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的记忆之塔造型,酷似巴别塔
8/24/2008 10:57: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巴别塔,也叫做通天塔。我所喜欢的《文明3》游戏的片头动画就是模拟这样一个宏伟庄严的建筑,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不断地发展,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象征着人类为了更高的梦想而不断前进的历程。
每个人对巴比塔都会有自己的诠释,它既象征着人性创造与伟大的无限可能性,也代表着在命运面前人力的有限;人们有因交流沟通不畅导致的分裂,这同时也是为一切误解和怨尤寻求原谅和解的开端。
在那个颇具意象的巴别塔下,人们邂逅、合作、继而是分离,漫长的等待,然后等待下一次重逢。
没有品尝过失败和分离后的绝望和等待,又怎能体会相逢之后的泪水和喜悦呢?
巴别塔在哪里?巴别塔就存活在每个人的心里。美好、理解、勇气,真诚、和希望。
P.S ——读到一段很好的关于小说《巴别塔之犬》的评论
人们都渴望被了解,所以我们用尽所有方法沟通。我们用彼此能够理解的语言交谈、用彼此能够理解的文字往返,我们温柔地拥抱、客套地馈赠,我们一起读书 听音乐看电影,想藉以明了创作者的思绪,再一起讨论书籍音乐和电影,想藉以明了彼此的想法;我们翻塔罗牌试图了解自身潜藏的那一面,我们讨论星座试图了解 某人真正的性格。我们甚至会同家中宠物喃喃自语,希望牠了解我们的寂寞,或者花几张钞票,希望在算命摊子的古钱和线香当中,让已然故去的亲友了解我们的想 念。
人人都以为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别塔,以为自己最了解那个亲近的人——彼此建立起来的信赖和依靠,可以如同那座巴别塔一样永远矗立不倒——然 而,这座巴别塔真的存在吗?当言语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时候,相互的信任不会凋零吗?……从这一方面上讲,《巴别塔》不仅仅是语言不通导致的变乱,它也从另一 面象征着积极的意义,那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所必须的理解、与沟通。
(一)
在真实的生活中,无论工作还是情感,男人和女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男人做事比较刚性,喜欢猜谜,喜欢挑战。看见喜欢的东西,总有一种刨根问底的决心,喜欢象一个侦探一样去了解、发现世界。
而女人则比较柔软。不论生活怎么样,她们好像总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需要的话,她们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变成对男人的一道道测试题,从中发现她们生活的幸福和存在的意义。
所以说,男人和女人,有时就是带着一种面具相遇的,他们并不知道在彼此的心中,永远有一座巴别塔。
(二)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语言学教授保罗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天,他的爱妻从自家院子里的树上坠地身亡。这一切只有他妻子的爱犬,成为唯一的目击者。
哀伤而困惑的保罗决定展开一个空前的计划,去发现妻子死亡的真相:他决定教这只叫罗丽的狗说话。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保罗毫不怀疑其科学存在的合理性。
在男人执着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搞不定的。如果一直沿着理性行走,它一定会有一个结果。
他想了很多办法来实施他的计划:从发音开始,到教罗丽去打字。最后,是出席那些变态、残忍的虐待动物的研究所。他毫无结果。
他在空旷而寂寞的房间里,搜索妻子留下的线索。
就在这偏执的寻找中,他发现不是罗丽而是记忆挽救了他。最终那些保存在大脑中的生活碎片,帮助他开始了解妻子的生活。
他没有想到,这种回忆竟然是一次令人心碎的救赎之旅。
妻子露西洞悉他的爱好,在他的书架上,留下谜底:
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今天的事
我绝对会挖出你的两个眼睛放进泥土做的眼睛
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你不会属于我
我绝对会无情挖出你的心脏放入一个石头制的心
在保罗的眼中,上面的诗句起初代表的只是残忍,他没有想到,在某些时候,当他开始用心去发现和了解妻子后,他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仁慈和保护。
他明白:用泥土做的眼睛观看事物,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而现在,那颗无用的心,那颗屡屡出错的心,那颗血肉组成的心,只留下了忧伤。
(三)
亡者露西,是一个具有敏感气质的艺术家,她的内心丰富而脆弱,一如诗人般的偏执或坚持。
她的工作是为死者做面具。她觉得人们面对死亡,需要某种东西,它能抚慰活下来的人。她希望她的作品能让人一下就看到,一下就想起逝者。
她似乎不想太关心生活的样子,而是那个人是怎么样的样子。让那些真实的脸庞蛰伏在她的构思下,表现出灿烂夺目的一面。
她给飞行员准备的面具的图案不是飞机,而是一副从高空俯瞰世界的景象:飞行员在星空下自由飞翔的样子。
如此尖锐而敏感的心灵,如何在琐碎的世界中存活?
她也什么都没有说。把所有的忧郁和快乐一起放逐了。
她知道:生活会磨掉一切幸福的感觉,包括快乐。当人们发现你死掉的时候,岁月仍然可以像过去这样流失,年复一年。
你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快乐?
世界是如此辽阔,而能让你快乐的东西似乎一样也不存在。
对露西来说,并不是跟死亡频繁接触的职业和对生孩子的恐惧,撕裂了她,而是,身心在现实中,被压垮了。
如果两个人只能共享每一个阴暗时刻,而那些光明的日子不再回头的话,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四)
每对男人和女人,在某些时刻都可能成为保罗和露西。
我们在一起共同开始,然后对已有的关系,从未长久地保持和珍惜。我们彼此拥有后,就以为信任会一直存在!
我们没有想过:信任可以如岁月一样凋零。
我们的心关注外部多于自身,关心远方多于亲近。一颗蒙昧的心只在外面寻找,永远看不到现在,此刻发生过什么,放弃过什么。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感情都会在时间中,消耗殆尽,一如从眼中的金子,变成手中沙,怎么也看不起,怎么也抓不住。
多年以后,我们会忘记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做的决定。我们会忘记彼此的样子,那种在心底留下的感觉。
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彼此只想把未来赶上现实的羊肠小道,却忘记了生活本身的一些词语:
自我、信任、关怀、保护、感性、沟通、孤独和忘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巴别塔,小说《巴别塔之犬》还是在最后的悲伤中,告诉我们:无论结果如何,生活都要继续。
还在一起的人,要相互珍惜。而已经分开的人,也应该保有一份宽容:记住她原本的样子。让生命充满快乐和礼物。
词:林夕 曲:罗大佑
编曲/程式编写/键盘:陶喆
和声:罗大佑等
怎麽看怎麽听怎麽说
我们终于在极喧闹中找寻静默
看一切灰飞烟灭只为了复活
在死荫幽谷之中怕谁寂寞
心灵啊我最後的家
相遇之前总有个分离啊
心灵啊回到谁的家
总想谁的笑容去解答
谁的是非谁的错
人间慈悲的姊妹啊请你保护我
没有人争议的夜晚共享清醒
在有生多情之年相互解脱
心灵啊我最初的家
告别我们邂逅的巴别塔
心灵啊谁都不说话
天地一刹那开出一朵花
一切错误都在等待宽恕
只有原谅才能消灭痛苦
只有一无所求才让所有人满足
一切故事一开始就等待结束
什麽样的幸福要你去追逐
心灵啊我最初的家
告别我们邂逅的巴别塔
心灵啊谁都不说话
天地一刹那开出一朵花
忘了的问题就不用解答
【宗教上的巴别塔】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根据犹太人的《圣经·旧约》记载: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 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 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 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 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 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那共同的语言被称为 亚当语,历史上曾有学者提出某种语言是原始语言,例如希伯来语、巴斯克语等(参阅犹太文献)。高塔中途停工的画面在宗教艺术中有象征意义,表示人类狂妄自 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创世记》第11章节录〗
创11: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创11: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创11: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创11:4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创11: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创11: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创11: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创11: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创11: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尼德兰画家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ca.1525/30—1569)1563年的油画
The Tower of Babel [114 x 155 cm]
现藏于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作者 彼得·勃鲁盖尔(画于38岁时)
作品背景
1563年,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同年,他便创作了这一幅以圣经为题寓意深刻的杰作《巴别塔》。正如我们前面所述,这种题材属于他的第二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以影射现实世界的纷争。
作品赏析:
画家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画家以细密画的技巧功力,描绘了众多有情节性的 人物活动,借以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力量。画家在这一幅圣经寓意画中表现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英雄气魄,同时也充满 悲剧性。
为了表现通天高度的巴别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来处理这个富有幻想意味的场面。他不仅精心描绘了众多的人物,还在塔顶处用云彩拦腰截去一个顶部,并 在云层上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塔顶,以示塔已建到的可怕高度。塔身坐落在海边,右角临海滩处还有停靠的船只。远处是密集的房屋,它展现出一片豪阔畅心的平原 风光。示拿人的建塔总监带领了一班卫士正前来督查停建的真相:吵个不休的工匠们都已散去,仅少数几个留守等候着总监的光临,其中一个向总监跪下,在说明事 故的复杂性,但看来他的话也使总监和卫兵们无法听懂。在塔身的正前方,有一处“塌方”,局面显然是不堪收拾的。
画家凭细密画的技巧,在塔身每一层上都画着密集细小的建筑工人与车辆形象。这座塔的每一层内部都是一个整体,彼此又挤得很紧。为了追求这种巨大与繁乱 的绘画效果,勃鲁盖尔有意拉开了人物形象与塔身、大自然等的比例距离,从而显示出“工程”的伟大与艰巨,也更显示出人类的创造性力量。在揭示人战胜大自然 的压力方面,画家强调的是狂想性色彩。这一幅圣经寓意画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巧妙地突出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实质上乃是旧瓶新 酒,歌颂人类的新生活的代价,但它面临的是充满着悲剧的代价。这是这位画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此画为114×155厘米大,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史博 物馆。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