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随机文章载入中 ... / Loading ...

【博客动态】2013年终总结

12/15/2013 01:46: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写本篇年终总结之前,翻到上一篇09年终总结的博文,时光已悄悄过去了四年,而文中曾许下的“好五倍”期望显然也未曾实现。人过四十即当不惑,当年看重的博客和社交网络的访问量、订阅数、粉丝数等等,如今皆如过眼烟云,因此本篇不再设类似的目标,只对自己个人一年来的经历与得失做一个整体回顾,零碎啰嗦有如流水账,然只需自己心头明晰便好。古人有云“悟以往之不谏,知来日之可追”,生活亦当时而反省之,聊以自勉。

  一、工作

  今年没有跳槽换工作,职业岗位一切照旧,IT大环境不景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成了“三无”(无涨薪、无提职、无奖金),因而从薪资角度上讲,是完全没有任何长进的一年。这情形说来颇令人泄气,不过也属近年来的常况,国内政府所推行的“工资翻倍”计划注定与吾等无缘,通胀的压力与日俱增,养孩子的开销包袱日后愈来愈沉重,如果继续长久如此进行下去,难免会考虑有所动作——只是目前要找一个工作压力不太大、薪资较为丰厚、且能够抵御通胀压力的工作,谈何容易?!也许将来注定需要有所取舍,这仍然会是个艰难的选择。

  今年的工作把重心放在了带团队方面,尽量放手,让团队成员独立承担软件项目的全部过程,逐步降低自己主动参与第一线的冲动。成长总伴随着阵痛,全年所做的大多数项目,因我只负责把关而不直接参与,多有磕磕绊绊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却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能感觉到随着项目承担数量的增多,大多数团队成员的经验素质方面在逐渐成长。但是对于我个人在团队建设管理能力方面的提升方面,却不是十分满意。我需要找机会扩大团队规模,将自己的工作角色和重心继续进一步转型,建立良好的团队信用,扩大可见范围,帮助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定位和成长,这仍然是我明年继续努力的目标。

  编程方面新学了Python,并应用于下半年的开发过程中,也算是跟上潮流吧,这大概是个人在技术领域今年唯一长进的地方。此外英文写作一直是弱项,今年虽然通过培训课的方式有所改进,但自觉效果并不是太显著,今后仍需在工作邮件和计划建议等文案写作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二、家庭

  孩子年初进了幼儿园,辞退了保姆,太太和我开始自己带孩子,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因而被大量挤占。晚饭后到十点之前基本上是我和孩子的游戏、阅读时间,周末和太太一起陪孩子,亲子关系较去年有了较多的改善,但离自己的期望还是有一定差距。

  希望明年能够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时间观念和自制力、英语、艺术方面能有所进益,我个人关于孩子的培养有不少规划和设想,但路还需要一步步走,慢慢落在实处。今年带孩子出行迄今已三次:三亚、大连、武汉,明年还会选择一些适合孩童游玩的地方,以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个人修炼

  见今年写过的三篇计划博文,

  3.1 计划之一:减肥健身

  自九月初锻炼减肥四个月绘制了体重曲线图之后,今年的后四个月目标调整为控制保持体重,并增加适当的力量锻炼。每日锻炼次数减少为晚上一次,时间在30~40分钟,其中前10分钟在骑行脚踏车同时辅以哑铃力量锻炼,8~10组不同姿势,每组不间断持续25下,直到身体发热为止。目前看来效果不错,体重基本控制在71公斤左右,自觉上臂力量有了一些增强,今年的减肥健身计划可以说达到了预定目标。

  3.2 计划之二:古典吉他

  经过若干个月的实践,首先发现的问题就是每日半小时练琴时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因为十点之前要陪孩子,基本上只能从晚上十点以后才有个人的自由时间,健身就已占据了近40分钟,练琴都得11点以后了,如果再遇到一些工作、写博或者其他事情,练琴的时间就难免被占用,曾经也出现过几周时间甚少摸琴的状况,一些练习过的曲目生疏后又得从头练起,效率不高。

  另外一个严重困扰是随着记忆力的衰退,背谱演奏成了严峻的挑战。都说练琴最后应该练到不经大脑,直接手指肌群对应小脑的条件反射,但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发现,只有少数反复练习的曲目能够达到这样的熟练程度。其他凡不常练习的曲目,即便曾经视奏过,过一段时间也会完全忘记。因此强迫自己背谱成了个痛苦而又必须经历的过程——值得庆幸的是,凡是靠背谱弹下来的,最后都还能弹得比较熟,一年下来数一数,还能拎出七首来。这也使得我必须重新考量自己当初制定的计划(两年内练完25首曲目),目前看来这个目标很难实现,考虑到未来与写作时间的冲突,三到四年的时间目标要相对现实一些。下表是目前完成度的统计,折算平均完成度36.8%,考虑到未练曲目的难度可能会更高一些,因此今年的完成度大致在30%左右,低于预期。


卡尔卡西 - OP 60 25首练习曲 (综合完成度36.8%)
No. 1 基本可背谱演奏 90%
No. 2 视奏练习 10%
No. 3 背谱熟练演奏 100%
No. 4 视奏练习 30%
No. 5 视奏练习 10%
No. 6 基本可背谱演奏 90%
No. 7 视奏练习 10%
No. 8 视奏练习 20%
No. 9 前半部分可背谱演奏 50%
No. 10 N/A 0%
No. 11 基本可背谱演奏 90%
No. 12 前半部分可背谱演奏 50%
No. 13 视奏练习 20%
No. 14 背谱熟练演奏 100%
No. 15 视奏练习 10%
No. 16 N/A 0%
No. 17 N/A 0%
No. 18 基本可背谱演奏 90%
No. 19 基本可背谱演奏 90%
No. 20 N/A 0%
No. 21 N/A 0%
No. 22 N/A 0%
No. 23 前半部分可背谱演奏 60%
No. 24 N/A 0%
No. 25 N/A 0%

  3.3 计划之三:《Mind Games 心灵游戏》
  
  这里要向期待我完成这篇小说的读者说声抱歉——很遗憾,仍然是没有动笔继续写我的小说。尽管在脑中构想了不少新的情节,但距离一气呵成挥笔写就的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也越发感到有点绝望:时间精力有限,文字能力下滑,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当初的情节构想,如果落到笔下,少说也要再写十几万字的篇幅,但如果按照目前每晚午夜能挤出来的零星时间,还不能保证每天都能保持状态,每天平均一千字都是非常高效的了,还很有可能达不到。这样即便是文思泉涌,且把优先级排到最高,起码也要写满一年时间,而这已经是我预计的最佳情况。除非把其他诸如健身、练琴、写博的事情都停掉,全心全意完成小说——尽管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世纪末情感》的下篇十几万字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几个月内完成的,但那毕竟是六年前的事情了,整个人的状态、环境因素都无法与当时相比,当年的倾尽投入孤注一掷,在如今的我看来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能逼着自己腾出时间咬牙坚持写完,就已经令自己相当满意了。这样想来,明年希望能够顺利启动并保持一定进度,甚至放到一两年开外才能完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3.4 网络生活:

  近两年由于孩子的出生,以及在社交网络上碎片化时间的占据,集中花在博客写作上的时间日渐稀少。幸而及时意识到这种状态的非正常,并且强烈感到碎片化语言对清理思绪和沉浸写作的负作用,因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意识地逐步减少在社交网络上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重新向博客回归。六月以来写了22篇博客,大体接近2010年的更新频率,我认为每周左右写一篇博客是自己可以控制承受的。尽管新写的博文质量可能有点参差不齐,甚至某些篇章也有滥竽充数之嫌,不过写作这东西总有个慢热过程——三年不写,笔头生涩,总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找回感觉,权当这半年是在练手了,为将来重新捡起未写完的小说做些长远准备。

  今年的另一个无法避免的网络话题就是“微信”。感谢微信让我与如此多的旧日同学找到联系,重拾友谊。说起来往往都是十年以上未通音讯,甚至自毕业之后二十多年再无下落,天涯海角相隔、或是同在一个城市却老死不相往来,却忽然有一天被微信聚拢在了一起,从小学、初中、高中、本科以及合唱团的群,在你来我往的寒暄谈吐过程中,学生时代的记忆被一点点地唤醒——熟人圈自有其无法替代的魅力,从这个角度上讲,微信真的是功德无量。

  然而,重度使用也带来了负作用,那就是微信依赖综合症。本来我是根本不用智能手机的——全天工作都跟网络相关,相当于时刻在线。然而微信开启了另一个窗口,使得我这样的人也经常没事就翻看手机,看群里又有什么人发言,谁的朋友圈又更新了,谁有没有发过来什么悄悄话,于是整个人就感觉有太多时间被黏在了微信里。明年我打算有意识地减少一些对微信的过度牵扯依赖,降低主动查看信息的频率,将碎片式的时间收集起来,集中精神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微信虽好,但沉溺其中未见其利,人生短暂,宝贵光阴瞬忽而过,凡事孰轻孰重,心头当自有警觉。

  3.5 阅读清单:

  今年的阅读主要是通过Kindle读电子版,每日睡前和晨起时会阅读几个章节,断断续续地读。时间非常有限,读完的书也就不太多。以下是阅读清单,其中带*的是我认为比较精彩,值得推荐的书籍:

  东野圭吾的几篇推理侦探小说,中篇*《圣女的救济》《盛夏的方程式》,侦探伽利略短篇系列(《伽利略的苦恼》《侦探伽利略》《预知梦》

  因观看电影而阅读的小说原著,大卫·米切尔*《云图》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书评+影评
  科幻小说:罗伯特·海因莱茵的《异乡异客》;罗伯特·J·索耶的科幻小说,《尼安德特人三部曲》(原始人*人类混血儿),《WWW三部曲》(*苏醒注视惊奇);罗伯特·查尔斯·威尔逊的时间三部曲(*时间回旋时间轴时间漩涡

  科普作品:格林*《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

  其他:安·兰德*《源泉》、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国内作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莫言*《生死疲劳》《酒国》、刘慈欣*《超新星纪元-1991年未公开版》、钟求是*《两个人的电影》书评

......

[阅读全文]

Love Will Find A Way ——钟求是《两个人的电影》读后感

12/12/2013 01:13:00 上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家中订阅的报纸,不知怎么附送了一本《小说月报》,百无聊赖地翻阅着其中的中短篇小说,前面几篇着实提不起兴趣,随手翻到最后一篇——《右岸》,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意思,让我联想起了自己阅读器里订阅的《左岸读书》,原以为跟塞纳河左岸的来历有点关系,或许是“诗歌、哲学、贵族化、咖啡馆、艺术、清谈、文化”……诸如此类浪漫事物的对立面,严酷的现实?然而细细读进去几章,才发现却是一篇描写女性同性恋的心理小说,原来在那个圈子里的专用词,左岸是男同,右岸则对应着女同了。

  虽然题材有点不符我的习惯,然而小说的文笔情节却相当吸引人,在这个无所事事的午后,这篇小小的、令人多少感到有些诡异和难以想象的故事,就这么让我一直读下去直到结局。对作者颇有些好奇,因为以往很少见此类题材描写的文学,心想作者多半是位女士,否则怎会对女同们的心理能揣摩到如此细致?然而看到篇尾的作者简介,则让我暗自吃了一惊,“钟求是”,男,一九六四年……

  纯属突发奇想,便去搜索该作者的介绍,看看有没有其他作品。很快就发现了这么一篇评价,可以和《山楂树之恋》媲美的读本——钟求是的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接着是看到新闻报道,《两个人的电影》是2013小说月报百花奖的获奖篇目,那不过是今年7月的事情。

  世间很奇妙的一桩事情,就是你永远无法预测自己下一秒会跟哪位作者、或是哪一件作品,突然产生莫名其妙的联系,而这惊鸿一瞥的联系,却有可能会开启你心头的一片天空,在你心底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迹。人们可以将之归结为偶然,也可以称之为幸运或者奇迹,这亦是我所称的“缘份”。

  于是,我和《两个人的电影》的缘份,就起源于那沙发上平摊着的杂志,寻踪蹑迹,最后到达小说的结尾——“因为我知道,我也不是一个人在看电影”。无数感怀的思绪,随着昆生和若梅一年年场景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故事,被慢慢勾起,我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篇小故事,会有那么些读者能够产生共鸣,为什么它能够获奖,因为的确,就像它结尾这句话所说的,“我也不是一个人在读这篇小说”。

  以下的读后感,是写给已经读过这篇小说的你的。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那我推荐你不妨找来读一读,《两个人的电影》,篇幅不长,不需要很多时间,但我相信每个心怀柔软、内心藏有故事的读者,应该很容易能从这篇小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

——————读后感的分隔线——————

  假如有人问,如果一对有情男女,在现实生活中不通过任何方式联系:没有见面,没有书信,没有电话,没有短信……只靠心底留存的相互思念,那么这份思念能够持续多久?

  你一定会嘲笑这个问题的荒谬——搞什么?在这个男女约会第一次就有可能上床,平均一段恋情维系三个月就算长久的年代,无数的机遇藏在幽暗角落向人们招手,一切都像速食面那样快速便捷——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既然无法保持联系,感情显然是会在无法挣扎的绝望中慢慢死掉,这只是个早晚问题,无论两人爱得多深,几个星期、三两个月……不出一年,时间自然会冲淡一切思念。

  那么——这个问题接着问。如果还是上述的情况,如果给这段漫长的等待设一个期限,你觉得最长能等待多少年?

  呃,与前面的绝望不同,有期限则意味着希望,这就会有些不同了。这大概是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两个人各自的生活都没有出现太多变数的话,等几年也是有可能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一方在异国他乡求学,两人在此期间联系甚少,等到学业有成之后重聚的例子,虽然稀少,但也还有。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各自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朋友、新的感情轨迹,原先的感情由于缺乏相互联系沟通,难以抵挡空间的相隔和时间的变化,分开时间越久,继续维系下去的可能性就越低。也就是说,即便是存在希望,但如果希望太过微弱渺茫,不足以抵御生活的变化,感情最终仍然是会败给空间和时间。

  那么,看起来只剩一种存活下去的可能了,那就是要保持足够的希望,并且双方生活的变数影响要相当小——这也就是《两个人的电影》中昆生和若梅采取的方式:彼此不进入对方的生活,两人约好在每年固定的七月三十日,一起到县城的中山公园见面聊天看风景,晚上吃饭,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然后在旅馆住一晚上,第二天告别后依样进入下一年的人生。两人就这样把每年漫长的光阴,都浓缩到那唯一的一天,把除了那一天之外的三百六十四天,都化作为这个特殊一天的思念和等待,这样的仪式一直持续了近三十年,直到若梅因病过世后,昆生仍然每年保持着这特殊的一天,以同样的方式:公园登山,影院看电影,在想象中延续着两人不绝的约定。

  故事的情节就是这样简单,它让我想起了当年看过的一部香港电影,梁家辉、袁咏仪主演的《年年有今日》,改编自美国舞台剧《明年今日》;2011年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一天》也沿用了类似的情节设定。不过这两部经典的作品,都不如《两个人的电影》让我有感觉,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那两部电影,只是把故事情节都通过这一天串起来,光阴的流逝才是其要表现的目的,因此电影中会刻意出现各种与时俱进的元素,时刻在潜意识中提醒观众,这不是个搭戏的舞台,周围的时间在变化、生活在变化……

  然而《两个人的电影》,却营造了另一种风格。小说中除了两人这一天的重点描写之外,甚少提到外部生活的变化,就算有,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这一天的二人世界毫无关系。除了两个人在一起慢慢地变老,家人孩子也同时成长变老,从容面对生老病死,两人之间倾诉的话题只有双方一年来积攒下来的喜怒哀乐,几乎找不到太多与时代相关的特征——时间仿佛真的为此停止了转动,外面飞速变幻的世界,在昆生与若梅的这一天相处过程中几乎是找不到痕迹的,只有到最后那长长的电影名单,才终于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点对光阴流逝的嘘唏。

  这不能不说更像一种超现实的幻想,然而正因为故事背景的现实性,才令人对此更加感到不可思议。

  举个例子来说,这种每年相约一天的设定,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实际上是很勉强的。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也就意味着无法完全的自由——尽管小说中也讲述了一次赴约过程的意外,昆生推掉在外地旅游的行程,中途匆忙赶回,一路坎坷,比往年见面的时间晚了半天,两人险些因此没有见面。然而这种迟到的小插曲,比起在真实生活中,两人如何年复一年地对各自的家庭成员瞒住这一天的去向,其难度岂可同日而语呢?

  枕边人岂是能够轻易瞒住的呢?在梁家辉、袁咏仪饰演的电影《年年有今日》中,男人的妻子是一直明白他在外另有其人的,只是始终不曾挑破,她只是暗地里推进了移民国外的进程,试图让男人的感情重新回到家庭。直到最后病逝之前,她才对男人说,“我知道你有情人,但是在加拿大这几年是我最快乐的岁月,我就是为了让你离开她,才一定要移民加拿大的。我死了以后,你去找她吧。”

  当然,在《两个人的电影》中,若梅的丈夫大奎是个“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大老粗”,昆生的妻子阿秀则是“长相平常想法简单,属于不爱惹事、喜欢过踏实日子的那类女人”,作者一笔带过,硬是让双方的枕边人都看不出任何端倪,每年固定一天在外夜不归宿,也从不起疑心,这大概只能说是完全超现实的写法了。

  然而尽管有着这种种的不合常理,小说故事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因为它靠的不是无懈可击的逻辑,而靠的是情同体验的人心。

  那些共鸣来自哪里呢?我读完最后一段,眼角有些润湿,心里在不停地问自己。

  我想到了自己当年仅有的一次,在漫长难熬的一年里满怀希望地等待。军训的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的日子无非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早操、跑步、军姿、队列、学习、喊口号……平淡无奇,枯燥无味的生活。每天都在数日子中度过,一天是三百六十分之一,两天则是一百八十分之一,三天就变成了一百二十分之一,四天则是九十分之一……分母数字变化之迅速,要远比一天天递减数下来让人感觉有希望得多。然而日子仍然只是一天天在过,并不会因为数数的方法改变而少过一天。希望却仿佛总在无穷无尽的遥远地平线——那份希望是什么呢?

  抽屉里厚厚的纸堆下面,压着一张小学毕业的合影照片,我只需要轻轻将那上面堆叠的纸角掀起,右下角就会露出那个永恒不变的笑靥。这个微细而不会引人注意的动作,我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只要回到宿舍,一有间隙从抽屉里取放书本纸张,就总会看到她——W,那是我为之怀揣少年梦想的初恋女生。

  每天都会想到她,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回去之后能够与她重逢,那张照片是我那年能够化解空虚寂寞的最大精神支柱,后来纸堆下又多了她寄来的一张贺年卡、两封信笺,她终于与我朋友相称,书信往来。每回翻开纸角,即便只是瞥一眼那娟秀的小字,亦令我心头顿生暖意,洋溢着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我无法想象那年如果没有对她强烈的思念和渴望,我是否真的能够让自己苦撑下去,熬完那整整一年的时光。事隔多年之后,我常常会梦到自己又即将面临一年的军训,每次都会被那种恐惧的心情吓醒,这是我心头时常萦绕的两个噩梦之一(另一个是重新作毕设写论文)。我常想,如果没有她曾带给我的希望和亮色,不知道我的青春少年时期,会就此灰暗成什么样子。

  共鸣,还来自于昆生和若梅之间简单而沉静的爱情力量,Love Will Find A Way,变一切不可能为可能,仿佛爱情施予了他俩魔法,消除了一切阻隔,以一种最不寻常的形式找到彼此的平衡点。就像作者钟求是自己接受访谈时所说的,“两个最普通的人,过着最普通的日子,但他们的生活比别人多了一点点东西,这就是每年两个人见一次面,看一部电影。因为有这么一天在前头等着,他们的心里就有了一道秘密的亮光。这道亮光打在岁月里,岁月便不再平淡,不再难熬。他们就这样走过了一生。命运真是大气又公平的,命运给了他们苦难,同时给了他们安慰;命运给了他们最普通的生活,同时给了他们最独特的快乐。”

  他们有过最亲密的身体接触,但仅仅一次,因为若梅希望“去了肉体的念头,心里反而变得轻松,要让一年中的这一天变得脱俗一些,安静一些”;因为昆生从没有在街上背过女人,若梅便怂恿他,“没干过就赶紧干一次嘛”,两个人在一起,只享受着一种简单而干净的快乐,淡静而舒服;树下埋照片,这是多么新奇大胆的事情啊,要知道世人眼中的禁忌之恋,无论是照片、声音、文字……本该是一星半点的痕迹都不应该留下的,然而他们却留下了如此不平凡的见证,将秘密存在了最不可能泄露的地方。电影《花样年华》结尾,梁朝伟在吴哥窟旁对着一个石洞诉说着心中的秘密,然后以草封缄,他本是将那段感情永远封存,任其随风而逝,不再寻觅的了。然而昆生,在若梅辞世之后,仍然会坚持着那份纯情的守望,继续他们一年一次的相约,让人不能不为之感怀落泪的约定——

  “六年了,每到夏天的七月三十日,我一准歇了报:刊亭,穿上一件整齐的衣裳,乘车来到温州城,爬上中山公园的小山。我会坐在亭子里,看城中高楼,看周边风景,看太阳往西边一寸寸落下去。如果眼前没人,我会窜到那棵杉树边,扒开地土取出照片。照片上有我,还有我始终不能放弃惦念的女人。依着惯例,我把照片看一会儿又埋回去。

  到了晚上,我会准时坐在电影院里。当银幕开始出现光影时,我变得平静而且投入。我很容易被银幕上的情节所动员,常常开心暗笑或者流下伤心的眼泪。当然,有时候周边的咀嚼声和低语声会让我分一下神。暗光中我能看到年轻的情侣依在一起,他们在边吃零食边咬耳朵。不过我马上会收回心,将目光投放到银幕上,因为我知道,我也不是一个人在看电影。”

  虽然看到有人希望能将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两个人的电影》,这个名字听上去确实会很有商业宣传噱头,然而我想,不是所有的文字想象空间都能原封不动地挪到银幕上,读者自行脑补的那些情感,又如何能够在固定下来的视觉效果中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呢?但倘若真有好的导演,倾力完成这样难度很大的改编,我愿意自己能够看到,用心情再一次去体会。

延伸阅读:

......

[阅读全文]

用户热评文章 文章两月排行 文章本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