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算命之后,小心走光——简评Google Buzz与个人隐私
2/14/2010 06:11: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Google 于日前推出了类似 Twitter 和 FriendFeed 的社交工具,Buzz,作为内嵌在 Gmail 邮箱内的功能。相信很多用户已经发现,当他们和往常一样登录自己的邮箱时,启动页面会显示 Buzz 开启的邀请,点击后会进入 Buzz 的初始配置界面,经过简单的配置步骤之后,Buzz 服务便集成进了 Gmail 邮箱之内,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邮箱界面内体验最新最酷的 Buzz 功能。
可能吧和月光博客对此功能都有了详尽的评述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相关文章,了解 Buzz 的功能概况。
我这篇博客想专门论述的是 Google 此举引发的对个人隐私和邮件安全的考虑。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仅来自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很多国外用户,包括 Facebook、微软等业界专家,也纷纷发文阐述了对 Buzz 这一新兴产品在安全和个人隐私方面的担忧。
Buzz 目前的安全设置
这里有必要考查一下 Buzz 目前自身的情况:
(1)启动 Buzz 服务会为每个用户开启一个可公开访问的 Profile 页面,用户可以通过 https://www.google.com/profiles/me 查看和设置自己的 Profile ,一旦配置完成并公开,其他用户也就能通过 https://www.google.com/profiles/<yourid> 的链接获取该页面的内容;
(2)在该 Profile 页面上可能会包含以下有关个人隐私的内容:(取决于用户各自配置情况)
- 显示我的全名,让其他人在搜索时能够找到我
- 允许别人与我联系(而无需显示我的电子邮件地址)
- 显示我所关注的人和关注我的人的列表(缺省情况下是你通过邮件和 Gtalk 联系最频繁的人)
- Prifile 的 yourID 可被勾选为邮箱名称
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启动 Buzz 服务,很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常大多数用户对缺省配置都会不做任何改动,就会导致上述的四部分信息暴露于外,成为公开的“秘密”——你或许还是以为自己穿着内衣内裤,其实后面早已走光了。
为什么这些隐私的暴露对于用户来说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我相信很多用户对此都不会有太深的认识,在连续发了几条推表示了我对此的担心之后,我看到了一些同学的反馈,从侧面也说明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邮箱安全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看法:
- 邮箱公开有什么关系?很多人都是邮箱公开啊,推上不少名人都是用真实姓名上推啊;
- 我没有看出邮箱公开有什么坏处;
- 大不了换个其他名字就完了,至于说关注和被关注的人,暴露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 ……
电子邮箱地址公开的风险
我曾在文章中表示过对邮件服务的评述:电子邮件对个人来说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不安全的网络服务之一,并且专门写过对邮箱安全设置的建议,见《你的电子邮件被“偷窥”了吗?》。
的确,作为网络上个人对外联系的窗口,电子邮箱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对外公开的。但是公开,就必然带来相应的风险;公开的程度越高,其风险也就越大。
首先是可能会收到垃圾邮件的骚扰——尽管像 Gmail 这样的邮箱能够提供强大的垃圾邮件过滤和用户自定义功能,但从电子邮件服务本身的机制来看,由于缺乏完整全面的发信端认证体系,定位追踪垃圾邮件来源、完全杜绝垃圾邮件,都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由此可见,个人邮箱的公开程度,直接决定了你将会收到垃圾邮件的数量。
其次是给黑客和对你个人信息窥伺已久的人提供了密码攻击的机会。世界上的邮箱地址数以亿计,如果没有准确的定点目标,单纯对某个邮箱进行强力破解攻击是得不偿失的。但是一旦获悉了邮箱地址,情况则完全不同:针对确定的电子邮箱,将登录过程和来往邮件进行监控,监听和破解效率将大大提高,而所获得的预期收益也蔚为可观。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谭作人一案中警方所出示的“罪证之一”便是谭在 Yahoo 邮箱中与王丹的来往电子邮件副本,而谭的电子邮件地址则是其自己公布于网上论坛中的。
一旦某个电子邮箱账户被入侵,不但里面的所有来往信件和个人隐私全部曝光,入侵者还有可能留置后门,通过设置定义规则自动“转发”的方式将随后的来往邮件全部秘密发送到另一个信箱内,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实行全部监控。不但该用户的信息被全盘掌握,与他(她)通邮的其他用户也同样被置于危险之中,入侵者甚至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顺藤摸瓜掌控大量的账号信息,随时根据需要使用。
第三,则是你的邮箱将有可能会被用作钓鱼和攻击他人邮箱的跳板。我们很多人都可能收到这类邮件,包含一些模棱两可的话,顺带包含一个附件或者连接,只要你不小心点进了这个链接,可能就会因为打开携带病毒的恶意程序,或者被该页面中所包含的恶意代码种植木马,这些病毒可能会时刻扫描你系统中的重要文件,并监控你的键盘输入,将重要的信息传送给入侵者。这样,你的机器不仅仅自己中招,而且还有可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状态下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的胁从,很多典型的“联系人攻击方式”就是通过获取你机器上保存的邮件联系人,假冒你的身份,向你的朋友发送病毒附件或恶意链接,达到病毒传播和更多机器被入侵的后果。
综上所述,电子邮箱地址的公开本身就会带来这一系列可能的后果,Buzz 允许用户将 Profile 设置成邮箱地址,自然也就等同于纵容了这些攻击的发生。
联系人信息公开的风险
这其实还不是最严重的,Buzz 可能会暴露关注和被关注的人,这会使得危险进一步扩大。
我们都知道在邮件服务中,通常情况下,人们只依赖发件人邮件地址来判别对方身份。而邮件协议并不禁止假冒发件人邮件地址,只需要一个普通的发信程序,就可以仿冒任何来源的普通电子邮件。过去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这样严重,是因为人们同时也根据发件人的名字来做判断的依据,比如信件来源会同时显示发件人是谁、邮件地址是什么,便于收信一方判断。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 Buzz 将 Profile 公开,而很多用户习惯将 Profile 中的名字与其邮件发送过程中所填写的名字保持一致,这就使得攻击者可以很轻易地拿到用户所信任的一些联系人资料,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邮件欺骗攻击。在 Buzz 出现之前,监听窃取这些联系人的信息资料,是只能通过网络嗅探方式在路由器、网关防火墙一级实现的,而现在则等于完全公开了,公开的后果就是使得用户的邮箱成了一张四面漏风的墙,安全变得更加脆弱了。
攻击者一旦拿到了联系人资料,就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仿冒该联系人,通过在邮件中包含恶意附件或有害链接的方式实行“一次性欺骗”;另一种则是注册一个相仿的邮箱,比如将字母'l'替换成数字'1',将字母'o'替换成数字'0'等等,用该信箱与你联系,获取信任并试图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前一种方式主要利用联系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更有效地传播病毒木马程序;而后一种方式则在很多时政异议人士的信箱攻击案例中屡有发现:不少在推上的律师和维权人士都经常反映他们收到了某人的邮件,要求提供信息或重要文件等等,最后发现其实对方是邮件欺诈或盗用。
即便是 Buzz 提供了“允许别人与我联系(而无需显示我的电子邮件地址)”的选择,但由于后一种方式只是仿冒发件人,并不需要知道收件人的邮件地址,因此攻击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旦发件人看起来像是自己认识的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便会急剧上升。因此,一旦被 Buzz 暴露了邮件联系人信息,就意味着你的来往邮件可能不再是真实可靠的了。
基于电子邮箱做社区的风险性
说到这里你可能就会开始担心自己的 Profile 设置,你可能会想,把下面的所有设置都关闭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 (禁止) 显示我的全名,让其他人在搜索时能够找到我
- (禁止) 允许别人与我联系(而无需显示我的电子邮件地址)
- (禁止) 显示我所关注的人和关注我的人的列表
- (禁止) 使用邮箱名称作为 Profile 的 yourID
的确,如果你真能做到在 Profile 页面上不留任何一点有关个人信息和邮件账号的痕迹,那么暂时来说,你的邮件账号安全危机就会暂时解除了。但是,谁知道 Google Buzz 又会将其触角伸入到哪些方面角落呢?作为社区服务,Google 完全有理由把 Buzz 与旗下的任何其他服务相整合,让用户充分体验发言、交流、分享的乐趣,但是,如果这些便利是建立在个人隐私可能会被泄露的风险之上,我认为这一思路就是有待斟酌评估的。
为什么一定要以邮箱账户作为社区服务的切入点呢?我一点都不怀疑 Google 的野心,正是由于 Gmail 的成熟和日益广泛的使用,才使得 Google 试图从一个大范围现存的用户群出发、而不是从零开始打造来打造自己的社区。这一点用意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则被迫时刻面临着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个人隐私泄露的尴尬处境。
从我个人角度讲,我还是倾向于社区“非实名化”,减少在社区中存放个人隐私信息,将网络社区作为一个更纯粹随意一些的交流场所。就比如我自己,我在所有的社区网站都用 @xiange 这个统一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网络社交名片,但这个名字跟我的个人邮箱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这样我就可以在社区网站有效管理自己发布和接收的信息,而不会担心受到任何个人隐私方面的困扰。让实名的归实名,匿名的归匿名,不要一锅端,也不要试图去一统天下,这样可能对信息交流更有利一些。有何不可呢?
值得高兴的是在本文撰写之前,Buzz 仅仅推出一天之后,Gmail 的官方博客便表示已听取了网上众多有关隐私泄露方面的意见,迅速对 Buzz 进行了改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的忧虑并不是多余的。
我希望 Google 能够在广泛吸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其他社区网站的成功经验,根据自己产品系列的特点,打造出一个成功的社区平台。结果会是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转载】韩寒:中国为什么不是文化大国
2/03/2010 10:59: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This is my second time in Xiamen. The weather here is great. No wonder people like to go outside and stroll. Hmmm ... I just heard Teacher Deng spoke about certain issues on nationalism. I was reminded of a couple of sayings which I came across them previously. They are other people's words, not mine. The first saying is, "National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scoundrels." The second sentence is, "True patriotism is to protect this country so that it will not suffer any harm."
For today's talk, I have brought along a written speech in order to constrain myself. Mainly, I don't want you to suffer any harm because I may stray all over the place. Let me begin.
Dear leaders, dear teachers, dear students, how are you? Do you know why China cannot become a grand cultural nation? It is because most of the time when we speak, we put "Dear leaders" first and those leaders are uncultured. Not only that, for they are also afraid of culture, they censor culture and they control culture. So how can such a nation become a grand cultural nation? Dear leaders, what do you say?
Actually, China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grand cultural nation. Let me tell you a story. I am the chief editor of a magazine which has yet to be published. The Constitution states that every citizen has the freedom to publish, but the law also says that the leaders has the freedom not to let you publish. This magazine encountered certain problems during the review process. There is a cartoon drawing. In it, there is a man without clothes -- of course, this is unacceptable because the law says that we cannot exhibit the private parts in a publicly available magazine. I agree with that and I don't have a problem with it. Therefore, I intentionally created an extra-large magazine logo to place at the illegal spot of the cartoon. But unexpectedly, the publisher and the censor told us that this was unacceptable too -- when you cover up the middle part of a person, you are referring to the "Party Central" (note: "party" is a homonym for "block/shield" and "central" can mean either "center" or "middle"). My reaction was like yours -- I was awed and shocked. I thought to myself, "Friend, it would be so wonderful if you could put your awe-inspiring imagination into literary creation instead of literary censorship."
I use this story to tell you that everybody has good imagination. Yet we can only imagine many things but we cannot do them, we cannot write about them and we cannot even talk about them in many situations. We have too many restrictions. This is a restricted country. How can a restricted country produce a rich and abundant culture? I am a comrade who has few restrictions. But when I write, I cannot help but think: I can't write about the police, I can't write about the leaders, I can't write about government policies, I can't write about the system, I can't write about the judiciary, I can't write about many pieces of history, I cannot write about Tibet, I cannot write about Xinjiang, I cannot write about assemblies, I cannot write about demonstration marches, I cannot write about pornography, I cannot write about censorship, I cannot write about art. I am unable to write anything elegant. I am really incapable of writing anything elegant because I am not Yu Qiuyu.
Internet essays have more room. Many friends who write scripts. I know some friends who write scripts (such as Ning Caishen's theatre scripts) and others who write movie scripts. They suffer a lot. Under such a cultural environment, I wonder how can China be a grand cultural nation. Maybe if the world is reduced down to China, North Korea and Afghanistan. Everybody knows that culture is out of bounds in North Korea. In Afghanistan, the situation with the nation is still unclear so they can't be bothered with culture for now. Even so, they have a writer who wrote
In our so-call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we cannot keep bringing out the Four Great Works or the 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We know that this is like a conversation during a marriage interview. The girl's side asks you if you are rich and you reply that your ancestors eighteen generations ago were very rich. That won't help you now. We did not cause this tragedy, even though it is said that the road to North Korea is paved by the silence of everybody. On one hand, we are better than North Korea because we know what it is like there. On the other hand, I think that many of you present today are not silent -- it is just that we are being harmoniz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war against pornography in China, many fellow students are aware (even though these facts have been disappeared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at Teresa Deng and Liu Wenzheng were pornographic, vulgar and indecent once up a time. When too many people listened to them sing, they became pornographic, vulgar and indecent. But when every Chinese person listened to them sing, they were no longer pornographic, vulgar or indecent anymore. If we all oppose cultural censorship so that the the only words left in the database of banned words are anti-human ones, we can create a grand cultural nation. It does not matter if my name or yours get added into the database. I believe that the database has a maximum capacity and every additional word will accelerate its destruction.
I hope that our news media workers, our students, our teachers, our cultural workers and our cultural lovers will try our best to reduce the censorship, and our leaders (who are not the same as our parents) and our government may have sufficient self-confidence to become more open. I know that our leaders like to export our culture because this is a sign of a strong nation. But I feel that our present culture is not exportable. In this creative environment, all writers/workers are constantly censoring themselves. How can any respectable work be produced in this environment? Around the world, you attempt to export Chinese culture by offering works that have been castrated like
Finally, I want to return to the database of banned words. The more words are in that database, the weaker the culture of that nation will be. But our government gives you plenty of explanations. They tell you that this is being done to protect young people and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Culture is free, so they have the right to censor any information or culture that may endanger young people or destroy social stability. But if you agree with that, then sooner or later that when you complain about what happened to you one day, they will censor you because you are destroying social stability. Any opinion that is disadvantageous to the ruling class or their interests destroys social stability and endangers young people. If we had put up with the Green Dam software back then, we would have Green Dam operating now. When that time comes, we will not just be looking at the demise of culture. So fellow students, we cannot let this day arrive. Otherwise, we will be the laughing stock in the electronic history books that our grandchildren will receive via satellite many years from now.
Thank you, everybody.
个人社交名片的网络身份——微博
2/01/2010 12:19: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当下新浪微博正如火如荼,2010.1.20,无独有偶,网易微博、搜狐微博、和人民微博又在同一天开放内部公测,随着近来各大门户、新闻、以及社交网站纷纷开发推出自己的微博服务,国内第二轮“围脖”大战的序幕已经开启。微博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UGC(用户产生内容)内容服务,在当前国内信息监审极其严格的背景下,看各站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何在确保自身生存的前提下,争夺用户、抢占制高点、扩大宣传影响,是一件相当有看头的事情。
为什么各家微博纷纷上马?
微博为什么被视作Web 2.0时代一项非常重要的关键业务?为什么各大站点对此都青睐有加,纷纷上马?我认为原因有四:
- Twitter 推特在全球走红的示范效应:
- 新浪微博利用自身平台打造的名人微博运作模式,使得“围脖”对于国人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 微博自身的特点:轻量级、易参与、易传播、加速信息流动;
- 微博自身的黏性和排他性,一旦使用了某一种微博产品,形成了一定的传播渠道之后,用户便趋向于不再考虑其他微博产品——迁移会导致跟随者的流失,迁移转换的代价较高。
既然微博即将(或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如果门户网站不开发自己的微博服务,就会面临潜在的用户流失问题。用户每天在网上的活动时间总体是有限的,在某类服务上消耗一定的时间,就必然意味着在其他方面有所降低,具体表现在:
- 用户既然可以从微博获取感兴趣的信息,那么对于新闻网站无目标的浏览就必定会有所降低;
- 用户既然可以在微博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那么通过博客这类相对重量级的渠道发布就必然会有所降低;
- 用户既然可以通过微博与网友交流反馈,那么通过社交网络或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频率就必然会有所降低;
总体来说,由于微博本身具备了“表达和倾听”的社交基本属性,又具有“发布和传播”这样的媒体属性,且由于它是半开放机制,具有一定的隐私控制。长期使用微博服务的用户将会发现,只要使用得当,微博就可以有效地涵盖新闻、博客、社交网络的主要功能,并且微博的时效性是以上其他网络服务所不能比拟的。
有鉴于此,我认为,微博将会是未来“个人社交名片”网络身份的一个强有力候选者。
为什么微博适合作为个人社交名片中的网络身份?
说到社交名片,前几天我在和网友吃饭时候说到腾讯QQ,有人说腾讯有做高端用户的考虑,我当时就表示了异议。在我看来,只要腾讯仍然坚持使用数字ID作为用户标识,它就不可能进入高端用户市场。原因非常简单:
- 社交的第一要素是身份辨识。用一看就能够识别的用户名,还是用不易辨识的数字ID,无论是从自我一方的认同感,或是从对方角度的认可度,其优劣差别都是不言自明的;
- 社交由于是多次行为,因此必须保持常用ID的固定性,否则不容易建立起普遍稳定的人际关系。而QQ那种随时可注册一个新号、随意添加好友的模式显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那么,是不是其他的用户身份就适合作为社交名片呢?也不尽然。微博ID 与其他的用户身份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
微博相比其他方式网络身份的优势
我们通常见到的名片上,除了真实姓名、工作职位头衔等个人信息外,最常用的联络信息就是以下几种:手机、座机、邮箱、IM(即时工具)、博客网址、论坛ID
前两个就不用说了,这年头敢把自家手机和座机随便往外发的,除了推销员大概就没有别人了。就算你的手机号码只告诉身边的好友,万分小心也没有用——只要你买过房子买过车,你的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基本上就成了透明公开,不是天天收到垃圾短信的骚扰,就是动不动有各种保险、旅游等行业的人员电话骚扰促销,简直不胜其烦。因此敢把前两项放到网上的同学,我都认为是无知+无畏,对个人隐私简直就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将来倘若在网上不小心被人肉搜索,这些信息就是祸根来源。
邮箱看似好一些,毕竟与真人隔了一层。然而除了存在垃圾邮件的困扰因素之外,邮件方式的另一个重要不利之处在于:邮件服务是最不安全的网络服务之一。国内就不用说了,只要在国内的邮件服务器,就没有不内容过滤审查的。敏感时期,只要执政者一声令下,你的个人隐私、重要邮件、甚至登录密码,都无不在监管者的掌控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因为使用国内邮件服务而早已被监听控制而不自知的。
就算是使用国外邮件服务器,你也必须要小心自己访问邮件的方式:Web 登录,IMAP/POP取信,SMTP发信,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未被加密,你的一举一动和邮件内容都有可能在 GFW 网关被嗅探窃听。就算你非常小心谨慎,能够保护自己好自己邮箱的安全,你也无法保护与你通信之人的安全,对方完全有可能用的是某个早被监控的国内邮箱,或是根本就没有安全防范意识,任由自己的邮件可能被他人拆解而不自知。
在网络上公开自己常用的邮箱,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愚蠢且危险的行为。愚蠢,是对他自己说的,危险,则是对他的联系人而言了。因为一不小心,由于他的邮件防护措施不严密,给自己造成麻烦不说,甚至还可能会危及到其他人的安全。侵入者无论是继续监听,或是利用邮件钓鱼,取得其他联系人信任并获取更多信息,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都是难以估量的。
用 IM 好不好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QQ 的问题,那么换成 MSN 呢?众所周知 MSN 的账户名就是邮箱地址,邮箱暴露可能造成的后果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更何况 MSN 是个彻头彻尾不加密的会话协议(尽管有第三方的模块可以设加密),这也就意味着在网关上随便放一个网络嗅探工具,探索到大多数人的 MSN 聊天内容可说是易如反掌。QQ 虽然号称自己是加密传输,但它所有的传输记录都会在服务器端备份,随时可能会接受政府机关强令要求过滤和查验,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公安抓捕他们时候所提供的证据就是 QQ 服务器上保存的聊天记录。
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 IM 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的大门随时向国安国保敞开。就这么严重,敢在不加密的 IM 上随便说话的人不信就试试吧。
说来说去,把上述排除之后,适合做社交名片的网络身份,除了微博之外,就只剩下博客网址和论坛ID了。
先说说博客的劣势:不是每个人都写博客的,更不是每个人都有精力去打点一个博客。通常,写一篇有内容质量的博文,大约要花数个小时,这还不包括之前收集资料、酝酿构思所花费的时间。尽管有些朋友的博客可能只写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看似每次花不了太多时间,但相对于微博而言,博客仍然是显得稍微“笨重”了些,现实中能做到每天更新一篇原创博客的人,寥寥无几。而相比而言,微博每条最多只包含140字,思维碎片和生活琐事可以很方便地记录下来,即便每天忙于工作,更新数条微博也并非一件难事,看一个人的微博,可以更方便直接快捷地了解其状态,这样轻量快速的更新优势,是博客所无法比拟的。
再说说论坛ID,
第一、论坛都是闭合圈子,对方如果不是那个圈子的人,可能就无法直接体会其在论坛上的言论作用和地位;
第二、论坛ID的价值,与其说是个人价值,还不如说是更多的是来自平台价值、或者编辑作用。常用论坛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在大论坛访问量高的帖子质量就一定好,其实不然,大论坛上看的人多,即便是普通帖子都有可能访问量很高,而编辑有选择的“置顶”操作更会加剧这一效应。正是由于论坛平台和编辑的作用远大于作者本身,因此作为宣传个人的社交名片而言,论坛ID并不具备彰显区分个人独特价值的作用。
第三、论坛ID通常很难持久。以我个人的经验,用户坚守在某个固定论坛的时间,通常很难超过两三年。这中间往往会经历论坛人事的变动、论坛格局和管理理念的改换、个人兴趣的转移等各种因素,聚散离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既然如此,把论坛ID作为个人社交名片的就不能说是真正合适的。
理想的个人社交网络身份——微博
真正合适的个人社交名片中的网络身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我认为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上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而微博恰恰具备这些潜质:
- 它必须是易辨识,且固定的;
- 它只可能有两种方式,类似 Twitter 对搜索引擎友好的非实名开放式,类似 Facebook 对搜索引擎关闭的实名封闭式。相对来说,我更偏好于前者。对于非实名且封闭式的访问,比如新浪,我认为是自杀。
- 它能够让用户轻松发布、回复和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等;
- 它能够允许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更新,保持时刻Online的可能性;
- 它必须要保持账户价值的稳定性,账户不会被随意清置或删除;凡是无理由删除用户账户的网络服务,无论其平台规模多大,也不具备个人社交名片的基本要求。
- 用户在其上产生的价值,能够以可见形式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其价值和信用随时间累积;
- 它具有历史的回溯性和不可修改性。凡是不能查找旧信息、或是信息可被随意过滤审查、修改、删除的,都不具备个人社交名片的要求。
- 它能够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致外泄,能够拒绝不必要的骚扰,保证服务安全可靠;
- 它应该提供开放接口,便于在各种场合空间进行更广泛的推广;
- 它可以作为其他站点服务允许的登录ID,支持直接登录访问;
Twitter vs 新浪微博,Web 2.0 vs Web 1.0
通过以上所列,你或许也能看出,这也是我为什么非常看好 Twitter 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 Twitter 是如此完美地符合上面所有的要求,它强大的数据和应用开放接口,使得越来越多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支持 Twitter ID 登录访问。尽管 Twitter 在国内被墙,尽管使用它的用户还不多,但它代表着一个未来,一种趋势。
有不少人现在很看好新浪微博的名人模式,不过我认为它在(2)(5)(7)(9)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尽管它有非常大的用户群平台,但是它的思路仍然是沿用 Web 1.0 的运营模式,与 Web 2.0 用户参与产生内容的思路背道而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新浪微博给相对比较出名的人和机构发邮件或打电话,表示如果他们愿意签排他合同——即只在新浪微博上开微博,新浪愿意给这些人和机构做强力的推荐。”——这跟我在前面提到论坛编辑的推荐思路有什么不同么?其实新浪就还是拿着做论坛的思路在做其后的产品,无论是做名人博客,还是名人微博。推广名人本身固然没什么不好,然而未来的网络趋势,必定是普通人机遇之所在,网民嘈杂声音之天下。新浪倘意识不到这一时代的变革,不能及时顺应潮流,纵使再换千般好皮囊,内里却也早已朽臭了。
以我个人来举个例子,@xiange 这个ID,目前在 Twitter 上活动半年左右,目前fo人数1369,发推4000+,平均每三个推左右能获得一个新的跟随者。目前我的 Twiter Profile PR 搜索排名是 5(最高是10),远远超过我这个博客的 PR,其作为个人社交名片的价值已非常显著。
而在新浪,我也曾注册了相同名字的ID,结果是基本上每天被删一到两条信息,最后不到一个月,账号被彻底清除,积攒的几十个跟随者和所有发言也灰飞烟灭。即便是我在新浪能够积攒上千上万跟随者,可是这样一个对搜索引擎和API完全封闭的网站,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删除信息、删除账号的服务,你敢让自己把家安在那里吗?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有朋友说,作为普通人而言,使用国内服务就意味着随时要做好被清账户的准备。不仅仅是新浪、豆瓣、网易、搜狐、百度、天涯、腾讯……皆是如此。大环境是在政策高压下,国内网站们纷纷自宫,小对策是屁民们纷纷翻墙流亡,这实在不是因为我等屁民不爱这个国家,而是与那些表面上看似绚烂的诱饵相比,我们更爱惜自己的生命和自由。
【微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