关系身份。

  从脂砚斋的字面上解释也可以看出些端倪,“脂”对应女子,而“砚”为石见,我们知道作者一向都是以石头自称的,而这个斋也就自然对应的是夫妻斋了。从袭人辩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袭人背后的丫鬟原型和曹雪芹有夫妻关系,这在小说中是通过平儿扶正和黛死钗嫁等相关内容进行透露的,而由袭人名字的由来也可以看出她在作者的成书过程中是出力最多的,很有可能负责了誊写校对和很大成分的评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脂”字放在前面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个值得考证的地方是袭人原型——柳蕙兰先于曹雪芹去世了,脂批中也有一部分对小说结构理解错误的地方,被作者回批订正,这些批语似不会出于柳氏之手。据考证,曹雪芹曾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初再婚,新妇叫许芳卿,安徽《旧雨晨星集》中记载许芳卿之事:
  乡邻许芳卿,随父明夷客金陵,美姿容,工诗善画,嫁一士人,家贫不习生事, 治俾家言。后二年,不幸士人卒,芳卿伤之,怀悼诗示余云:……芳卿夫死后,贫无所依,余乃劝其归乡里终老。己卯本和庚辰本的部分评改工作由曹雪芹和许芳卿共同完成,到癸未除夕雪芹辞世,这部分工作尚没有最后定稿完成,最终留下了红楼千古难弥的缺憾。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袭人辨析

1/23/2009 10:57: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据说看红楼的人分为两派,只要问一个人是喜欢林妹妹还是宝姐姐就能看出来了,喜欢林妹妹类型的多半都是憧憬风流多情的,而喜欢宝姐姐的则多为喜欢温柔持重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袭人也应该算做宝钗一类的,至少也应该有相当多的人喜欢才是。但似乎事实并非如此,袭人在很多人眼里成了暗藏心机打小报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典型,甚至还有不少人把她的处心积虑与宝钗相提并论,这里我想谈谈袭人。

  众所周知,脂砚斋在评语中对许多书中人物都有中肯的评断,从已考证的关于脂砚斋与 《红楼梦》成书过程密切相关的情况来看,脂砚斋和曹雪芹对于小说人物的爱憎观点是 基本相合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小说的背景和补充,首先让我们先看一看脂砚斋是怎么评论袭人的: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个评语绝不是一时求对仗所发的妄评,金陵十二钗中钗黛为 首,作者在排名上为了不分轩轾,特在宝玉所见判词和《红楼梦》十二首曲中下了一番苦心,判词中是二人共用同一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上句薛在前,下句林在前,可见同样分量;十二首曲中,内容主要为二宝相对时怀念黛玉的《终身误》在前,抒发二玉之间情感的《枉凝眉》在后,宝钗虽占先机, 而黛玉兼占两首,则两人分量相衡可知矣。同样作为又副十二钗中人,晴袭也同样占据 了前两名的位置,与钗黛遥遥对应。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十二钗的最后一名可卿和副十二 钗的头一名香菱,书中都有提到她们兼具钗黛之美的说法,以作者手笔,形容女子之美 难道非要用此二人作比么?脂砚斋在书中称之为“空谷传音,一击两鸣”法,如果我们 不抱任何偏见的来看,作者确实是有意拿晴雯、袭人分别与黛钗作比的,比如书中宝玉 所作的《芙蓉女儿诔》,我们都知道红楼梦里黛玉才是芙蓉,占花名时黛玉拿到的“莫怨东风当自嗟”正是芙蓉花签,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晴雯虽然也在场,却不能象袭麝一样也能占花名,只能由她先掷令,就是这个道理,故在《芙蓉女儿诔》一段中,脂砚斋有评语“虽诔晴雯,实诔黛玉也”,不能小视。同样在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形容宝钗“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时有批语,“所谓李太白‘清水出芙蓉’是也”;十九回形容黛玉袖中香气时有批语,“这才是花香袭人正意”——若作者本意要写几个别样女子,为何要把她们的特点混淆在一起,是曹公才尽么,不可能,曹雪芹能写出文中如许多千奇百怪的人生,岂有写不出女子品性的区别之理,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有意如此安排。在众娇好女子的美好品格和性情上通过运用各种手法加以联想的写法,使读者自然按人以群属、物以类聚归并到小说中 的钗黛身上,而这两个小说人物背后原型的真实身份,则通过晴雯和袭人来暗示。

  在脂批中,对宝钗和袭人是充满肯定和赞誉之词的,而且当作 者笔下唐突袭人的时候, 脂砚自然会为“袭卿”抱起屈来,仅从批语中“玉卿”、“袭卿”相对的次数来看,也不可能得出作者对袭人持批判态度的结论。那么,读者眼中对袭人的不公观点从哪儿来 的呢?主要原因可能是情雯被逐一段,宝玉对袭人产生的怀疑——但原文中已经说明了向王夫人告倒晴雯的主要元凶,是王善保家的以及其他日常与晴雯不和的人,这其间宝 玉自己顽笑间说话不谨慎也招来了祸患,而与袭人丝毫无关。袭人在老太太和齐府上下 众人眼中一直都是个贤顺的典型,即使是小丫环顽皮有不服别人的,也没有听说过有不服袭人的,由此可见,袭人贤的形象是真实可信的,而且她的地位也是稳固无忧的,没有必要担心和嫉妒别人的争宠,所以仅从前八十回小说的角度上讲,片面地摘言择句对 袭人产生的指责都是子虚乌有的。

  不仅小说中是如此,如果我们来探讨袭人这个人物原型的问题时,就会发现作者对她所饱含的真情,这个问题可以从袭人名字的来历谈起:

  书中有一处明确提到袭人名字的来历,贾政责问是谁取了这么一个鬼精的名字,宝玉说 到,“前日间看古书,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一句,她又姓花,于是给她取了这么一个 名字”,表面上看通情达理。但翻开诗中原文,原诗本来是“花气袭人知骤暖”,即闻到漫处的花香,知道天气突然变暖了,与“昼暖”仅一字之差,而含义差之何以千里!(作者在文中这种巧换一两个字的地方达到另一目的、或者词句本身就包含多重意思的 地方并不止一处,比如迎春判词中的“可怜花柳质,一载赴黄粱”中的“黄粱”就不能 作“黄泉”讲,而是应该做“黄粱美梦”讲),可能你会认为这不过是小说,一时笔误, 记错了或写错了也是有的,但脂批马上站出来,“此书一字不能更,一字不能少”,为 何?如果纯粹是一部小说,少一两字有何不可?只因改变了一两个字,就有可能变动小 说后面的“真事隐”。 那么,这里出现的谬误就值得探讨了,脂批里是鼓励读者看出谬误,认真思索的。如果 我们设想,这里宝玉所说的只不过是一段“假语存”,那说明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在人 名上做游戏,恐怕只能说明花袭人名字的出处并不在此。

  说到这里,有点悬了,你说花袭人名字的出处不在这儿,那在哪儿?

  姑且停一停,想想宝玉和宝钗的名字都出在何处,射覆时宝钗说“宝”,为何射的是个 “玉”字,只因为唐诗上有一句“此乡多宝玉”,于是宝玉覆了一字“钗”,只因“敲 断玉钗红烛冷”,这也罢了,作者还生怕读者不理解,特特用香菱回答湘云,就连宝钗的名字也出在唐诗上,叫作“宝钗无日不生尘”。那么到唐诗中找找看,看看“袭人” 的出典是不是也在唐诗上。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中最后几句,“寂寂寥寥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 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诗中前以杨雄仕宦不得意而发愤著书自比,后以桂花作伴畅 然抒怀,可以为袭人名字的出处做一个佐证。记得蒋玉菡行酒令时从席上拿起的是什么花么,是木樨花,即桂花。民间俗称“八月桂花香”,这当然与“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春色毫不相干了。那么这样看来,作者让宝玉给袭人取这样的名字何意呢?如果解释为 作者自己不畏强权势力、在香山著书之时身边唯有当初的丫环,现在成为贤妻的袭人陪 伴是很合理的吧。为什么说是妻子呢?小说本来设计的情节应该是袭人最后嫁给了蒋玉菡,最后在宝玉、宝钗贫困潦倒时曾经供奉过他们夫妻,而蒋玉菡——“将玉含在嘴里的人”到底是谁呢?这恐怕也是不言而喻吧,作者这种变换时空和人物的写法也正是采 用分身法的妙处,巧妙地可以将真正历史人物的行为移花接木到不同的小说人物的一定 阶段上,达到隐写真事的最终目的。所以脂砚斋在安排麝月出场时曾有批云,“好歹留 着麝月之语,他日袭人虽嫁而实未嫁也”,也算给这个隐写作一些暗示和埋伏吧,故云 “此书表里全用喻”。

  关于袭人原型的身份和归属可以 从另一个丫环四儿身上看出端倪,二十一回宝玉叫四儿 (蕙香)倒茶时曾问她的姓名,四儿回答“原本叫芸香来着,后来花大姐姐改了蕙香” 宝玉一句闲话,“明儿改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哪一个配比这些花,玷辱了这 些好名好姓”,脂评在此句有批——“花袭人三字在内,有趣”,细看其句,哪有此三 字的影子,若说有,也不过就是一个花字而已,值得脂砚斋在此作评么?唯一的合理解 释就是该句中隐入了花袭人背后原型的真实姓名——柳蕙兰(关于原型名字由来的具体阐释,解梦中有专门一节作详细解释,这里由于篇幅时间所限,不去一一引证,见谅。 可参考的证据为宝钗蘅芜苑的匾题,最初为“兰风蕙露”,诸客题联中有一联为“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由前所述,袭为钗副,宝钗住处的对联自然与袭人有 关。)提到四儿的原因,是因为后文当晴雯逐出大观园时,四儿也因与宝玉同一天生日被逐,原因很简单,只因为王夫人听到了传言——“同日生日便是夫妻”,这实际上在荒唐无稽的闲话中透露了袭人原型与曹雪芹之间后来的夫妻关系。另外文中出现的另一 个姓花的女孩也可以为袭人原型做一些补充,这就是芳官,在庆怡红群芳开夜宴的当晚芳官曾经醉倒与宝玉同榻,我个人认为,作者将与钗黛有关的戏子分别取名为芳官和龄官也是有其的考虑的,这和宝钗玉锁上所写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谁说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最后,关于袭人的判词也可以有一些讨论: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其中出现了“桂”字、“兰”字就不用说了,关于“优伶”二字,小说中当然指的是蒋 玉菡,但从小说中分身法的角度上讲,所有书中的女子实际上都在为背后隐藏的真实女子——优伶出身,后来成为雪芹伴读丫环的竺香玉作传,(当然袭人和宝钗不仅为竺香 玉作传,同时更主要的是为另一伴读丫环——柳蕙兰作传),这首判词中的“优伶”如指竺香玉的话,这里表达的意思也就变成了曹雪芹对被迫入皇宫、从此无缘见面的情人的怀念,也可以说是一处“一声也而两歌”的例子吧。

注:本文的主要观点引自《红楼解梦》

......

[阅读全文]

【红楼旧评】杂谈——我眼中的《红楼解梦》

1/23/2009 10:34: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按:重贴《红楼解梦》的转述评论】

  以下几篇是大约十年前(1988-2000期间),我在阅读了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1-3册之后写的一些整理简述文章,和不少红楼爱好者在悼红轩、红楼大观的网站上有过不少讨论和交流。

  十年过后,《红楼解梦》尽管已出到第七集,但已经不再像十几年前引起的轩然大波。主流红学界对此书大多持“不可信”、“封杀”、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不过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此书的前几册在研究方法和成果方面有相当可取之处,不宜轻易贬驳,被“索隐”一词所蔽之。自2000年以后,我没有再整理有关《红楼解梦》的最新观点,不过就自己从前所推介的这些文字,我认为精华已存,故尔重新贴出,错对与否,留待对红楼感兴趣的读者讨论和争鸣。

  如有信美,功在原作者,而不在己;如有误失,我愿意就我所知,与君讨论。

  是为重贴补叙。以下为重贴内容目录:

  杂谈——我眼中的红楼解梦
  袭人辨析
  脂评本与脂观斋
  从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看红楼大旨
  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中的一笔多用
  从宝玉生日贾敬暴亡看红楼后面隐藏的史实
  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府
  红楼梦人物探考——秦可卿
  红楼辩疑——介绍欧阳健所著《红楼新辨》
  有关红楼佚文的部分前人笔记

弦歌 于 2009.1.23

—————————————————————————————————————————

  北青报的这篇关于《红楼解梦》的文章我早在两年前就已看过,当时也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可以拿出来讨论一番。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我刚看完了《红楼解梦》增订本第一册,所有的观点也都是初次接触,对霍氏姐弟的观点也仅是从我所见过的俞平伯、胡适以及周汝昌等大家的观点进行佐证,结合探佚派梁归智等人的观点,那时市面上还找不到可供普通人参考的脂评本,只有学校图书馆里的甲戌本和庚辰本,一切的看法还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角度上。

  两年来有机会看到了《红楼解梦》增订本的二三册,并且很幸运地有机会买到了集脂评和原文互为参照的本子,偶有闲暇, 便翻来对照一二,长此以往,也就有了些想法,就此有这篇文章,正好借此发一番谬论,在此还想请诸位同好者斧正。

  首先从学术研究的心态来说,红学界近年来处于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一方面大多数的红楼学刊上的文章都停留在作品艺术角度上的分析,以及由作品阶级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考证,将《红楼梦》视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用与其他文学作品没有区别的方法对之进行研究,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就以后,近年来具有实质性创意突破的论文极少;另一方面,红学界内部分化为若干阵营,固守自己的理论根基,彼此不去了解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只是互相贬低攻击,难以接受新的观点。所谓浮躁现象,与其说是社会转型时期人心浮躁在学术上的反映,不如说这是一个红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痼症。事实上,红学界的许多人士遇到新观点的挑战时往往不是具体深入地讲道理做研究,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倒,“不管你说的是什么,反正你说出来便是你错”,这种反驳纠缠其他人观点的论文占了红学界绝大部分。

  倘一个学术组织,只会反驳别人的观点,自己毫无创意,可以说这是一个健康的学术环境么?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红学界正是如此。所谓的百家争鸣在此变成了枪打出头鸟,枪鸣得很响,只是该出头的鸟却不幸都被扼杀了。

  作为一个学术观点,《红楼解梦》本应该象其他红学界观点一样,得到合理的对待和评论。观点本身并没有离奇不离奇之说,所谓结果离奇只不过是与主观差距比较大产生的印象,倘《红楼解梦》不提出雍正暴亡的结果和解释的话,关于这种观点是否离奇的说法恐怕就会少了几分。但是,结果本身只是推论过程中的合理产物,任何一个看过《红楼解梦》的读者,倘是不抱着主观偏见看问题的话,都应该承认解梦中对问题的提出是很有针对性的,而且所研究的问题也都是红学界多年来悬而未决甚至不敢触摸的领域,比如书中纪年混乱的问题,反照小说(风月宝鉴)可以看到真实历史的观点,分身写法的总结,“一声二歌”的写作方法,以及一些历史史料的引证方面,无不是相辅相成,井然有序,论证严谨,内容丰富,相较其他一些所谓红学家的文章,从红楼梦中找出些边角料便可以混成一文的情形来说,其治学态度不可不谓严谨,况且,文理本不分家,理科方面的严密推断正可以作为文科方面主观臆断的补充,其实世上本无公理,所有公理的基石也无不产生于假设,经检验后无法推翻也就自然而然做为以后推断论证的依据,文学观点也与此类似,那种主观认为自己的论点是公理而又经不住实践考验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长久说服力的。

  解梦的观点从89年开始广传于世迄今已近十年,倘红学界认为是异端邪说,自应高举大旗反驳为是,为何只见霍氏的观点内容逐渐丰富,体系逐渐庞大完整,从最初的反照风月宝鉴假设形成了现在对红学本质问题的多方位全面突破,是红学界的人不够么?不是,每年的红学研讨会参加者多如牛毛,自称红学家的比比皆是,一干精英,为何反驳的声音只停留在人身攻击上,根本不去触及主要观点体系和考证论据,甚至拿理科出身来作笑料,这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下面我想就解梦的一些观点和论证方法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该确认的一点,这里所谈的红楼梦,都是以脂评本体系石头记作为主体的,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另外,前一段曾有文章专门著问抨击脂砚斋,称其为骗子,盗取曹雪芹的信任,篡改前八十回,妄加评语,这种观点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首先的立论基础就是承认脂评本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将脂批作为判断问题的立论根据和首要佐证,不带主观偏见性,这样才能去伪存真,得到合理的解释。

  解梦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曹雪芹生辰、卒年、葬地考。
  2. 从反照风月宝鉴出发,认为《红楼梦》小说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历史。
  3. 总结出分身法的写作方法,认为真实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通过若干 同派类别的小说人物加以体现。将多个个体中表现同一历史人物的 内容加以综合可以从中理出埋藏在其身后的真正历史人物的事迹。
  4. 总结“一声也而二歌,一手也而二牍”的特殊写作技巧。包括诗词歌赋,人名匾对等等特殊照应之处。
  5. 提出“双悬日月并乾坤”的纪年算法,将作者自己生年与雍正纪年 混杂,真正达到深埋历史真事的目的。
  6. 从分身法和一声二歌的写作技巧出发,根据脂批的揭示和纪年规律,逐步疏理出小说后掩埋的历史内容。即曹雪芹与心爱女子竺香玉两情相悦,但被皇家拆散五年,最后毒死雍正,重获自由的一段历史。
  7. 由于原一百一十回本将真事完全掩埋在小说内容中,为使隐写历史有 重现机会,将原本完成的一百一十回本删砍,并添增脂批成为现行的八十回,故八十回本貌似小说结构不全,但保证了隐写历史的完整。
  8. 提出了大观园的产属问题,认为大观园实隐圆明园,并根据圆明园四 十景图和清宫历史资料提供了翔实的佐证。
  9. 总结出合身法的写作方法,即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可以带有不同历史 人物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场合的侧面,而不单纯为传统意义上的典型文学人物。
  10. 从历史人物曹天佑、竺香玉、柳蕙兰和雍正以及小说典型人物贾宝玉、 金陵十二钗、薛蟠、贾雨村等看历史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关系和对比。 我想在今后就以上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引一些证据,阐述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

[阅读全文]

工作邮件中应注意的礼仪

1/22/2009 05:50: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公司最近裁员,把跟我同组的一个去年招进来的新员工裁掉了,在与部门经理往日的沟通中,早知道这个新来小孩是最“危险”的一个,但凡公司有人员方面的风吹草动,这个小孩基本上就是会被首先考虑的。

  究其原因,则是他平日里与周围同事和国外同事的协作沟通和关系处理不善,个人独立性太强,并且听不进其他同事的建议。我平素里和他打交道不少,对此也颇感头疼,我也不想举太多实际的例子,只是想从其邮件往来的习惯,来讲述一些在团队协作过程中,通常大家都会约定遵守的礼仪规范。

  (1)为自己的邮件取一个表意清晰的标题

  这个再简单不过了,很多人的邮箱并不一定提供(或者不常用)全文检索的功能,那么他所依赖的大部分重要检索内容便来自于邮件的标题,取一个直观清晰的标题将方便对方对于邮件的回溯,并且有助于记忆。

  (2)在邮件的开头问候语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此邮件的核心概述

  我发现这一点有不少人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当邮件往来较多的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是,一封具有 Summary 描述信息的邮件,相比另一封对方必须从头看到尾才能明白大意内容的邮件,显然是前者能够引起对方更多的关注和好感。我们这小孩有时会在邮件一开头就贴出一堆屏幕显示信息,并且不做更进一步的附加解释,让人很容易摸不着头脑如堕雾中,总之看着很累,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沟通的效率和关系。

  (3)回复邮件时,如有在引用对方原文之间做回复的内容,最好在开始就说明,“更多内容请参见正文内回复, please see more inlines...”

  不要小看这句话,我接触过太多因为不写这一句,就导致对方以为邮件内容已结束,而不再看下文的情况。须知工作邮件有这样的共性,每个人每天要处理成百封邮件,处理每封邮件的时候都是将其手头正在做的工作打断,切换到邮件的上下文环境中,按紧急程度和优先级排队,然后继续自己的其他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有时间非常详细的阅读全文,包括原文引用关系和字里行间的回复。因此,一旦将回复写在正文内,就需要提请对方注意,否则对方不能完整理解你的意思,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4)当 "Reply to All"(回信给所有人)的时候,要特别当心,确认这些收信人都的确是你希望他们收到你这封邮件的,如果你不确定,请避免使用“回信给所有人”

  这是一条非常难把握的原则,我也是在外企工作了一段时间内才慢慢学会把握这其中的分寸,现在我每次"Reply to All"的时候,都会重新查看其中的收信人名单,如有认为不应该在其中的,将其删去。
  为什么这样做才是合乎礼仪规范的?还是我前面讲到的原因,大公司里每个人每天平均都要收到数十封乃至上百上千封邮件,而且大多是通过邮件列表的转发。如果毫无节制的 Reply to All,那么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人每天收到的大部分邮件其实跟他无关,但他必须花很多无用的时间来对待这些邮件的“骚扰”。这个恶性循环最终会影响到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导致一些负面因素的出现:有的人就会将所有来自邮件列表的邮件都过滤到垃圾箱,这样就有可能耽误一些真正的正事;而频繁的人工手动干预处理又会加重员工的心理负担,降低工作效率。
  需要牢记的一点是,在大公司里,你的邮件实际上是对其他人的“干扰”,即使这个干扰可能是属于正常工作范畴的,但还是应该尽量在源头给予控制和疏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只让该听你说话的人收到信件,而不要无端地扩散,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后果。

  (5)注意在邮件中传递准确的信息,在发送之前重新阅读一遍,检查错别字、字句不顺和拼写。在一封信能够讲清楚的时候,不要写两封信。

  很多时候当我们收到错误的信息,信中错字经常出现,都会产生不快的感觉。两封信(尤其是后一封用来纠正前一封的错误)的次数太多,会给人留下这个人做事随意、丢三落四,不细致的印象。当对方正在读(或者已经在回)第一封信的时候,这时候第二封信进来,令对方前功尽弃,这种感觉更让人搓火。当然实际上我们不能完全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只能说是尽可能避免,如果真的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一定要在后一封信中表示诚恳的歉意。

  (6)信的结尾要感谢对方,Thanks 也好,Regards 也好,这既是外企工作信件的一个习惯,也是良好的书信文化的一个体现。

  没有人是天生欠谁而该收信的,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来往的书信占用了对方的宝贵时间,这本身就包含着难以衡量的价值。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态度要诚恳,受到别人帮助了以后要说感谢。这个道理原则在社会上同样适用,一个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是同样不会被别人尊重的。

  (7)最后一条就是换位思考,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收到这样的信,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你会因对方的措辞简略而不得要领么?你会因对方的言语直率而感到抵触么?等等……将心比心,将自己放在与收信一方等同的位置上,你才可能明白上述的这些原则对自己是否适用。如果你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一样,你不在乎的东西别人也不在乎——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天真不成熟的表现。

  邮件是如此快捷便利,并且可能是最令人感到舒适惬意的方式,但它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很多时候,那些重要问题,仍然是必须通过电话或者面谈才能解决。但即便如此,作为工作中首要的人与人沟通之途径,如何正确地处理邮件仍然是我们需要首先学习的重要技巧,希望以上这些我个人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些内容,能够对朋友们有所启迪和帮助。

......

[阅读全文]

阿西莫夫的《超中子星》

1/20/2009 06:38: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原帖是因为跟小人书君聊起了科幻,引出了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超中子星》和八十年代国内的一本科普书籍《智慧的花朵》:

小人书:

  对了,说到中国的科幻不好看,那么,为什么外国的就好看呢?科幻究竟是什么?说实话,我很不爱看现在美国的所谓科幻电影,除了刺激眼睛没什么别的享受。没有那个,回味。科幻的定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阿西莫夫给出的一个。所谓科幻小说,必须符合四个要素:

  第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第二,要以科学或者科学家的工作为背景
  第三,要有一个异常宏大或者异常离奇的场面
  第四,要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自从知道了这个定义,我就经常对照着看科幻小说了。来,咱们来简单分析一个阿西莫夫自己的中篇作品,《超中子星》。

  在一个大学的“吹牛俱乐部”,一群人每礼拜聚会,讲吹牛故事。吹牛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故事必须不是真的;二,故事必须说得跟真的似的。(这就是小说的开头,怎么样,引人入胜吧?)

  有一天海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就是现在,有一颗超中子星正在向太阳撞去,并且在半个小时以后就撞上了!所以他就利用这半个小时给大家讲了他是如何发现,如何跟踪的故事。中间不断有人质疑,海斯都对答如流。(科学么?超中子星啊!)

  海斯讲完,只剩几分钟了。所有人都哆嗦着,等着世界末日。有人还从望远镜里看到那个超中子星了。可是,过了碰撞时间,什么都没有发生。海斯长出一口气,又给出了一个可能性很低的撞击后果:太阳把它吸收了。(很离奇啊,尤其是等待撞击的时候。)

  最后全场热烈鼓掌,海斯当选了“吹牛俱乐部”终身会长。可是有一个人不服。小说结尾的一句话是:“我承认,海斯的故事符合第二个条件,说得跟真的似的。可是我认为他的故事不符合第一个条件——我认为那就是真的!”(嗯,这个结尾很有意思。即扣了吹牛俱乐部的题,又留给了读者一个悬念。)

  这个《超中子星》,我是在一本叫《智慧的花朵》的少儿科普读物里看到的。在我们国家,科幻还总是被认为是少儿读物。我并不专门搜集科幻小说,只是看见了就想买。小学时候订的《少年科学》上有点儿,就是叶永烈的金明、葛亮探案什么的。后来海洋出版社出过几期《科幻海洋》。直到80年代末,才出现了中国的第一本科幻杂志《科幻世界》。除此之外,就是些作品集子,比如威尔斯的,别利亚耶夫的,等等。到了90年代,随着美国大片的进入,科幻开始真的热起来了,街面上就出现了一些外国科幻作品集。大概是95年左右吧,还出了当年的美国科幻最佳作品,也就是当年星云奖和雨果奖的得奖作品选。我买了两本,没法看。现代科幻已经在“新浪潮”的指引下完全进入了痴人说梦的境界。通俗的就是打打杀杀,高雅的就是喃喃自语。好在现在在网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经典作品。

……

弦歌:

  你一说《智慧的花朵》,吓得我一激灵

  哎,要不是你提起来,我恐怕都快忘掉小时候把这本书当时啃了多少遍了。

  不错,《超中子星》,海斯最后非常镇静的对大家说,大家现在应该已经能够看到那个小黑点了,再过八分十五秒,就是我们地球的末日了……
  哎,多么令人神往的回忆啊……我得再想想那本书里面还有什么?

  记得里面都是一些中外科普小说的片段,有无穷大的数(象棋的发明以及世界末日的叠宝塔,提到了这个大数 18,446,744,073,709,551,615),后面还有好多插图和漫画,还有印象的是有海底两万里的插图,我记得还有一个漫画问,人是否能跑进百米九秒,那时候书里写的百米纪录还是海因斯的9秒9。

  偶对国外的科幻小时候还看过的一篇印象深刻的是威尔斯的《隐身人》,不过那一篇人性方面的意义讨论也许要远大于科幻意义了。

—————————————————————————————————————

  还得说两句超中子星

  照理说海斯的理论是有问题的,

  首先,如果形成了中子星的话,它的质量应该与太阳的质量在同一量级;
  我不知道这篇小说里面讲到的超中子星是指的那种, 我小时候是当中子星理解的,
  但现在看来有可能它说的是黑洞。

  假如是与太阳质量相近的中子星,这种相对运动最终只会形成双体运动,
  二者相互俘获并最终相互围绕运转, 而不会形成碰撞。更何况这种大质量的星体
  如果是以黄道平面附近穿越太阳系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引力的摄动,
  导致部分临近行星轨道的偏移,察觉观测不到的情况是难以成立的。

  而似乎只有小质量的黑洞才有可能出现这种结果。
  但小质量的黑洞是基于霍金的黑洞蒸发理论才提出来的,1974年,
  我很怀疑这篇小说本身是参考了这种理论。

  如果是大质量的星体碰撞,无论是吸收,还是将太阳击得粉碎,
  质能在这一过程中都必须是守恒的,也就是说,最终的结果,
  要么由于二体运动或质量吸收导致近日行星的轨道变化,使得地球毁灭。
  要么由于碰撞过程中大量能量的释放,使得地球毁灭。
  只有一个活下来的可能,是黑洞能够穿越太阳,这我认为是可能的。

  当然,海斯完全有可能是在骗人的,那可能不过仅仅是一颗太阳黑子或耀斑而已。

......

[阅读全文]

四兄弟小组的《The Sloth》(树懒)

1/20/2009 06:02: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这首歌我没在网上找到音频/视频下载,选自 The Brothers Four 1965年的一张专辑,在他们的精选集中也有收集,是演唱会版本,Silver Anniversary Concert 。这张演唱会的版本相当精彩,《Sloth》(树懒)模仿的树懒呼噜声,很好玩。中间一段树懒自己的梦想千奇百怪,Bob Fick 男低音古里古怪的说唱方式表达,相当有趣。

  1. All my live's a circle
  2. Early morning rain
  3. Medley: city of new orleans/wabash cannonball/oran
  4. Medley: man of la mancha/dulcinea/impossible dream
  5. Midnight special
  6. Shenandoah
  7. 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
  8. The hammer song
  9. The sloth
  10. This land is your land

  最让我觉得好玩的就是这一句,可以拿这句话教育小孩了。。。

  The door's not shut
  On my genius but,
  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The Sloth (树懒)

  A Bradypus, or Sloth, am I,
  I live a life of ease,
  Contented not to do or die
  But idle as I please.
  I have three toes on either foot
  Or half a 'doz on both
  With leaves and fruits and shoots to eat,
  How sweet to be a Sloth!

  我是一只快乐的树懒
  我的日子过得那样悠闲自在
  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
  就这样无所事事也开心无比
  我的每只脚有三只脚趾
  两只脚加起来总共有半打
  每日有树叶浆果和嫩芽供我就餐
  做一只树懒是多么的愉快!

  The world is such a cheerful place
  When view from upside down,
  It makes a rise of every fall,
  A smile of every frown!
  I watch the fleeting flutter by
  Of butterfly or moth
  And think of all the things I'd try
  If I were not a Sloth.

  从树上倒吊着向下张望
  这世界变得多么可爱
  上升看起来好似下落
  顽皮的笑脸却成了皱眉
  眼看着蝴蝶和飞蛾
  在我身边飞来舞去
  我开始幻想我所愿意尝试的一切——
  如果,我不是一只树懒

  I could climb the very highest Himalayas,
  Be among the greatest ever tennis players,
  Win at chess, or marry a Princess,
  Or Study hard and be an eminent professor,
  I could be a millionaire,
  Play the clarinet, travel everywhere,
  Learn to cook, Catch a crook,
  Win a war then write a book about it;
  I could paint a Mona Lisa,
  I could be another Caesar,
  Compose an oratorio that was sublime...
  The door's not shut
  On my genius but,
  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或许我能登上世界的巅峰
  也许我将成为最伟大的网球大师
  我将在棋盘上战无不胜
  也许能赢得一位漂亮公主的芳心
  我或许能成为一位饱学卓识的教授
  也没准会是一个百万富翁呢
  乐器玩得精熟 周游世界的经历让人羡慕
  厨艺高超 胆识过人
  也许我能赢得一场战争之后再写点回忆录什么的……
  画一幅蒙娜丽莎有什么了不起
  说不定我还会成为又一个凯撒呢
  或者写一部清唱剧流传于世……
  呵,对于像我这样的天才,
  机会的大门永远向我敞开着,但是——
  哦,我只是没空去做罢了

  For days and days among the trees
  I sleep and dream and doze,
  Just gently swaying in the breeze
  Suspended by my toes;
  While eager beavers overhead
  Rush through the undergrowth,
  I watch the clouds beneath my feet...
  How sweet to be a Sloth!

  日复一日在树上游荡
  睡梦中继续着我的梦想
  我用脚趾倒勾住树枝
  在微风中轻轻摇荡
  当世人都在辛苦劳作
  为碌碌诸事陷入纷忙
  而我看白云从脚下飞过
  做一只树懒是多么的欢畅!

  或许我能登上世界的巅峰
  也许我将成为最伟大的网球大师
  我将在棋盘上战无不胜
  也许能赢得一位漂亮公主的芳心
  我或许能成为一位饱学卓识的教授
  也没准会是一个百万富翁呢
  乐器玩得精熟 周游世界的经历让人羡慕
  厨艺高超 胆识过人
  也许我能赢得一场战争之后再写点回忆录什么的……
  画一幅蒙娜丽莎有什么了不起
  说不定我还会成为又一个凯撒呢
  或者写一部清唱剧流传于世……
  呵,对于像我这样的天才,
  机会的大门永远向我敞开着,但是——
  哦,我只是没空去做罢了

......

[阅读全文]

我与 Scarborough Fair 之缘

1/19/2009 01:07: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按】以下文字主要是当年为了反驳“亦非”的强解歌词含义的观点(下文中以斜体字表示),自己写下的一些对歌词与歌曲编排的感受。当时在网上也找到“弓枚”(英文新歌100首中该歌评论的原作者)对“亦非”所持观点的反驳,相比我临时草就的段落,旁征博引,证据确凿,自然更加令人信服,特记于此。

  有关下文中对Scarborough Fair的感受,我在小说《世纪末情感》87中也引用借喻了其中的部分内容。

  我与 Scarborough Fair 之缘 by 流水弦歌
——————————————————————————————————
(1)
  Simon & Garfunkel 的这首歌的确是反战歌曲,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这首原歌的题目和原词,是完全的英格兰古民谣,Scar-Borrow-Fair的解释是过于牵强的,我不知道古老的民谣里第二句应该怎么唱,所以Sage与Thyme是否有意延长有待考证。如果 单从民谣角度上讲,主歌非常类似于我们的诗经,Parsley,Sage,Rosemary and Thyme 类似于兴的手法,意在言外,烘托整首歌的气氛。其中的Rosema-ry升半音的处理,在很多后来的国内翻唱和卡拉OK带里面都是忽视的,我个人觉得很遗 憾,因为那是整句中的情绪最精彩之处,正因为有那个升半音,产生一点离调的感觉,而伴随着此句歌词的固定出现,以及在意境上的飘离,若有所失的味道才愈发强烈。

  第一段歌词的口语化问答体产生的代入感一定影响了罗大佑的作品,鹿港小镇的开头是很明显的例子,"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记得老罗被人问如果到荒岛上所带的唱片,他选的就是莫札特和保罗西蒙,可见影响之深。

  歌曲的第二段开始进入和声和副歌的处理,二三两段渐显突出的副歌还是以背景和暗示成分居多,在音乐处理上并没有产生特别喧宾夺主的效果,而第四段则不同,副歌开始明显的抢占了主歌的旋律,主歌变得暗淡而几乎不可闻,而副歌对战争的控诉达到了最高点,
  General order their soldiers to kill 将军们命令麾下的士兵杀戮
  And to fight for a cause they've long ago forgotten 为一个早已遗忘的理由而战
  在此背景气氛强烈跃前的渲染下,那句
  Then she'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她将会是我真正的爱人"变得充满无奈,忧伤的情绪,昔日的美好是那样遥不可及。

  这比原主歌中通过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人公希望女孩回到身旁的效果截然不同。(但主歌和副歌在此交错闪回,就像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这种反衬增强了戏剧化的效果,反而达到了单纯以任何其中一种方式都无法表达的境地。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同样是六十年代的反战歌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have gone 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

  西蒙在这首歌中的吉他和配器也值得一提,这首歌采用高把位的吉他,通常是第七把位的变调夹,间奏和主旋律中,十三和弦与九和弦的交替运用,大量采用和弦外音 的出现,西蒙惯用的121T槌音,以及高把位的泛音处理。技巧变化极其丰富,但难度并不是非常高,是提高吉他水平的必修课。录音室版本中的配器在每段开头 都使用了三角铁的敲击?在我初次听闻的时候有敲响心扉的感觉。(我不太确认那个乐器的名字,有高手帮忙指正一下)

  另外值得注意的 是这首歌的录制,完全是在录音室的效果。Simon & Garfunkel后来的演唱会,似乎从来没有唱过副歌。初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曾经误以为是三个人,因为Art的声音轻柔甜美,酷似女声,尤其 是副歌的飘逸感觉,让我误以为有另一个女歌手在伴唱。但实际上,Simon &Garfunkel的所有歌曲录制都是两个人同时完成的,不是先录一个人的声部,再录另一个人的声部,而且前期也基本没有采用多轨录音的技术, 即便是这首歌的层层叠叠的空间感,也是他俩分声部多次录音后叠加上去的,因此这基本上是唯一的一首 Simon & Garfunkel演唱会效果达不到录音室效果的歌。纽约中央公园演唱会和 2002 Old Friends演唱会都有这首歌,但都效果平平,缺乏变化,由此也可见西蒙当年的天才改编是多么精妙。

  这首歌对于我个人的意义在于,

  我头一次听到有人告诉我说这是他认为最完美的民谣作品;
  强烈的喜欢,但很长时间只有磁带,却找不到 CD 的作品;(我在上学时候只有他们的三张正版cd,Bookends, Sound of Silence, Bridge over the trouble water,后来是买了他们的三张精选合集CD里面收录了这首歌曲,但我从来没有见过 Parsley, sage,rosemary and thyme这张67年的专辑,歌曲虽然在精选盘里基本都有,但肯定不全,只见过这张封面的照片,这是唯一遗憾的地方)
  我们用这首歌录过磁带和录像带,我弹一把吉他,改编成四声部(三男一女),主副歌齐全。哈,好歹还可以吹一下自己当年的业绩。虽然现在指法都有点忘了,也再也找不到那样的机会,那样的一些朋友了。我只有自己边弹边唱的时候,想象自己同时唱三个声部,主歌副歌,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 务,Parsley,sage, rosemary and thyme .

(2)

  看,连被批的作者弓枚也看不过去,亲自写了一篇考证来反驳啦 :)

  我今天刚看到这篇反驳的文章,粗粗看了一遍,发现他有很多观点
  还是和我相近的,也长了不少知识,
  包括原民歌里面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对答方式,以及副歌的来历等等。

  不过我是没他那么能钻牛角尖了。
  他说的有一句话我是太同意了,要是按 CD 的效果,这首歌伴奏的难度太大了。我以前弹的时候兼唱副歌,如果让我唱主歌的话,吉他就没法弹 :)))
  我可以 99% 的相信 CD 里面这首歌的吉他伴奏是单独录音的,(留 1% 是当 Simon 是吉他大师,也许他有我想象不到的能力)Simon 有几首歌的吉他技巧要求太高了,比如 Kathy's song
如果真的要达到 CD 里面一把吉他鬼斧神工的伴奏效果,基本上是甭想唱出歌词来的。
  所以演唱会上通常这首歌都是 Simon 极富华彩的Solo吉他, Garfunkel 来唱,而 CD 里面则是 Simon自己唱的,毕竟是写给Simon原来的女友啊,不是 Garfunkel 的。值得说一句的是在 2003-2004 Old Friends演唱会上,Kathy's song 的最后一段 Simon 用了一段难度极大的高把位泛音伴奏,绝对出人意料之外。靠,真是不服不行。崇拜啊,哪天我能达到他老人家水平的十分之一就是好的了。

——————————————————————————————————

另附: "斯镇的颂歌"详解( 弓枚 )

  编者注:
  弓枚,乐评人,曾经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现在在学校任教师,留有《英文新歌100首》(这个就是我说的那本介绍了不少西蒙和甲壳虫歌曲的书)、《犹如滚石》等文字。


  由美国歌星Simon & Garfunkel演唱的Scarborough Fair/Canticle从60年代开始,成为了全世界歌迷最喜爱和熟悉的优美歌曲之一,在中国听众中 流行也有十多年。原本以为并不很艰深的歌词,或者原本并不需要理解很深的歌词,竟然引起非常多人的好奇,引来各式各样的诠释。

  最初接触到这首歌是80年代初期的事情,在陶醉于动听的歌曲旋律和婉约的歌词蕴意之后,我尝试从自己质朴的感受和肤浅的角度理解并评介这首歌,文字先后出现 在1990年出版的音带《美国乡村歌曲选编》(出版社令人尴尬地把几乎全部不属于乡村歌曲的歌带命名为这样)所附的小册子上,《英文新歌100 首》(1991)和《吉他弹唱技法》(1996)上。措辞虽稍有改动,但理解和感受基本沿袭了最初的内容。此后随着网络带来的方便,才不断接触到关于这首 歌的来龙去脉和英美的历史文化背景,再回顾从前的文字免不得有些汗颜。所幸当时对歌曲的评论多出于一己感受,分析理解多虚于委蛇,尤其 对"Parsley,sage,rosemary,and thyme"一句用了较为保险的说法,因而即使今天读来也并无严重的偏差。这期间也看到他人对此 曲的评介,但多不涉及词句或附和通常的说法,自己也就一直懒于对此再做深入评述。

  然而日前浏览一个评介英文歌曲的网站时,赫然发现评论Scarborough Fair的文章中有对我从前文字大加挞伐者。后据网站主持人声明该文原载于《疯狂英语》,出自一名为"若非"者手笔。其文云:

  听歌重在听"歌眼"正如文章标题题旨的"文眼"。这一首Sacrborough Fair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老歌了;然而,迄今在国内出版界尚未见过对此歌透 彻精当的剖析(但愿我是孤陋寡闻)。译本颇为畅销的流行歌曲书中竟这样写道:"歌中Parsley, Sage, Rosemary, Thyme四种芳香类的花草反 复插入,将琐碎的问话和旧事重提截断,引向一种弥散着甜蜜气氛的悠远画境中。"牵强得叫人哑然失笑,但也不经意的道破了此歌的歌眼,即 Parsley Sage Rosemary Thyme这一句在歌中反复萦绕的衬词。歌者在Sage与Thyme上的有意延长似乎是在提醒我们注意:Sage既指鼠尾草,同时又有"贤哲/圣哲"之 意;而Thyme则与Time谐音。为何如此?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再度回头审视歌名,原本熟悉的歌名似乎也变了面目:Scar-Borrow-Fair。Scar与Fair昭示了歌者的本意----战争与和平(Anti-War)。

  歌曲以一位在战火中亡故的士兵的口吻唱出,他再不能回到那朝思暮想的家乡,再不能与心上人一同享受生活的甘甜了。心中的悲愤化作一声声催人泪下的控 诉:Parsley, Sage, Rosemary&Thyme。成千上万的普通士兵如野花一般被战火摧毁在沙场上,那些战争的作俑者们最终难逃时间的淘洗。野花自在芳 香;然而,唯有时间才能检验出谁是真正的贤明圣哲;或许,更古的时间才是真正的圣哲!Time Is Fair!

  歌曲作于六十年代末,是奥斯卡奖影片"毕业生"的插曲之一,联系当时的时代大背景(越南战争),不难领会歌曲的内涵,作者保罗·西蒙是六七十年代的青年的代言人。他曾在 英国修习英国文学,文学功底深厚,因而其歌词文字意境深遂。本歌歌词改变于一首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民谣。演唱上西蒙和加丰科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在往来寂静 的清夜里,让歌声流入你的心田,Touch The Deep Of Your Heart!

  我在惊骇之中一口气读完这段"精当透彻的剖析",却释然发现其中充满严重的臆断和妄言,非但断章取义,竟煞有介事地拆字取义。而这种对史实缺乏考证,甚至连阅读理解应融会贯通和自圆其说都做不到的辩驳,居然还如此肆虐流行,使我颇为不解。

  这首原本在中国非常流行的经典英文歌曲,又因选用它作主题曲之一的电影《毕业生》(TheGraduate)开始在电视上播放,势必引起更大的关注和流行,而对它的理解却还存在如此谬误流传,如此等等激发了我深入考证和辨析的兴趣。


一、斯镇溯源

  多年来我一直将ScarboroughFair/Canticle歌名译为"斯镇的颂歌",也注意到有不少人同意并沿用这种译法。另一个与此分歧较大的译法为"斯卡波罗夫集市"。但很显然,像这类音节较多的地名,类似将Philadelphia处理为"费城"的译法要稍好,Scarborough译为"斯镇"似为妥当。问题是我很长时间里将"集市"演绎为"集镇",所以误将Scarborough Fair整体理解为一个"斯镇"。这是我颇感汗颜之处。
  其实Scarborough是英格兰东北部一自治镇,毗邻北海。该镇人口4万多,有悠 久的历史,至今以铜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和公元四世纪罗马人的信号塔吸引游人,是著名的海滨度假地。英国著名的女诗人Dame Edith Sitwell(1887-1964)和著名作家Sir Sacheverell Sitwell(1897-1988)都是Scarborough人,美国电影演员Charles Laughton也生于此镇。歌曲Scarborough Fair中所指的无疑是这里。

  既然 Scarborough是一个地名,那么 Scarborough Fair理解为举办于该地的集市较为合适。如此,ScarboroughFair/Canticle译为"斯镇的集市和副歌"似乎最妥贴。但这可能会使人误解为"斯镇的集市"和"斯镇的副歌",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副歌的内容与"斯镇"是毫无关联的,更准确的翻译应为"斯镇的集市和一段副歌"或"斯镇的集市(外一首?)";。作为歌名,这样的译法又显然太过冗赘,相比之下倒不如"斯镇的颂歌" (Scarborough Fair/Canticle)或"斯镇的集市"(Scarborough Fair)。其实当我们在后文了解到这首歌的来历细节之后,就会发现 Scarborough Fair的歌名对整首歌的内容是全然无关紧要的,Scarborough Fair也好,有的版本记载的Cape Ann也好,完全是信手拈来,是不同的民歌手演唱时随意改动的地名。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ScarboroughFair作为歌名是远在美国歌星Paul Simon(保罗·西蒙,1941— )百年之前的事情,Simon不可能如"若非"所言在 60年代末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Scarborough Fair做成"歌眼"。而Scarborough这个词作为地名,更是古已有之,至少在我考证这首 歌由来一直到中世纪,也没有见有将Scarborough Fair拆解为Scar-Borrow-Fair,再以Scar与Fair昭示战争与和平 (Anti-War)的说法。
  就算再推至上古,Scarborough是由scar(伤疤)和borough(自治镇)构成的词,也不尽然就 如有些人可翻译为"创伤之城"。谁知此地名是不是因领地所有者脸上的疤而来呢?而且,Scarborough这个地名不仅在英格兰久已有之,而且受其文化 影响的美国(缅因州)甚至特利尼达和多巴哥也有同名的城镇,再小的地名如加拿大多伦多的Scarborough Civic Centre等更是多不胜数。试 想一个人们如此认同的地名出现在歌中时,谁又会去解谜似地剖析它的含义呢?即便可以拆字取义,谁会把"合肥的故事"联想成"两个胖子做古文"呢?


二、矮子骑士

  Scarborough Fair 的歌曲原型来自 The Elf in Knight(Child#2),即"矮子骑士"(查尔德民歌集第二号),最早见诸记载是在英格兰1673年。这首民谣主要流传于英伦三岛和爱 尔兰,在美国东部一些州和加拿大西部地区也有传唱的记载。在不同记载中不同的歌词版本有近二十种,不同的歌名也有十多种。歌名为 ScarboroughFair的版本见于十九世纪。尽管如此,歌曲最初的内容情节大体相似,只是越到近代原来的情节线索越不明显,矮骑士的身份被淡化甚 至去除。下面就是最初版本的The Elf in Knight歌词。

The Elfin Knight


MY plaid awa, my plaid awa,
And ore the hill and far awa,
And far awa to Norrowa,
My plaid shall not be blown awa.

1 The elphin knight sits on yon hill,
Ba, ba, ba, lilli ba
He blaws his horn both lewd and shril.
The wind hath blown my plaid awa

2 He blowes it east, he blowes it west,
He blowes it where he lyketh best.

3 ''I wish that horn were in my kist,
Yea, and the knight in my armes two.''

4 She had no sooner these words said,
When that the knight came to her bed.

5 ''Thou art over young a maid,'' quoth he,
''Married with me thou il wouldst be.''

6 ''I have a sister younger than I,
And she was married yesterday.

7 ''Married with me if thou wouldst be,
A courtesie thou must do to me.

8 ''For thou must shape a sark to me,
Without any cut or heme,'' quoth he.

9 ''Thou must shape it knife-and-sheerlesse,
And also sue it needle-threedlesse.''

10 ''If that piece of courtesie I do to thee,
Another thou must do to me.

11 ''I have an aiker of good ley-land,
Which lyeth low by yon sea-strand.

12 ''For thou must eare it with thy horn,
So thou must sow it with thy corn.

13 ''And bigg a cart of stone and lyme,
Robin Redbreast he must trail it hame.

14 ''Thou must barn it in a mouse-hell,
And thrash it into thy shoes sell.

15 ''And thou must winnow it in thy looff,
And also seek it in thy glove.

16 ''For thou must bring it over the sea,
And thou must bring it dry home to me.

17 ''When thou hast gotten thy turns well done,
Then come to me and get thy sark then.''

18 ''I''l not quite my plaid for my life;
It haps my seven bairns and my wife.''
The wind shall not blow my plaid awa

19 ''My maidenhead I''1 then keep still,
Let the elphin knight do what he will.''
The wind''s not blown my plaid awa


  我们可以看出歌词中的故事讲的是:矮骑士与一位相好的姑娘调侃,他答应娶姑娘,但她必须做到一系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姑娘答应做到这些事情,但矮骑士必须 先做到她要求的种种无法实现之事。这种起源于男女情人相互诘问的民谣形式,显然广泛存在于许多民族的民间文化当中,《刘三姐》中无数的对唱便是此类。再此 后的版本中,变化最大的是诘问的内容,可以想见这是因为诘问往往是即兴变化的。1810年版本中的此部分既保留了原歌曲的主要情节,又接近今天我们听到的 Scarborough Fair的内容,大意为:你能否为我做一件亚麻衬衣,但不能有褶缝和针角?濯洗于远方的枯井,晾于从未开花的荆棘?好,你提了三个 问题请先回答我的问题,能否为我在沙海之间找一方土地?用羊角耕地,播一粒胡椒种,收割以皮镰刀,束以孔雀羽?做完了这些事你再来取你的亚麻衬衣。
  而我们今天听到的Simon&Garfunkel的演唱录制于1965年,相互诘问的情节已支离破碎,很难看出,读起来倒像是昔日情人间的私语。另外矮骑士完全消失,主人公可以引申为一般的普通人。这是这首古老民歌被赋予新意的所在,全无Paul Simon加入或更改的词句,60年代美国的背景又如何被植于字里行间的呢?

三、鼠尾草和百里香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版本中都有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一句,较早出现于记载中的是1810年的版本,还有的版本中甚至是 ivy and holly(常春藤和冬青)等完全不同的东西。据分析这些字句在早先的民歌中未必不存在,只不过它们是以和声副歌或过渡句的形式出现,而且即 兴的变化较多,因而不易记载而已。这在它们出现的版本中也可以窥见端倪,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或sing ivy,sing holly出现往往在第一段,在其后段落中就省略不记了。
  有学者认为像 parsley、sage、rosemary、thyme、ivy或holly等植物常出现在英国文学中艳情或诱惑类的描写里,因而带有明显的煽情意味。 如此解析直观感觉已有些委曲,再如"若非"解sage为"贤哲",thyme为"时间"则实数荒诞不经。
  我依然觉得自己在10年前将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理解为不相干插入的四种植物,是一个更可信的思路,只是当时没有旁征博引地展开罢了。
  其实我们在关注今日世界上各种文化间的千差万别之时,应当注意到它们在最初阶段和原始形式时有非常多的共性,民谣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古典诗词评论者们 将诗歌的修辞手法归纳为"比"和"兴"。比即譬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即寄托,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是兴,而不是比。然而随着 诗歌日渐从劳动人民口头传唱衍化为文人士大夫案几上的玩意儿之后,兴的手法便逐渐消失。文人们觉得不在"兴"中兼蓄以"比"便不显其骚客本色,以至于今天 无数在文人教化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新文化人,若非在"兴"中找出些"比"意,则食不能甘味而寝不能安枕。sage寓意为"贤哲",thyme比拟为"时 间",然后二者勾连,如此方觉"精当透彻"。
  在文人墨客们摒弃兴的手法而自得于其繁荣时,兴的表现方式仅存于依然野生的民歌当中。新疆民歌 中"达板城的石头圆又平,西瓜大又甜";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儿背洼上开,你有什么心事慢慢来";美国民谣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就都仍保留着明显的只兴而不比的词句。任何试图用比来解析它们的做法都会是很荒唐的。睿智的民 歌继承人王洛宾或Pete Seeger等也都不刻意追求意兼比兴。
  假如我们用兴的表现手法来解释出现在Scarborough Fair中的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一句时,这四种常作调味香料的植物与内容的不相干岂不是非常好理解吗?再想象这类的词汇即兴出现在原始的和声副歌或过渡句中的情景,还有什么理由非给它们找个说法,非把它们说成是"歌眼"?

四、士兵真死了吗?

  在"若非"的 评论中乍读到"歌曲以一位在战火中亡故的士兵的口吻唱出"时,颇感意外。Scarborough Fair主歌显然并没有"死去士兵"的痕迹,而从副歌 Canticle看,我一直理解是一个士兵从回忆山乡童年到面对战争现实。考虑到这一段歌词才真正是PaulSimon创作于60年代并加入 Scarborough Fair的,我还真有点相信士兵已经死去的说法。可是当我反复在Canticle中演绎这种说法时,并不能完全自圆其说,总有一些 细节相互矛盾的感觉。
  "若非"评论中一面称Scarborough Fair是一首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民谣,一方面又说歌曲作于60年代末,他可能实在不清楚歌中哪些来自十七世纪,而哪些来自60年代。正因如此他才替PaulSimon拆解Scarborough Fair、Sage和Thyme的吧?
  确实Scarborough Fair是在Simon&Garfunkel加入了 Canticle演绎之后才开始风靡全球的,但Scarborough Fair的词、曲甚至吉他伴奏指法都是Simon在英国民谣圈盘桓时期从英国歌手 Martin Carthy那里拷贝过来的。多年之后Carthy起诉Simon侵犯其吉他伴奏编配版权,还以胜诉告终。Scarborough Fair既不是Simon的手笔,也非Carthy原创。出自Simon之手的只是Canticle和崭新的编配。
  Canticle 是Paul Simon一首旧作的片断,原作名为The Side of a Hill,曾先Scarborough Fair /Canticle于1965年出版,收录在Simon在英国出版的一张独唱专辑PAUL SIMON SONGBOOK。当我将这首歌词找来读过之 后,Canticle中的内容情景才清晰合理地联系在一起。

The Side of a Hill


On the side of a hill
In a land called Somewhere
A little boy lies a sleep
In the earth
While down in the valley
A cruel war rages
And people forget what a
Child''s life is worth

On the side of a hill
A little cloud weeps
And waters a grave
With its silent tears
While a soldier cleans
And polishes a gun
That ended a life
At the age of seven years

And the war rages on
In a land called Somewhere
And generals order
Their men to kill
And to fight for a cause
They''ve long ago forgotten
While a little cloud weeps
On the side of a hill


  山坡上一个无辜的孩子被枪杀,因为山谷里正进行着一场战争。枪杀孩子的战士正擦着枪,他也将是无谓战争中的一个无辜牺牲者。当Simon把这样的情节与 Scarborough Fair混合在一起之后,战士的心里自然而然又出现了一位远方的恋人,又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笼罩在战争残酷的阴影当中。两个原本不复 杂的故事被这样的交织,造成了重重叠叠想象的余地。这是Paul Simon特别擅长而在60年代特别喜欢使用的手法。在那张出版于1966年的专辑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中,第一首歌Scarborough Fair/Canticle使用了两首歌重叠,而最后一首歌Silent Night /Seven O'clock News则将歌曲"平安夜"与1965年某晚七点的新闻重叠在一起,谋杀、越战、民权运动、反战示威、政客的嘴脸和镇压行径 与圣诞前夜的圣洁气息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反差。Paul Simon令人称奇的是他超凡的想象力而远不止是他的文学功底,不仅混合歌曲,经他片断处理过的 The Side of a Hill也给人们的理解凭添疑云。
  让我们再看一看选用 Scarborough Fair/Canticle为主题曲之一的电影《毕业生》,这部由MikeNichols(迈克·尼克尔斯)执导,DustinHoffman(达斯廷· 霍夫曼)主演的影片本身也是一个层次重叠,反差交织的故事。60年代中期社会的动荡和危机与中产阶级小生活圈的平静无聊,年轻人理想主义的真诚与中年人的 虚伪和堕落,健康的恋爱激情与畸形的肉欲刺激,……在这无数重的反差当中再加入Scarborough Fair/Canticle的曲意重重,反过来电影 再加于歌曲的重重曲意,其复杂和耐人寻味程度实在令人赞叹不已。这是Simon追求的,Nichols追求的,也是Hoffman追求的艺术的错综复杂 性,是崛起于60年?"思想大解放时期"的许多艺术家共同偏好的追求。这岂是一个"反越战"所能涵盖的主题?
  士兵真的死了吗?在歌曲Scarborough Fair / Canticle至少还没有,也许明天,因为战争还在继续,因为无谓的战争还将无休止地再起。

五、克拉里昂号

  评论家们总爱用完美主义来形容Paul Simon,他从事音乐的投入精神和他较低的作品产出数量便能说明一些问题。具体到Scarborough Fair / Canticle这首歌,您便可以对他的精益求精略见一斑。
  您以为我单指歌词意象的重峦叠翠吗?岂止于此。这首歌的演唱和伴奏同样处理得错落有致。这许多年一直听录音,认为歌曲是由主声部、和声声部,再加上 Canticle三重声部组成。高音的主声部和Canticle由Art Garfunkel司唱,主歌和声声部由嗓音略黯的Paul Simon唱。可后来在他们演唱的原配乐谱上发现,原来主歌的两个声部根本不是我们听上去和想象中的主与和的关系,而是由Garfunkel和Simon两人各自由主音到和声,由和声到主音交替穿插演唱的。Canticle完全不同的曲调与歌词再由Art纯净的嗓音单独演绎、合成。
  如此丰富表现的人声演唱,为伴奏提出了难题。Simon使用吉他伴奏时在第七品位上使用了变调夹,使通常接近人声的吉他音色被拔得高洁缥缈,如晴空上的流云。另外若隐若现的弦乐则像是 更远处淡淡的山水。音乐上如此分沓的层次处理与内容的层次交织,构思之巧妙与严密真是匪夷所思。常好奇歌词中Clarioncall的声音,心想要是能将其加入伴奏或为可观,可已然如此缜密的结构层次里,哪儿还能加得下呢?

六、何谓牵强?

  何为"牵强附会"?把不相联系的事物强说成有某种联系。
  我在十年前解释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时明明是相反,把"原本有某种联系"的所谓"歌眼"说成是不相干的"四种芳香类花草",怎么我反倒成了"牵强得 叫人哑然失笑"?我原本用的是一种保险的说法,因为大不了自己落一个理解不透的名声,而决不会背"牵强"这个自己更厌恶的名誉,谁承想这个屎盆子还是给扣 了过来。
  而这位自诩"点睛"者,只是在Scarborough Fair、sage和thyme这四个词上点了点,便声称龙已升空,便煞有介事 地提醒读者联系60年代的大背景。怕您对60年代美国了解得太全面还要加注为:越南战争。就算他真的有点睛绝技,也先得把龙描清楚,至少也得把离"歌眼" 近切的眉毛胡子分清楚。就算sage(鼠尾草)可以解为"贤哲",thyme(百里香)可以解为"时间",那紧挨着的parsley(芫荽)和 rosemary(迷迭香)总得给个说法吧?是"蹲在芫荽和迷迭香中耗时间的贤哲"?
  如此解析作品的手法使我觉得分外眼熟,想来查去,在《人间词话》中找到:

  张惠言评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冷。"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 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王国维对此评论道:)"固哉皋文之为词也!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

  原来"抢"的人古已有之!而这里张惠言的牵强尚能在整体上自圆其说,若非的"歌眼"之说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我 一直希望看到研究和评介英文流行音乐的人多一些;评论的时候翻译转述少一些,自己的观点见解多一些;感性的东西少一点,理性的东西多一点。想不到我见到的 一个符合条件者,竟像是做文字狱的高手和麦卡锡主义分子。也许是我错了,现今流行的文风是口没遮拦,过屠门而大嚼,只求快意而没想吃肉。

  我 在这里长篇大论一通,把艺术作品当作出土文物一样来考证其实很乏味无聊。怪只怪有人先不满足于不求甚解的欣赏,偏要从字缝里看出点深度,我于是依样画葫芦 挖点深度看看。真正欣赏艺术作品,全然不需要先研究研究再欣赏欣赏。背景知识多了可能感受会更敏锐,感受会更多样化和更深切,但背景知识少的人得到的感受 同样可以是美好、真挚、强烈和快慰的。任何一个艺术家也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给所有人完全一致的感受。当我觉得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就是四种芳香的花草,将眼前事引向一种弥散着甜蜜气氛的悠远画境中,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幅协调的画面,我何其乐融融耶。而当"若非"之类听Scarborough Fair/Canticle这首歌时,他看到的是个别的单词,记起的是人所云、书所述的背 景概念,想到的是与歌曲内容扯不上关系的意象"成千上万的普通士兵如野花一般被战火摧毁在沙场上",我真的想不出这样的欣赏快意何在?"在往来寂静的清夜 里",你根本不需要歌曲流入你的心田,而是The Deep Of Your Heart tears the song words, rapes the image,然后你快哉其意?
  假如有人将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解释为四种调味植物,而女主人公为一家名为Scarborough Fair餐馆的女老板或女招待,这倒是非常可信与生动 的理解。因为我在网上的确看到过名为Scarborough Fair的美国小饭店。成千上万的普通读者、听众从他们个人经历的角度,从他们知识层次的角度感受文艺作品,能基本上完整地感知作品全貌,重要的是能找到特别的感动,何必要求他的感受符合什么说法呢?更何必要求他的感受符合作者的初衷呢?文艺作品 的目标只有一个,没有对与错,那就是感动。

......

[阅读全文]

用户热评文章 文章两月排行 文章本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