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了新模板主题 Revolution Lifestyle
9/04/2009 04:24: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2009.8.4-9.3 与 5.14 被封前一个月对比)
注,“121”工程目标:日均独立访问 IP 100,日均页面访问数 200,GR Feed 订阅量 100。
本站上月31天,总计独立访问 IP 3026,页面访问数 5551,平均每次访问浏览页面 1.83,GR Feed 订阅量 103,基本达到了“121”工程的要求。
这次模板调整的主要变动包括:
(1)由原先正文居中的左中右三栏结构,改成正文居左的三栏结构。便于一些较宽的插件得以显示;
(2)顶部加入了两级导航菜单,主要是将以往的文章按类别组织,便于分类查找;
(3)我会单独写一篇“关于我”的文章;(希望 Blogger 十周年新加的功能中能够添加该页和置顶功能)
(4)换了一个支持输入的 FriendFeed 插件,如果您有 FriendFeed 账户,可以直接在该插件上发言和回复;
后续打算要做的一些事情:
(1)发现 Bug,及时纠正;
(2)调整一些不甚理想的字体和布局;
(3)将暂时未加的插件一一加入;
(4)将修改后的模板导入主博;
以上的过程预计会在九月之内完成。
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的支持,也希望您能在镜像站点对此次改版给予回馈意见和鼓励!
谢谢!
给博客换用了第三方的评论系统:IntenseDebate
7/13/2009 06:40: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由于 blogger.com 被封的原因,直接导致博客的页面评论功能同时被墙,读者必须翻墙才能够留言评论,非常不方便。
于是我就动了念头,看是否能够找到 blogger 可用的第三方的评论系统。另我意外惊喜的是,居然立刻找到了 IntenseDebate 这套第三方的评论系统!而且从功能介绍来看非常强大!
IntenseDebate 支持WordPress、TypePad 、Blogger等博客系统。Intensedebat支持OpenID,支持WordPress、Blogger系统的评论导入和同步,也可以同步Twitter、FriendFeed、Facebook等信息的同步。总之IntenseDebate就是一个以评论沟通为核心的Web 2.0服务平台。
根据网上的帮助文章以及 IntenseDebate 站点上的使用帮助,我已成功地将本站的评论系统改换为 IntenseDebate,经过小范围的测试使用,以下是我所认为该系统值得推荐的好处:
(1)首先最重要的,这套评论系统还没有被墙,因此适用于所有目前被封的 blogspot.com 和 wordpress.com 的博客。
(2)这套评论系统支持多种用户,读者既可以在 IntenseDebate 注册新用户登录,也可以采用任何 OpenID URL (请参阅此链接查找你可能已经能够使用的 OpenID URL)作为用户名登录,这对于开放互联的登录系统是非常方便的。(唯一发现的一点遗憾是目前尚不能使用 Gmail 帐号登录,尽管 Gmail 宣称已支持 OpenID,但也许是因为两种格式尚不统一吧,不过相信这点瑕疵还是可以容忍的)。
如果您是 Google Blogger 用户,那么您可以直接用 blogger 的地址当做 OpenID 登录,选择 OpenID,输入 http://***.blogspot.com 即可(*** 为您的博客用户名)
此外在设置过程中,我发现 IntenseDebate 还允许使用 Twitter 账户登录,因此我也赶个时髦,及时地将这一目前最流行的配置选上。诸位如果有 Twitter 账号的,也可以直接在评论时选择 Sign in Twitter 的按钮。
(3)此外 IntenseDebate 还具有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强大功能,令人不由得感叹老外在内容服务方面完全是专业级的水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唉……
支持树状评论,可以根据日期、打分、最新回复进行排序显示。
评论和管理既可通过管理页面,也可通过邮件方式完成。
可以通过邮件订阅方式获得话题评论的最新更新,确保您不会错过后续的精彩评论。
评论者统一可自定义的个人资料页面,便于用户之间相互回访和沟通。
提供评论管理机制,可有效过滤垃圾留言,设立黑名单。
采取信用点机制,注册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累积信用点,从而激励高质量的评论。
开放式 API,使得 IntenseDebate 目前应用于广泛的应用系统,包括 YouTube。
支持 OpenID,更开放互联的用户认证机制,用户不需要提供更多的认证帐号。
提供丰富多样的可嵌入的页面小工具,包括评论总数、最新评论、最热门帖子、最活跃用户等。
除了支持 Twitter 用户直接登录之外,还可以选择将此评论直接在 Twitter 上发送一条信息,更有利于文章和评论的传播。
多样的 RSS Feed 订阅,包括单独帖子的评论,以及所有站点的评论,都可以通过 Feed 订阅的方式跟踪,确保您不会遗漏任何感兴趣的话题和精彩评论。
…………等等,太多了,不一而足。
(4)当然,在讲了以上的优点之后,不得不提到,在测试过程中,也发现它的一些缺点:
一是由于JS 代码是放在独立第三方的 IntenseDebate 服务器上,所以评论输入框加载的速度可能会受一些影响;
二是 OpenID 还是比较前卫的,普遍大众大概还没完全意识到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前景,所以我估计会使用 OpenID 的人还不太多。(不过这没关系,目前评论系统也提供了输入名称、邮箱、和网站地址的方式,如果你不愿意为此而注册一个 IntenseDebate 账户,又不会用 OpenID,那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评论)。
三是 IntenseDebate 的功能实在太多太强,而且目前只有英文界面,所以对中文用户来说,稍微显得有那么一点不够友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换用不被墙的独立评论系统,总比让我的国内读者都封住了嘴要强。
在与 GFW 对抗斗争的过程中,我会不遗余力去寻找各种新技术和可能性,与来看这些文章的朋友们分享。“信息言论必须自由畅通,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我希望这些我坚持的信念,在我这一方小小的角落里,能够不仅仅体现为一些虚幻空洞的辞藻,而是真实的改进和切实的保障。
好了,请尝试一下这个新的评论系统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您能用哪种方式在下面留言评论?不要说您试了半天都不知道怎么用哦,那可太失败了,呵呵。
没准您看了上文相关的介绍,自己尝试一下,对 OpenID 或者 IntenseDebate 也产生了兴趣,打算用到您的博客中也说不定呢。
我还正在摸索实验该系统的功能,如果您曾经使用过该评论系统,或者有什么改进的建议,也欢迎在我的博客留言。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 Twitter 上面直接 follow 我好了,@xiange,我很愿意贡献我的小小力量。
谢谢您的阅读!
修改 Blogger 模板初体验
4/16/2009 01:47: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写这篇有关 Blogger 模板DIY的技术总结文章,似乎稍显过早。因为本人使用 Blogger 也不过才三个多月时间,其间到处搜找有关 Blogger 模板的修改资料,试验学习。算是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吧,暂录于此。
目前最流行的两类博客后台系统,一个是 Blogger,另一个是 WordPress(简称WP),个人独立架设站点的博客多采用WP,因为其采用PHP编程,后台程序(Program)、应用数据(Data)和界面(UI)都完全可控,插件众多,功能最为灵活强大。而 Blogger 方式则只能通过模板方式对开放的应用数据(Open Data)和界面(UI)进行控制,由于无法直接介入后台的程序,功能相对要稍弱一些。但对于非独立建站的博客,选用 Blogger 系统还是可行的,其功能的扩展主要通过 Javascript 脚本对开放数据的处理来完成。
一个初始的 Blogger 站点形式非常简单,如果你刚刚申请,从未对缺省模板进行改造的话,你甚至可能对其非常失望——异常单调的界面,所有的帖子在首页都是全文输出(无论多长),除了光秃秃的“博客归档”之外再无其他多余的功能,你甚至不知道如何修改一下它的样式,一切的一切,都不知道从何做起。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最简陋的开始,才能给广大 Blogger 们提供乐此不疲的改造空间——模板的内容只要符合XML的格式规范,其内容是不作任何限制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修改页面的样式,加入自己喜欢的JS代码,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用能够读取出来的开放数据搭建出几乎任何你希望输出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开放性与WP几乎是不分伯仲。
(1)于是我的动手就是先从选择一个喜欢的模板开始,我是从 http://btemplates.com/
上面根据分类找到自己中意的模板的,每个模板的缩略图点进去后,都是一个以该模板生成的样例站点,你可以仔细观察,选择好之后下载模板。
然后进入 Blogger 的管理页面“布局”->“修改HTML”,就可以将已下载的模板上传,操作成功之后,你的博客便立刻换样子了!
(2)将首页改为摘要输出
对于像我这样每篇动不动就上千文字的家伙,如果首页显示全文,那简直就是密密麻麻,读者根本就没法看了。Blogger 没有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在后台直接设置该属性,于是我只好参考了链接中提到的方法,将首页的每篇改为固定高度的摘要输出。(唯一的一个毛病是如果帖子里有嵌入视频,这个方法并不能遮盖视频)。
(3)设置“标签云”
Blogger 自带一个小工具也可以显示所有标签,但是那个方式是纯列表型的,上百个标签一下拉得老长,对于像我这样喜欢给文章打上一堆标签的人,那简直就是噩梦。
所以这个链接里的“标签云”代码,我相对比较满意,不同频度的标签也可以设置不同大小的字体,我怕中文界面下不太好看,一直也没设置。于是暂时就按照出现频度大小排序分多行排列在那里。
这里还有一个更炫版的Flash三维版“标签云”,如果不嫌这个太哗众取宠的话,我倒是也想有时间的时候试验一下。
(4)在每篇帖子正文后添加“相关文章”
这是我对新浪博客最诟病的地方,点进每个帖子后无法看到该作者与此相关的主题,从而也无法实现博文的黏性。
通过上贴时给博文打标签,在显示文章时就可以检索相关标签的匹配程度,从后台博文列表中获取到“相关文章”。目前我设置显示的是10篇相关文章,由于我的标签比较多,所以这段代码运行起来稍有点慢,我正在考虑是不是稍微缩减合并一些标签,提高这部分的显示速度。
注:后来我又发现了一个更好玩一些的相关文章代码,我打算有时间学习一下代码,尝试之后如果可以,也搬到自己站上来。请见“水瓶尤加利的 DIY 小天地”(这个站好东西极多!强烈建议对JS和Blogger感兴趣的同学逐篇学习)。
(5)随机文章 Stuff-a-Blog
很简单的小工具,只要到该站点上 Bstir里面输入自己博客网站的首页地址,它就会自动生成一段JS代码,将之放到侧栏的空位上即可。它可以动态或静态两种方式显示,本站首页的右栏便有这样一个动态的例子。
(6)随机文章跑马条
也是参考了水瓶尤加利的DIY文章,将这一功能照猫画虎地在本站底部实现。这是利用了Blogger 本身提供的“博客归档”模块中的文章列表,通过JS程序读出并随机显示于底部的实现。目前只能最多追溯到50篇,同(5),所以要追溯更早的文章还是个问题——我现在已经有352篇帖了!以后有时间的话再想想办法吧。
(7)右上角的“正在加载”
参考了阿瓦的这篇小技巧,主要是为了当页面载入时间过长时,给读者一个心理的缓冲。
(8)其他的Widget小工具
现在在页面上嵌入 Widget 小工具,数据应用能够相互开放交流,这是Web 2.0时代的潮流趋势,Blogger 除了自身有上百种小工具可待选之外(“布局”->“页面元素”->“添加小工具”),许多 SNS、Feed、微博客等网站也提供自己的小工具,将自己的数据开放出来,便于其他外部应用使用。目前我自己的侧栏上便嵌入了 FriendFeed 和豆瓣收藏秀各自提供的 Widget,将我在豆瓣上的影音图书,以及 FriendFeed 上收集我个人所有的网上活动,都以Widget的方式加以显示——当然,这其中离不开 JS 的功劳,因为这所有代码的实现,都是 JS 的。
写到这儿有人可能要说了,嘿,你写了这么多JS的方法,可我的博客网站不支持 JS 怎么办?别急呀,我上一篇不就给出过“解决新浪对JS代码的屏蔽”吗?这方法其实对所有屏蔽JS代码的网站都适用的。不妨试试看,别看我也只是个初学者,可这些也算抛砖引玉啊,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只要尽情发挥,不要习惯性地被某些人为的束缚限制住了手脚,说不定你也可以给自己的小窝添块砖加块瓦呢,你说是不是呢?
——————————————————————————————
其实写到这里,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在Web 2.0 时代,信息共享和发布的方式已经较几年前有了巨大的变化。越是开放性好的服务,就越能得到发展的优势。以往那些将数据封闭起来、只允许自己网站程序使用的方式已经越发显得落伍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开放API,开放平台,开放数据,定制化、个性化的应用发展趋势,使得用户发布和获取信息越来越简洁,越来越直接。
以前人们使用的是IE一种浏览器,现在更有生命力的是Firefox加上功能强大的扩展。信息接收端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平台和浏览器,只有实行开放统一的标准才能在这样的信息流中畅行无阻。
以前人们发布信息的方式是论坛,只是非常有限的地域和受众,现在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通过 Feed 和SNS 社会化网络的传播推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转眼让成千上万的人接收到——而这条信息的起源,甚至可能只不过是一条通过手机发送的 Twitter 信息。
以前人们分享信息是通过邮件、聊天工具,点对点的传播,而现在的信息传送渠道是通过人群关系,以定向广播的方式蔓延铺散开来,其扩展面和传播的高效率是论坛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这一切,标志着世界在信息时代的扁平化趋势。信息的开放、共享、交流,在这一趋势中起到越来越巨大的推进作用,这是任何势力也无法遏制和阻隔的。
所以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顺应这个时代趋势,因为我相信只有自己更加开放,更愿意共享,更善于交流,才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中得到更多的回报。
——————————————————————————————
延伸阅读:
- Blogger Template 标记详解 (英文)
- Blogger Template 帮助中心 -> 定制化模板 (英文,内容超多)
页面布局逐渐改善中……
1/18/2009 02:26: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终于换上了一个三栏的模板,将小工具的布局重新归置了一番,房间清理也不是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再加上本人的审美眼光有限,页面的合理规划还得慢慢来。推荐一下(不过 blogger 们应该都知道),blogger 的用户可以从这个 BTemplate 站点里找到大量的可用模板,将你的站点妆点得更加缤纷灿烂,个性化十足。
如果您对页面方面有什么建议,欢迎在此留言。
为了灌水凑足25贴的数量,我打算近期陆续贴一些以前在论坛,但是没有在博客发过的帖子,希望曾经看过的朋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