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杂评】怎样克服恶习
8/07/2009 06:59:00 下午 发帖者 流水弦歌
【按】
转这篇倒不是因为有所指,“恶习”这两个字一般人听了都不会喜欢,但这里请不要做贬义的解读,姑且算是“固执难改的性格”吧。
我经常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与此文内容所类似的情况,其实我们不难从对比自省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长而久之,自然就能逐渐积累,有所提高。《论语》里讲“每日三省吾身”,能够多站在别人角度自我反省,是君子提倡的一种美德。
遇事多向内找,多考虑别人。每当做事时想:所要做的这件事对别人有没有伤害。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要看自己是否有没做好的地方,看到别人产生矛盾时也要对照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注:下面红色字体的地方是我跟着自省的一些想法,不属于原文。(开始还是个人自省,后来发现党也该跟着自省了,简直快成了五毒具备了)
——————原帖:怎样克服恶习——————
许多人每天都会做出令人讨厌的行为,他们并非是沟通技能上的缺陷,也不是无法改变的性格障碍;但这些恶习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只有当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为什么有人步入社会很长时间仍然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我觉得究其原因是一些人的性格过于自我,缺少或回避与人交流沟通获得和解的机会)培训师Marshall总结了人们在工作生活常见的20种恶习,不妨来对照一下,您占了几席?每个人都自己克服恶习的独特方法,如果您有过成功经验,欢迎一起来分享探讨。
常见的20个恶习,你占了几个?
以下是Marshall(全球高级领导者教练领域的先驱与权威)总结的在工作生活中常见20个恶习,具体来说,这些行为包括:
● 求胜欲太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打败对方,无论这样做是否值得。
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人之间相处的场合,我们所参与的都不是“零和游戏”,并非获胜者就能拥有一切。我见过很多例子,费尽心思,不惜一切代价所赢得的结果,往往是以伤己的惨重代价获得的。即便看上去获胜了,又能怎么样呢?你失去的已经太多了。
并不是所有的场合你都需要去求胜,也并不是所有的对手你都需要去打败——当你做出自己选择之前,你应该问一问自己这是否值得,放弃你拥有的一切而赢得胜利,是否值得。
● 太喜欢增加价值: 每次讨论的时候总要发表一番自己的高见。
看起来我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因为我经常会在博客里面把别人的观点拿来点评一番,转帖推荐的时候我也会加上自己的观点。不过我不太觉得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我觉得国人所欠缺更多的是表达,而不是自敛。只要言之有物,不夸夸其谈,注意言简意赅,我相信有些“增加价值”的情况还是会受人欢迎的。
● 太喜欢点评:总是要对别人的说法评论一番,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我以前常去的论坛上就有这样的牛人,不管天文地理数学语文生物化学,也不管是国内国外各行各业历史现实,什么话题都能上来就侃。让你第一眼看上去,这个人简直就是无所不晓。可是有个道理最简单不过:一个人真正擅长的领域是有限的,而其他的领域,最多只能算作道听途说的知识,很少有真正能深入研究进去的。所以我现在遇到这种“博学”而有夸夸其谈的人,基本上都躲着走,只有那些承认自己只懂某些领域,只对某些领域问题发表见解的人,我才会看重他的言论。
● 总是发表破坏性评论:总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语听起来更深刻、更诙谐而说出一些不必要的讥讽之语。
● 喜欢用“不”“但是”或“可是”来开头:过多地使用否定式过渡语,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你错了,我才是对的”。
这种现象通常叫做“抬杠”,发展极端了就是纯粹为辩论而辩论,甚至可能从来都不立论。跟这样的人讨论问题,只会被绕进去,最好是认清形势,早早避之大吉。
● 告诉世界你有多聪明:总是要告诉周围的人我比他们想象的更聪明。
● 乱发脾气:经常在愤怒的时候跟人沟通,把情绪上的波动不加约束地传导出去。
你知道生气的时候,说话(或者敲键盘)的速度都比平时快好几倍么?当条件反射占据人体反应主导地位的时候,大脑所应起到的作用(深思熟虑)就自然而然减弱了。甚至,带着情绪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抛出大量我们平时不会说的话,不少出言伤人的情况都是这样发生的。
切记,越是生气的时候,越要先让自己闭嘴。
深呼吸,冷静下来几分钟,直到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
如果做不到自控,那么暂时转移注意力或是借助他人倾诉可能都是一些临时的可行办法。
但切记不能在愤怒的时候与人沟通,因为那个状态不是真正的你自己。
● 负面思维,比如“让我来告诉你这样做为什么不行”:总是要用自己的负面思维去影响周围的人—即使是在毫无必要的时候。
这半年在与时政和现实的对抗中,我遇到了太多这样的情形。
“有什么用呢?”“这跟本就不行。”太多这样类似的话,无须一一列举。
回应这样的人,一是不用理会,二是用切实的行动去前行。道理重复再多遍也只是个道理,而行动只要前进了一分就不会再有回头,这是两者态度截然不同的关键区别。
● 隐瞒信息:为了让自己占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而拒绝跟别人分享信息。
在 IT 界这种行为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一些人将技术优势隐隐看成是“心理优势”,我认为这种独家心理不可取。
● 不懂得表示认可:不懂得表扬或奖励别人。
请数一数自己上个月表扬或鼓励过别人的次数?对亲人、朋友、同事?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和肯定,尤其是来自最亲密关系的亲人、朋友、同事的认可。当然,有时来自陌生人的认可也会成为很好的激励,但效力绝对比不上来自熟悉亲友的圈子。
所以,请不要吝惜你的鼓励,如果你认为对方值得的话。
● 喜欢抢功:总是过于高估自己在某项工作中的作用。这是最让人厌恶的一种恶习。
其实做了多少别人心里都是跟明镜似的,用不着多抢,该是你的才是你的。
● 总是喜欢找借口:总是把自己的坏习惯归结为某种无法改变的原因,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我最近比较犯懒,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工作一直都拖拖拉拉,别人最后都做好了,而我却将其搁置了。我能够感到相关的同事有了一些微词,虽然存在很多外部的原因:需要其他人的准备工作、别的项目在忙,等等,但现在我要开始抓紧时间把这项工作列入计划,不找任何借口,无论如何都要完成。
● 把一切都归咎于过去:总是把自己的失误或缺点归咎于以往的人或事。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过失寻找替罪羊。
这一条很难,能坦诚面对自我,承认是自己错了,而不去归咎于其他原因,这其实是最难的一件事。
● 偏袒下属:不能公正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
● 拒绝道歉:拒绝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拒绝承认错误,不承认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人。
我很少见过有人能够道歉,非常少,非常少。
● 不懂得聆听:对同事最不礼貌的一种表现。
学会倾听,是沟通的开始。而拒绝沟通,是再愚蠢不过的行为。
● 不懂得感激:最缺乏礼貌的一种坏习惯。
同样请数一数自己上个月感谢过别人的次数?占被人帮助次数的比例?感谢别人有没有让对方知道?
如果这些数字很低,那么,不是自己水平已经高到了不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步,就是自己的处世方式有问题。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是后者居多。
● 惩罚报信人:错误地攻击那些本来想要帮助你的人。
跨省追捕揭露腐败的网友、恶意对付公盟、逮捕许志永等诸多事件,就是这种恶习的典型。
● 乱找替罪羊:总是把自己的过失推到其他人头上。
好比我们的政府,遇到危机总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小撮势力”,看来政府也是属于恶习不改。
● 过于强调自我:把自己身上那些无法改正的缺点看成是一种美德,总是强调“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哈哈,这个我就不细说了,“从胜利走向胜利”,贵党总是在声嘶力竭地强调,“我就是永远光荣正确伟大的党”。
或许尼科洛 · 马基雅维利会把这些坏习惯看成是一种美德,并告诉人们该如何利用这些恶习来打败对手。但作者显然不这么认为。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恶习很少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回过头再想想这诸多恶条,逐条对应在贵党身上,还真不是一般的准啊。读者自行重头检验吧,相信如果是个成年人,应该能发出会心的微笑吧。看来人之恶习若不改,群体积累之后则成党之恶习。若欲改变风气,应自个人自省开始。)更让人高兴的是,这些恶习大都非常容易克服。举个例子,要想克服“不懂得感激”的恶习,你只要记得经常说“谢谢你”就可以了;要想克服“不会道歉”的恶习,你只要记得经常说“对不起,下次我会做得更好”就可以了;等等。这些方法看起来非常简单,它就像系鞋带、骑自行车,或者其他类似的生活技巧那样简单。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对生活中可以用到这些技巧的机会视而不见,以致慢慢变得生疏。
每个人都自己克服恶习的独特方法,如果您有过成功克服恶习的经验,不妨在评论中和我们分享。
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本文来自《Knowledge at Wharton》,由《纽约时报》和Grand China Publishing House提供中文简体字版权,发布于《经理人》2009年第5期。 Psytopic.com
-
Psytopic文章采用创作共用协议, 转载请注明源出处和本页网址。
0 评论:
发表评论