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随机文章载入中 ... / Loading ...

我为什么写博?

11/10/2009 09:13: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玩命写博两年多了,如果我的老读者们对我以前的更新速度有印象的话,一定会记得我在07年国庆之前基本上是一周左右才写一篇博,从2006年四月到2007年十月一年半的时间里总共也不过写了一百篇(其中还包括了半数以上是“炒冷饭”的内容),而2007年十月以后到今天为止,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则发了410篇。自从摆脱了新浪博客的内容审核束缚,将博客放到墙外之后,涉及到的话题、内容、以及写博的心态,都跟以前有了较大的不同,所以您要是前后有对比的话,肯定会觉得现在的我和两年前的我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说是玩命,恐怕对于那些没工作成家、或是纯粹以码字为生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我现在基本上能够写博的时间是从晚上九点开始,通常要写到半夜零点之后。写一篇正经一点的博文,最后动笔怎么也要花三到四小时的时间,这还不算平时大量阅读消化、参与网络社区活动、素材构思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平均下来,一篇博文的背后无论如何也要包含七八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对于我这样一个纯粹只是业余写作的人而言,这种更新频率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那有的朋友一定会好奇地问,既然时间没那么多,那就别更新那么频繁好了,反正也没什么人在意,何必搞得自己那么辛苦?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我完全可以和以前一样,一礼拜更新一次,甚至十天半个月也不发一篇。但我之所以不那么做,只是因为我想借助博客(以及其他网络活动)的更新来表明一个状态:我存在着,并且在思索着,我是一个真实而自由的个体。

  首先,在着”,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人生的头等大事。即便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人们只以虚拟的ID相对,然而倘若这个ID没有任何活动的更新,也便与死亡无异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少更换自己的ID,即便更换也会告诉老朋友们,方便旧人能够找到我。在所有我参与的网络活动场所,我都尽可能地使用相同的ID,避免引起混淆。对于我来讲,“流水弦歌”这个ID,并不因其只在网络使用,就是“匿名”,相反,我认为它就是“实名”,我也会拿它当实名一样珍惜它的名誉,捍卫它的价值。因为我相信一个基本道理,名字是将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的唯一标识,对自我名字的看重是对其人格价值重视的体现。

  可能有的朋友会注意到本博客前几天关闭了匿名评论——@Dylen 同学对此抱不平说,匿名也是人啊。我回答道,“不错,匿名当然是人,但作为我(以及其他人)来说,没有鉴别两个同样叫“匿名”的人是否为同一个人的义务。”

  我非常痛恨在那些开放注册的论坛上匿名马甲横飞的现象,只要出现了什么纷争,就会有一大批新注册的蒙面马甲出现,拉帮结派相互攻击。你回应吧,不值得,而且你也不知道那个马甲后面是什么人;你千方百计追查下去吧,也许最后某天你会发现,攻击你最狠的那个马甲可能竟然是你曾经“最信任”的人;你想躲避嫌疑不搅这趟浑水吧,有人却会把某个马甲猜疑到你的头上,令你哭笑不得……

  为了不再受这种马甲现象的困扰,我退出了所有我参与过的公开论坛,就是以此实际行动向马甲现象做一个宣告式的决裂——珍惜生命,远离匿名。

  所以若是某人喜欢匿名马甲的风格,或是愿意称它作什么文化——对不起,别在我这里闹,我不吃这一套。对于我来讲,马甲=不存在。

  而第二条,“思索着”,则是表示我个人仍处于理性认知自我状态之下的一个标志。

  所谓“认知”过程,在生活中可以有各种形式,我可以与家人交谈、同事协作沟通、参与社交活动等等。但是所有这些生活中的“认知”,在网络上都是无法直接呈现的,必须通过一个固定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布出去,这样才能塑造一个网上网下统一的、真实的个体。

  这一条,我相信还是会有网友不同意我的看法,为何一定要网络形象与真实相“统一”?“不统一”又怎么样?

  当然,不统一也没有什么坏处。只不过就是会导致自己的精神分裂,同时不能最大程度满足自我的被认可。

  人有欲望有三种,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与繁衍(动物本能)之外,人还具有第三种欲望,“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人对别人的欲望也会有某种欲望,即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人强烈地要求获得作为‘人’的认可,即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价值和尊严的人而被认可。”(摘自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作为人类自然活动的延伸,这种“被认可”的欲望同时也存在于网络虚拟活动中,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所认知、认同、和认可,这个欲望的不满足,正是构成人在网络积极活动的推动因素。试想,如果每个人在网络上都处在一个黑盒子,跟外界没有任何的交流,那么他的“被认可”欲望如何能够得到满足?理论上讲,单一个体是无法得到“被认可”的满足的——尽管一些个体可以通过挖掘内心,构想出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精神个体,从而获得“被认可”的满足,但这种满足毕竟是属于脱离现实自欺欺人的,并不符合一般情况。

  既然需要“被认可”,那么就必须与外界分享,一个封闭的自我是无法实现这一价值的。

  而更多的分享、更多的交流,也就提供了更多能够展现自我,乃至“被认可”的机会。

  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网络形象与真实形象不“统一”,那么就意味着必须要维护两套有所区别的“自我”,而两者都需要“被认可”的驱动,又会使得这两者的区别被逐渐放大,一旦放大到一定程度,人的精神便无法承受这样的区别,造成精神分裂的病态,而病态的自我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满足“被认可”的要求。

  那么为了避免分裂,有人就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过一段时间,丢弃一个虚拟身份,过往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重新开始一个新的ID。定期清理,轻装上阵,这当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不过带来的一个负面后果就是:不可能有“被认可”的积累,“被认可”欲望的满足永远都是会被中途打断清零的,因而整体来说必然是低水平的。

  有些很有才华的朋友在网络呆了很多年,到处跳来换去,却始终无法形成一个被认可的满足感。能说才华不够,或是没有人赏识么?不是,其实只是因为掰棒子,一直无法固定而已。

  通过很多网络上成名人士的经历,其实不难看出,网络上的交往与身份品牌的形成,与真实社会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同样需要珍惜维护,同样需要持久经营。

  说到这里,我还是相信有些朋友不会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为何要被认可?我自己感觉好好的,该写什么就写什么,为什么要考虑被认可的事情?别人认可与否关我什么事?”

  持这种观点的人我相信是嘴硬,或者是在网络上呆的时间过短。如果你像我一样在网络上已经生活了十年以上,并且可以预见到将来普通人的生活会有越来越高的比例用于互联网络,你一定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的越来越大。在网络上的被认可,会逐渐变得与在生活中的被认可,一样的重要。

  可以预见的一个趋势是:网名ID 将胜过数字串,成为人们下一代更愿意使用的标识。而类似QQ那样的数字标识,将不会再成为价值追捧的象征。

  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散落在各个网站上的更新,将通过个体身份的唯一标识,予以标认。人类“被认可”的欲望要求会迅速推动这一整合过程,移动网络和便捷手持工具的发展将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推波助澜。到那时候,写博客记录思想、写微博随时更新状态、照片、录音……各种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显繁复的信息发布,就会像家常便饭一样为普通人所用,网络随处不在,人+终端+平台,即等于网络

  在这个不可逆的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即个人价值的呈现和积累过程,个人价值不断被肯定,不断被提升,也同时对应着“人类第三欲望”——“被认可”的满足。

  你愿意让这个价值随时可能被清零吗?不愿意吧。

  所以写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应该能看出来了,我写博客,就是在不断塑造自我的价值,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也要追求真实自由的表达

  现在大家普遍对 GFW 恨之入骨,而对国内的内容审查制度则以消极回避对待者居多,知道了什么是“敏感词”、“关键字”,写作的时候就绕着写,作者不仅要受编辑审查的迫害,同时也受自我审查的约束,长此以往,能出现什么直抒胸臆的自由思想?又能出现什么慷慨激昂的讨伐檄文?

  文字的活力,就在这一点点内外阉割的过程中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如果写作不再是与自我心灵沟通探索的桥梁,如果写作变成了以第三方标准审核评判的过程,那么写作还有何乐趣可言?

  @guyun (孤云)是国内从事媒体新闻的人员,他这样描述自己写稿的过程“每回写稿子俺就问自己:你想说什么?再问:你想怎么说?最后,问题往往变成了这样:这样说行不行?别以为这是开玩笑,在贵国,这叫分寸感。很悲哀的一件事。”

  不过这也没办法,有些人是为了生计,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恐惧,怕被删帖封号,怕被请去喝茶。

  所以我回应说“我一不为五斗米折腰,二不怕被人肉搜索。我在墙外写博,不用问自己后两个问题。什么是自由?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最宝贵的自由!”

  奥威尔在他的名著《1984》是这样描述自由的含义:“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我在墙外写博,不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内容完全听从于心的召唤。我时刻感受着这样如风一般的自由,并且感到这样的欣慰:

  我来过了,我见证着,我存在着。

  而对那些可能对此还没有太深体会的朋友,我想说:

  自由是你自己能够赐予你自己的,最好的礼物。除非你自己放弃,否则没有人能够剥夺你,追求自由的心。寻找那颗心吧,它一直都在!

  祝福你,我的朋友!希望你也能找到真实的自我。

0 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热评文章 文章两月排行 文章本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